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尹伯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文│尹伯 在云端敲开博物馆的大门。 为了打破时空局限,让观众们可以在更为舒适的环境中用更为舒适的姿态近距离欣赏金融典藏,银行博物馆的“云展览”即日起将以常设线上微展览的形式与大家见面,奉上展厅里不曾展出的金融“老”、“珍”、“稀”,跳出博物馆的物理界限,搭建一个与观众联结、交流、共建的平台,带领大家一同触摸历史,感受百年金融的沧桑巨变,见证银行的发展与起源。 JOIN US 云展览 · 储蓄罐(下) 中国人自古就有储蓄的习惯,当时的储蓄罐被称为“扑满”,是一种用粘土制成小瓦罐,只有入口而没有出口,当钱装满后需敲碎取之,有“满而扑之”之说,故被称为“扑满”。曾经,银行会将储蓄罐作为宣传品送给客户,因为储蓄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银行最为重要的一项基本业务,将储蓄罐送给客户可以说是非常好地代表了银行的形象,同时也让客户可以知晓,原来财富可以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01 大华银行储蓄罐 大华银行的前身是1935年由祖籍金门的土产商黄庆昌以100万新元的缴足资本创办的华人联合银行,员工32人,总行设在新加坡。1948年,经募股增加资本改组董事会后正式改名为大华银行。仍由黄庆昌任董事长。同其他华商银行一样,大华银行的业务以吸收华人存款和为华商提供信贷为主。1971年起,大华银行先后收购崇侨、利华、远东等多家银行,分支机构遍及吉隆坡、雅加达、东京、大阪、伦敦、纽约、北京及厦门。 该大华银行储蓄罐为“五子登科”造型,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轻捻佛珠,五个天真可爱的童子,或持莲花,或揪佛耳,或攀佛肚,姿态生动,栩栩如生。 02 民国交通银行火车造型储蓄罐 交通银行创始于1908年,是一家为经办铁路、电报、邮政、航运四项事业收付而设立的官商合办银行,为中国六大银行之一,同时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也是近代中国的发钞行之一。 1987年4月1日,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 该储蓄罐为民国交通银行业务宣传品,火车造型。底部设有取币口。火车头是交通银行的标志,该行的徽章、纸币等实物均有行驶的火车头形象。 03 民国中国银行储金箱 中国银行是中国早期的四大银行之一,于1912年1月24日由中华民国大总统孙中山批准成立。1912年2月5日在上海大清银行旧址上开业,改大清银行为中国银行,负责整顿币制、发行货币、整理国库,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中国银行。 该储蓄罐为箱式造型,顶部有提环,侧面设存币口。储蓄罐正面有锁孔,可用钥匙将箱子打开。 04 大和银行储蓄罐 大和银行为日本国内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创立于1918年3月15日,前身是大阪野村银行,总行设在大阪。1925年分裂为大和银行和野村证券,1927年,大阪野村银行改名为野村银行,1948年10月,野村银行改名为大和银行,并于1949年开始经营外汇业务。 该储蓄罐为舒伯特半身像造型,背后印有“大和银行”行名,底部设有取币口。 05 东陆银行储蓄盒 东陆银行由实业家吴鼎昌于1919年1月创立于北京,资本总额200万元,实收100万元,总行设在北京施家胡同。1921年3月15日设立天津分行,设商业部和储蓄部,专门办理存款、放款、汇兑及各种储蓄业务。1923年总行迁至天津,在北京、上海设立分行。1925年2月1日至7日,天津、北京、上海分行先后停止营业。 06 花旗银行储蓄罐 花旗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2年,是一家服务于纽约商人的金融机构,总部设在华尔街。19世纪末,已在美国的其他州和海外开设分行。同时花旗银行也是第一个成立国际部的美国银行,在1904年第一个推出旅行者支票。 1902年起,花旗银行开始了向海外拓展,先后分别在新加坡、英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开设分行(这时花旗在美国不可跨州开展业务,却跨国开设分行)。 07 金城银行时钟储蓄罐 金城银行由中国近代金融界知名人士周作民于1917年5月15日创办,其主要股东多为军阀官僚,是中国重要的私人银行之一。金城银行“名曰金城,盖取金城汤池永久坚固之意”,最早总行设于天津,先后在京、沪、汉等地开设分行。1936年总行迁往上海,天津改为分行。1952年12月金城银行参加天津金融业公私合营,与其他银行合并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 该储蓄罐同时具备时钟和钱币存储功能,制作精美,很是罕见。 08 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储蓄罐 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于1924年创设于上海, 为中国近代银行家陈光甫所创办。该行是近代上海唯一一家以“女子”命名的银行,从1924年创立一直到1955年公私合营结束。 长期以来,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一直秉持着稳健的经营作风,从而得以在时局频繁变动中生存31年之久,堪称近代女性创办、经营实业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09 天津中孚银行储蓄盒 中孚银行成立于1916年,总行设于天津,初在北马路,后以3万元买进法租界楼房一所(今和平区赤峰道)作为行址, 在北京、汉口、上海等地设有分行。1929年,中孚银行将其总行迁至上海。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孚银行各支行及办事处逐渐收缩,1952年中孚银行并入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 该储蓄盒正面印有天津中孚银行名称及“日积月累”字样,配有钥匙,可打开储蓄盒。 10 恒生银行储蓄罐一组 恒生银行创立于1933年,前身为恒生银号,是一家以香港及中国大陆业务为重点的银行,恒生在粤语中意为“不断成长”。恒生银号最初设于银号钱庄林立的上环永乐街70号一幢旧建筑物内,面积只有800平方呎,全银号职员仅11人,规模较小。初期主要经营买卖黄金,汇兑及找换的业务。开业首年,获利10,389港元。恒生银号以香港为基地,其后业务扩张至广州、上海等大城市。 恒生银行非常注重客户的营销,推出众多形状各异的储蓄罐,以迎合不同层次客户的喜好,受到顾客的一致好评。 原标题:《云赏乾坤 丨银行博物馆“精品掌上看”之珍奇扑满(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