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治:胃肠线虫病

 雨人畜牧联盟 2022-09-07 发布于黑龙江

引起牛/羊胃肠线虫病的线虫种类很多,主要有捻转胃虫、钩虫、结节虫、阔口圆虫和鞭虫,可单独感染,也可混合感染。患病牛/羊表现有消瘦、贫血、水肿、下痢等症状。

【虫体特征及生活史】

(1)捻转胃虫 该虫寄生于皱胃,偶见于小肠。新鲜虫体为浅红色,长15~30 毫米,毛发状。雌虫在牛/羊的皱胃产卵,卵随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7天左右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牛/羊吞入这样的幼虫即受感染,经20~30天发育为成虫。

(2)钩虫该虫寄生于小肠内。虫体长10~30毫米,灰褐色,头部常向背面弯曲呈钩状。雌虫在小肠内产卵,卵随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8天左右发育成感染性幼虫。幼虫感染宿主有两个途径:一是经口感染后幼虫进入宿主肠道,以口固定于小肠壁上发育为成虫;二是经皮肤进入血液循环到肺脏,再经支气管、气管进入消化道发育为成虫。

(3)结节虫 该虫寄生于大肠。幼虫寄生于肠黏膜形成结节,故名结节虫。成虫为乳白色,头端弯曲,长 10~20 毫米。虫卵在外界孵化为感染性幼虫后,经口进入宿主消化道,钻入大肠黏膜形成结节。在大肠内8天左右发育为成虫。

(4)阔口圆虫 该虫寄生于结肠及盲肠。长15~30毫米,虫体前端略向腹面弯曲,呈浅黄色。雌虫在宿主肠道产卵并随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牛/羊吞食该幼虫而感染,经50天左右在肠道中发育为成虫。

(5)鞭虫 该虫寄生于盲肠。长 35~80 毫米,头端细如毛发,深深钻入肠黏膜中,尾端粗大,形似鞭子。虫卵随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条件下10~14天发育为感染性虫卵,牛/羊吞入虫卵而感染。

【典型临床症状】 牛/羊感染后,由于体质强弱和感染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症状。在重度感染时,患病牛/羊可出现消瘦,食欲减退,贫血,黏膜苍白,肠炎,腹泻,身体下垂部水肿,被毛粗乱,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患病牛/羊死亡。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粪便化验发现大量虫卵可以确诊。

【预防措施】

①加强粪便管理,将粪便集中在适当的地点进行生物热处理,以消灭虫卵和幼虫。

②注意放牧和饮水卫生,夏季避免吃露水草,避免在低凹的牧地上放牧,不要在清晨、傍晚或雨后放牧,以减少感染机会。

③禁饮低洼地区的积水和死水,应饮干净的流水和井水。

④根据当地流行病学资料做出计划,适时进行预防性驱虫。

⑤实行分区轮牧,适时转移牧场,最好是不同种牲畜进行轮牧。

⑥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补充精料,增加机体的抗病力。

⑦坚持每年春秋两季进行定期驱虫。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寄生虫虫卵监测,粪便中发现有大量虫卵时及时驱虫。

【治疗方法】

(1)阿苯达唑 按千重5~10毫克,混合于饲料一次喂服,对以上各种线虫均有效。

(2)噻苯达唑 按每千克体重30~75毫克,配成5%-10%的混悬液口服。除鞭虫外,对其他胃肠道线虫效果很好。

(3)左旋咪唑 按每千克体重5~6毫克,一次口服;或者按每千克体重3~4毫克,配成饮水,也可收到满意的驱虫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