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材分析、目标及教学建议
2022-09-07 | 阅:  转:  |  分享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材分析、目标及教学建议教材解析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学习生活,是那么团结。课文共段落分明,层次清晰的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
段写了学生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第二、三自然段写了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既描写了学生学习和玩耍的情景,又用小动物的活动进行
衬托,展现出校园的静和动。第四自然段以赞美的文字点题,以景物的描写结尾,意味深长。课文表达丰富,有许多有新鲜感的词句。如“坪坝”“
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凤尾竹的影子”“洁白的粉墙”等词句,表现出比较新鲜的边疆风貌;“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
民族名称学生会比较陌生;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分别运用了反复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第三自然段以树枝、鸟儿、蝴
蝶、猴子的状态来表现窗外的安静,衬托出学生上课时的专心,这样的表达既与课文的情境相吻合又比较特别。课文配有一副幅插图。穿戴不同的小
学生正在读书,大青树上挂着古老的铜钟,两只调皮的猴子正好奇地听着小学生的朗读。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
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
同学交流。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教学建议本文是从低年级进人中年级
语文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教师需把握合宜的教学要求。可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学习生字,初步感知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然后充分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画面,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的意思,进一步感受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最后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这所学校
的印象,并借助提示,说一说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一、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的10个生字,有5个出现在第一自然段,可以结合朗读进行
集中指导。注意提醒“坝”的读音,防止学生读右半边而误读。应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理解生字。可以借助课文插图认识“凤尾竹”,再记
“风”字。“艳"字,可在词语“鲜艳”中理解,并将“鲜艳"与下文的“绚丽多彩”相联系;“坝”字,可以由表示平坦场地的“坪坝”,拓展到
拦截水的设施“水坝”“堤坝”等。“扬”“摔”等形声字,可以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进行归类识记。2.写字。进入三年级以后,要鼓励学生运用
已经掌握的基本笔画、基本结构的书写方法,进行独立的汉字书写练习,提高写字的效率。教师要强化学生归类观察和书写的意识。可以先出示同结
构的字,分析它们在书写上的异同点,帮助学生养成分析字形、归类书写的习惯,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提高书写质量。先让学生自主观察,教师适
时点拨指导。同时,要加强对个别难写字的指导。应注意指导容易写错的笔画,还要注意指导笔画的穿插,要关注右边部分的笔画穿插到左边部分的
位置,使左右部分结构紧凑。二、理解运用1.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可以借助课后第二题“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读课文,并以第
一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圈画出课文中的主要信息。在零散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理,从“上课安静动物们听课”“下课玩耍一动物们看热闹”
“学校景物:铜钟、大青树、凤尾竹”等初步感受这所学校的特别。2.词句段理解。(1)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新鲜感”是带
有学生个性的主观感受。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要加强对
学生的引导,特别是课文中一些有学习价值的词句,不但要关注,还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内化,并积累运用。(2)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教学中,可以围绕作者抒发的自豪和赞美的感情,与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根据词句想象画面,还可以根据整个自然段的描述想象
场景,在朗读想象中促进学生对词句的进一步理解和对课文内容的深人把握。还可以通过对课文词句的品味,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人情入境,想
象内化,学生自然会发现,课文里写窗外安静,其实就突出了同学们朗读声音好听、学习认真;写小动物“也赶来看热闹”,突出了下课后同学们的
欢乐和自由自在,体会作者对这所小学深深的热爱。(3)回归整体,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对课文有了深人的了解和感受后,可引
导学生说说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这次表达有别于整体感知时零散地提取信息,也不同于局部学习时的感受,而要比较完整地说出学校的特别
之处。要提示学生:可以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介绍景物的时候,还要说-说自己感受到的特别之处。3.积累表达。在对本课有新鲜感的词句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联系词语表中的词语,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教师要创设语境,鼓励学生加以运用。
献花(0)
+1
(本文系奋斗的乌龟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