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分享关于阅读技巧的读书笔记

 坤德拉 2022-09-07 发布于江苏

前几日接连分享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一个朋友看到后,颇为担心,因为这几篇阅读笔记,写得太长了,效率不高,而且“太啰嗦了”,没什么人看。他担心我沉沦在这乏味的读物当中,觉得从更新的文字中,我的生活失去了控制,有点向生活低头的样子,告诉我说不管写给谁看,得想着进步才是,建议我必须要做出改变。在获悉我的回复后,他建议我如果学习如何阅读,不如找几本同类型的书来看看,单精读一本,能够践行也好,如果内化不高,强读的话效率低下,我深表同意。既然朋友关注到这个,我不妨多说几句,哪怕为此再起一些其他的误解。

首先,对于他的这种关心非常感动,到底有一个朋友关注我的文字,不仅关注而且关心。众所周知,关注我的朋友大都个性鲜明,虽然荣登有品味的人行列,但若我写得不对劲,或者不合他们的胃口,他们不仅不会阅读,更不会赞赏三瓜两栆,而且有的看了,也只是习惯性的一句话不说,很少留言。

其次,我很好,生活暂时还没有到失控的地步,而是像大多数人一样,过着普通而平凡的生活,普通的生活,当然是向生活俯首称臣的意思,我不能脱离生活本身而生活,于我而言,生活是什么样,我就是什么样,而我是什么样,生活反之依然。

曾几何时,我也想过要写一些有趣的东西,以唤起更多的阅读量和互动,只是我的读者朋友们普遍处于畅快阅读,极少留言的状态,让我有时无从下手。要知道,缺少与网友的良心互动,就算是最有趣的写手也会丧失激情,何况我本身的写字激情根本就没有多少。在这种情况下,拿着那样一个题目,要想写的有趣,委实不那么容易,虽然有时候,自己的觉得有趣,但在读者看来,不知道有多么的干巴巴和乏味。

再次,很抱歉,一个原本阅读技巧的读书笔记,被我写的如此乏味,不仅不像两位原作者那样写得逻辑分明,旁征博引,活泼有趣,而且从短短的几篇文字中,隐约透漏出生活失控的迹象,这些被看出来的这一切,实非我的本意。

不过,总得说来,能够收到朋友的消息,引起读者的注意,让我颇为安慰,让我知道,在屏幕那头,有一位真正关心我文字人出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是我近年来体验比较深刻的一部书,虽然属于阅读方法指导的范畴,其实,在这之前,我早有写关于它的冲动,只是阴差阳错的不知道把书丢哪里去了,直到最近,在书柜的一角才发现它。本着学而时习之的态度,在某天早上,翻着这本失而复得的书,我萌生了要动手写写的冲动,而且采取的方式是精读,按照时下流行的说法,是击穿,想在这部读书笔记上来个击穿,与其看了教材之后,拿其它样本做实验,不如就实验眼前触手可及的这本。

是的,大家可能看出来了,关于这部研究阅读技能的书,我不想让其轻而易举过去,这里面自有一定原因。毫不夸张的讲,《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莫提默和查尔斯范多尔在书中提到的问题,无一例外均是我曾经或者当前正在遇到的问题,他们的解决办法,不是针对他人,倒像是为我量身定做。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不求甚解成为我的主要阅读习惯,而且延续至今,愈演愈烈,之前在这种状态下,我不觉有什么不妥。只是显而易见的是,这种阅读方式,其实对我的心智成长和知识的学习,没有多少益处。按照书中所说,类似的阅读方式是基础阅读或者检视阅读,对于成年人来讲,并不是真正的阅读。真正的阅读,自然伴随着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只有经历过大量的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才是心智的成长和学习。

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是高阶读书,而高阶读书必然导致输出,不以输出为目的的阅读,仍然是初级阅读状态,而初级阅读状态的结果往往是读完了啥积累也没有。而我既没有五柳先生的才情,也没有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居然一直读书而不写,这是不可理喻的。按照莫提默和查尔斯的说法,这算什么读书?顶多就是初级阶段的识字断句而已,我却在这个阶段循环往复,乐不思蜀,完全没有领悟到阅读的乐趣和文字的魅力。

如果一直这样的话,兴许一辈子也感受不到文字的魔力,体会不到学习和思考的乐趣,而天知道文字的力量是多么神奇不可思议,真正的读书人,尤其是一个身为农民读书人,读书并不应简单翻阅了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