分享

《小儿腹痛的中成药证治》一、中成药内治法1.寒实型:主要表现为腹

 秦川半夏 2022-09-07 发布于北京
《小儿腹痛的中成药证治》
一、中成药内治法
1.寒实型:主要表现为腹痛急暴,上下攻冲,多呈绞痛,阵阵发作,面色苍白,额上汗出,手足不温,甚至唇色青暗,腹部柔软,时作肠鸣,痛处喜温喜按,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苔薄白,脉沉紧或弦。当以理气散寒为治,可选用良附丸,每次3克,每日2次口服;十滴水胶囊,每次1粒,每日2次口服;藿香正气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
2.食积型: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疼痛,按之痛甚,口气臭秽,不思乳食,暖气有酸腐味,矢气恶臭,大便酸臭或夹有不消化物,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或有呕吐,吐物酸腐,夜寐不安,时时啼哭,舌苔厚腻,脉弦滑。当以消食导滞,行气和中为治,可选用复方鸡内金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山楂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江中健胃消食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
3.虚寒型:主要表现为腹部隐隐作痛,绵绵不休,时作时止,发时呻吟,痛处喜按,得温则舒,得食暂缓,每于晨间或饭前发作,面色苍白,形体消瘦,精神倦怠,四肢清冷,不思饮食,或食后腹胀,消化力弱,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当以温中补虚,甘缓止痛为治,可选用小健中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理中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温胃舒冲剂,每次5克,每日2次冲饮。
4.瘀血型:主要表现为及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固定不移,或触之有包块,推之不动,按之疼痛加重,舌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当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治,可选用少腹逐瘀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元胡止痛片,每次3片,每日2次口服;木香顺气丸,每次3克,每日2次口服。
5.虫积型:主要表现为腹痛,疼痛位于肚脐周围,面黄肌瘦,毛发稀疏,精神不振,困倦喜卧,脘腹胀满,大便常规检查可发现蛔虫卵,舌淡苔薄,脉细弱。当以健脾消食,杀虫止痛为治,可选用驱虫消食片,4岁以下儿童每次1~2片、5~8岁儿童每次2~3片、9岁以上儿童每次4~5片,均每日2次口服;乌梅丸,每次3克,每日2次口服;使君子丸,每次3克,每日2次口服;木香槟榔丸,每次3克,每日2次口服。
二、中成药外治法
1.伤湿止痛膏:吴萸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蛋清调为糊状,外敷肚脐孔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
第三章 儿科病症的外治法
·125·
3天。可温中止痛。
2.藿香正气水:吴萸适量,研为细末,用藿香正气水调为糊状,外敷肚脐孔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换,连续2~3天。可温中止痛。
3.山楂丸:取本品1~2粒,研为细末,用米醋或蛋清调为糊状,外敷肚脐孔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换,连续2~3天。可消食止痛。
4.云南白药粉剂:云南白药粉剂,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糊状,外敷肚脐孔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可活血止痛。
5.云南白药酊:取本品适量滴于腹痛处,再用手摩擦至局部发热时止,每日2~3次,连续2~3天。可活血化瘀止痛。
42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