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右实录 | 饥饿法则的不文明解读

 坤德拉 2022-09-07 发布于江苏

1

造物主造就人类,给与人们身躯、脑袋和四肢,以及一个可以容纳食物的胃,胃消化分解食物,为身体提供基本能量,若长时间缺少基本的能量,轻则营养不良,重则可能直接影响生死,我称之为饥饿法则。一些掌握这个法则的人,利用它管理其别人,而他人之所以甘愿被管理,也往往多数以混口饭吃为最佳理由。

很早些时候,技术并不像如今这样,人们普遍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白天劳作时间有限,达不到如今需要的资源物质。为解决普遍食物短缺的困扰,先民们不知道尝试过多少种方法,比如养成一日两餐的习惯,也流行一种过午不食的说法,甚至被认为是一个引领潮流的发明。不过总而言之,恐怕还是生产力低下的无能为力和权宜之策。

这种现象随着生产力的革新突飞猛进而逐渐变化,一日三餐成为主流的饮食习惯,虽然现在生产力已经可以允许二十四小时灯火通明的生产制造食物。情况允许的话,一日三餐也会打破,对于健身的人和养生的人,也逐渐习惯少食多餐,形式上打破了一日三餐的普遍规则。

2

不知道造物主会不会听到有人夸ta,显而易见,万物需要食物才能生存,为了能够吃上一口免于饥饿的饭,创造了多少发明,人们缺少食物,就像缺少氧气一样,无法生存,这恐怕是造物主最伟大和完美的设计,让其一代一代的进化,一轮又一轮的争夺,为了能够踏实安心吃上一口饭,免于饥饿,甚至可以做出任何事情,虽然当前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技快速发展,但是很遗憾,在伟大的造物主看来,可能都是小儿科,距离ta设计的天花板和人类框架基因,仍然太远太远。

毫不客气的说,这些看起来颇为自豪的发明,也只是在ta的整体构想之内微调而已。并且逐渐生出一只认识,就是觉得这些设计当成自己的真实需求,比如饥饿,说其他种类,物种都会饥饿,而且人类自从诞生之处,也是要经历饥饿,为解决饥饿问题,人类不断的演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失败,不断的又再次成长。。。

总之,没有比“饥饿对身体的控制”的设计太巧妙的了,造物主通过这个法则控制和管理人类,乃至整个人类世界的运转方式,深入基因内部,如果不能满足,就拿身体的变化来惩罚你,不管拥有这个身体的人,是什么地位,也不管性别、种族肤色,不管男女老幼等,统统受这个法则管制。处于饥饿状态,作为生命的载体,身体本身,会出现各种异常,至少身体的效能达不到最优,如体力下降,思维下降,创造力下降,产生疾病,而解决之道,只有按时定量饮食才能解决。

3

在遭受饥饿法则千万年的困扰和惩罚之后,我们终于学会认识它、接纳它,认可它,喜欢它,离不开它,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为它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祝贺它,无所不在,无所不用,到最后不由自主的赞美它,说民以食为天。

而自从信仰了“身体需要食物才能保持基本功能”的说法后,人类自己也创造了很多荒唐可笑的理由,诸如美食带来的各种幻觉,服从饥饿法则,可以理所应当的享受口腹之欲,饱尝人间美味,让人充满动力,充满活力和对未来希望等等,同时继续自我创造支持饥饿法则的合理性。为满足免饥饿,创造一万种以上的理由,即使是文学作品,或者怪力乱神中,也将食物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看待。

当然为了免于遭受饥饿法则的惩罚,历史上人类也做过不少惨绝人寰的事情,同样也少不了一些伟大,撼人心魄的大事,表现出来的就是诸如发明创造、商业贸易、政治斗争、灾民暴乱、卫国战争等。

人类需要食物才能保持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成为活着的最基础的需求,这个法则几乎掌控着整个社会结构,掌握社会的基本命脉。如果能够突破饥饿法则,人类世界必然是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比元宇宙还元宇宙。但人类目前似乎还没有强大到可有摆脱它和突破它的时候,虽然创造和发明了一些营养液和类似于葡萄糖的东西,但要保持到跟食物同等功效,让身体免于饥饿的约束,仍然远远不够。

