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腺癌化疗副作用频发,如何帮助患者顺利进行?中医给出调理方案

 黄耄 2022-09-07 发布于黑龙江

乳腺癌发病一般在35-65岁之间,高发年龄在40-50岁左右。中青年患者产生乳腺癌的病机多为“因郁致瘤”,也就是说经常心情郁闷,经常生气的中青年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比较大。而老年患者产生乳腺癌的病机多为“因虚致瘤”,女性在绝经以后,身体逐渐衰弱,抵抗力比较差,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引发乳腺癌的发生。

一般来说当患者面临乳腺癌,治疗会经历手术期、化疗期、放疗期、巩固期四个阶段辨证治疗。中医分期辨证论治的意义在于,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和西药敏感性,减轻西医治疗的毒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复发和转移率。

乳腺癌化疗期间消化道反应的治疗经验

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组织细胞有杀伤作用,对机体脏器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骨髓造血功能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抑制作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差、腹泻、乏力、发热、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致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下降,影响化疗的持续进行。

因此,防治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对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有效率,保证病人的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脾胃为后天之本,脾气健运、胃气和降,则生化有源,脏腑四肢得脾胃所化生精微物质的濡润。阳气的温煦则阴阳平衡,机体强健,百病无生。即如《黄帝内经》所言:“阴平阳密,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化疗后如何调理脾胃?中医分享一个经典方剂

香砂六君子汤功效为健脾益气、和胃止呕,方中太子参、白术、云苓、淮山健脾益气、祛湿化痰,为治疗脾胃虚弱、痰湿内生的主药;砂仁、木香为止呕圣药;薏苡仁、厚朴、苍术健脾补中、利湿化浊;竹茹、山楂理气和胃醒脾,降逆止呕,防滋补之品阻遏气机,更用炒麦芽进一步健脾开胃,诸药合用,突出健脾和胃、运化水谷之功效。

用此方辨证加减治疗后,恶心纳差乏力等症状明显减轻,缓解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扶正补虚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李某,女,51岁,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经过放疗化疗,进入稳定期,在经历一年以后发现淋巴转移,再次治疗,因放化疗反应大,中断。来诊时症见精神疲倦,畏寒喜暖,双下肢尤甚,胸痛声嘶,气短乏力,易汗出,纳呆,眠差,二便调,舌淡暗、苔薄白腻,脉沉细。手术耗气伤血,化疗药物寒冷,先伤脾胃后伤肝肾。化疗药毒侵袭人体正气,使正气虚弱,故见精神疲倦、气短乏力。放疗火毒之邪易伤肺气,肺虚则卫外不固易汗出。肾为先天之本,寄命门相火,温煦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命门火衰失于湿煦,故见畏寒喜暖,双下肢尤甚。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脾胃虚弱运化失调,故见纳呆、津液代谢失调,症见苔白腻,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心神失养,故见眠差。胸痛、声嘶为肿瘤压迫神经所致。气虚不足以鼓动脉管,血虚不足以充盈脉管,故见脉沉细。

久病入络有瘀,故见舌暗。舌淡暗,苔薄白腻,脉沉细为脾肾两虚夹瘀之象,辨证为脾肾两虚夹瘀,以健脾补肾为法,方药以金匮肾气丸加减。

患者服用中药后症状明显缓解,且化疗顺利,无明显不良反应。复查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回声,电话随访,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