4

当然,世间已经有一些人识破了这个法则的危害,无数人在孜孜以求解决之道,比如科学家袁隆平,比如发明冷冻食品和速冻食品的人们。

有的人利用这个法则来攫取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并且试图采用任何可能的手段,长久的掌握食物的控制权,以实现永远控制群体,因为掌握了食物分配原则,就可以享受更多的财富和资源,可以说就掌控了人类社会。一些高明的政客,说是政治家也好,利用饥饿法则来策划并完成一系列梦想,比如“高筑墙、缓称王”,“打土豪分田地”、“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等。他们深知,人需要吃饭才能保持基本的活着,也就是遵循饥饿法则,这个法则目前来讲是人类不可突破的法则之一。

5

如今技术突飞猛进,但仍然没有消灭饮食对人类身体本身的限制,如果有朝一日达到这个特点。那么,必然社会结构会极大的变革,人们不在面临因为食物的问题而造成的道德谴责,突破食物这个真正卡脖子的技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时代,即使在最艰难的灾害面前,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将不再重现,永远的从人类的历史书中消失,普通人也不需要平均每天花费至少2个小时用在准备食物上,并且给它一个享受美食、享受生活的美誉,实在太可笑了。。。

毫不夸张的讲,身体对饥饿不能免疫,是困住人类的最顶尖设计之一,这种设计的难度超过了人类飞出地球。不可否认,飞出地球仍然是一个伟大设计,兴许超过了造物主的当初设想,不过也可能就在设想之中,谁知道呢。但饥饿没有,不会因为人类到了太空,就能免于饥饿了,无论到哪里,仍然需要考虑食物供给问题。我想突破饥饿法则或许跟人类登入太空一样令人着迷,突破饥饿对身体的限制,人类无疑会进入一个截然不同的状态。

袁老的功劳自不必说,利用扩大产量解决粮食短缺造成的社会灾害,让一部分人不因会面临饥饿而失去人生更多可能,但这种解决方式还是源于对食物短缺的恐慌,但是距离真正的突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6

更具革命性的发明创造,或许是某一天,身体不再需要食物来维持活力,或者说身体仅仅依靠阳光和露珠就可以获得满满的能量,若革命性的能力达不到,也可以考虑换个方向,比如开发设计高能量的而且口味多样的产品,减缓饥饿对身体的限制。但是一时改变人类的饮食习惯,确实难以置信,这个设想实在过于夸张了。

要知道,人类其实已经学会了从太阳间接获取能量的技巧,万物生长靠太阳,这里面自然包含可以满足身体需要的各种能量,但如果那些动植物有思想的话,我想他们可能不会心甘情愿的以被人们吃下肚为荣。。。

这样来看,大部分的土地就不会仅仅限于耕种粮食,而是种植更有意思的植物,不过也可能由于人类的思维惯性,可能兜兜转转,最终还是选择将麦子、大米、大豆、高粱当成鲜花一样看待,到那时,将赞美鲜花的词语都会用到这些最为普通的植物身上,这些植物除了用来观赏,不在做其他用途。

谁能够想到仅仅是一个面包或者只依靠太阳和露水,就能充满能量?如此一来,人体可以多少天不用进食,只要有太阳,就像是随时带着干粮了,整个社会结构、统治方式会被改写。哦豁,实在太可怕了。

那需要生物学家们或者其他什么专业的科学家们再努力一点,当然,我知道他们已经很努力了,但还不够,水平达不到推动人类进入下一个纪元的能力要求。

7

我无法想象不用身体进食就可以活下去的样子,以及人类突破饥饿法则后构建的社会,但这显然是一个幻象,人之所以为人,可能还是需要一日三餐。

可惜的是,目前看起来人这个物种,还没有完全突破饥饿对身体功能影响的限制,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请尊重这个规则,并服从它。吃好饭,睡好觉,让饥饿法则不要成为阻拦你实现梦想的绊脚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