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在多彩的生活中享受当下

 齐帆齐 2022-09-07 发布于安徽


大家好,我们上一期的征稿题目是:“说一说你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工作的原因和经历”,我选取了众多优秀小伙伴的故事,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他们不同的感悟和体会吧。

1.@怪怪鱼

2015年的时候,因为爱情,我来到了那时候还是男友的读研的城市。

重庆,一座非常有韵味的城市,有网红打卡的磁器口、洪崖洞,有全国最长的电梯,美女如云,美食众多,永远忘不了六公里的烧烤,还有最爱的火锅。

那时候男友在上学,我在上班,生活很规律。重庆的轻轨很方便,直通我上班的地方,但是人真的很多,每次都是被挤上车,被挤掉鞋子和包包的情况每天都会在各个站轮番上演。

但是作为外地人,融入一个陌生的城市,真的没有那么容易。除了最基础的语言的问题,就是每天的工作了。

有一件事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当时我是在首饰店上班,那天因为我的疏忽导致顾客取错了自己维修的项链,她自己当时也没有看出不是自己的。

后来另一个顾客来取的时候,发现取错了。我第一时间联系一开始拿错的顾客,开始她答应得好好的,说有空让我去取,我还庆幸,遇见好人了,这么好说话。

后来我联系她上门取的时候,她就各种推脱,各种理由。说实话当时我很费解。后来好说歹说她有空让我去取。

我大热天辗转几趟车到了她小区楼下,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联系上她的时候,她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难以忘怀的话:你就这么空着手来的?我说,我给你带礼物了。

当时在去之前,我的店长,让我拿了一个店里的礼品送给客户。我当时特别庆幸店长让我带礼物,至今也对店长姐姐心存感激。

现在我已经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城市,重庆对我来说,是一个回忆的地方了。更多的时候,想起来的是我的三五好友,还有火锅和烧烤,安逸。

2.@龙贞Alisa

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再到另一座城市,连成了我的生命轨迹,也完成了价值感和归属感的塑造。

2016年,我选择离开生活工作十年的城市,来到千里之外的嘉兴,只为了和命运做最后的抗争。

我不信命,裸辞了安稳的体制内工作,开始自学韩语。从小白到通过韩语等级考试,我的内心一直憋着一股劲,坚信自己有着更高的价值。

这时,刚好有一个韩语翻译的工作机会,不顾家人朋友反对,我毅然决然来到遥远的城市。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工作,没有让我退缩,反而激发了更多的劲头,忙完一天的工作休息时,仿佛看到自己逐渐变得闪闪发光。这份工作经验,后来让我在五百强韩企里做了三年资深翻译。

不久后,我邂逅了爱情。

目光相对时,仿佛一眼万年,于是,我跟他来到了另一座城市——上海。

我们刚开始生活得清苦,尤其是刚结婚的前三年,买房,结婚,生女,让我们不敢生病,不敢出去玩,兜里更是没有几毛钱。

但依然在看到彼此时,默契地相视而笑。

此心安处是吾乡。有他在的地方,总是让我很安心。纵然漂泊,纵然辛苦,都觉得格外幸福。

3.@芭蕉姑娘

2016年我24岁,在山东烟台结束了一段七年的青春之恋,猛然间脑海里特别想回家,于是回到了离老家最近的比较好找工作的武汉。

离开烟台的原因是:和谈了七年的男友因为第三者介入,最后疲惫离开。其实一开始我们都很好, 同一个大学,一起毕业去了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单位,当一切都往好的方向改变的时候,我们的关系也悄悄地发生变化.

也许是两个人的心境发生了改变,刚毕业他一腔热血地想着要结婚,赶紧回到离老家最近的城市打拼,而我想着要怎么在工作上有所突破,慢慢地我们的想法也不一样,相处的状态也越来越差了.

受不了暂时不能改变的他,与小他两岁的同事好上了,我们分开了,我从那个城市离开了,独自一个人来了武汉,当时人也很难过,不得不选择离开。

现在回想起来,特别感谢那个时候他的渣,很多人都劝我,现在的看清,好过结婚以后的出轨。现在我依然生活在武汉这个城市,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

4.@静修

温暖的征稿文案,让我想起我从省城回到小镇的经历,想起了我的爱情。

1992年,我接到了中专录取通知书。临去省城前,也许担心小儿子羽翼丰满了,飞走了就不再回来,父母提醒我:以后工作了要回来,亲属们也能借点儿光。

因为父母这最朴实的要求,我错过了一场爱情。当我心心念念暗恋的女孩问我毕业后能否和她同去广州时,我直接告诉她:不能,父母需要我回到他们身边。

就这样,我的初恋无疾而终。毕业后我放弃几次更好的选择,最终回到了离父母最近的小镇。

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就是乡镇级别的一个小城。我从这里起步,开始人生一段新的征程:工作上,从一名普通科员,用五年的时间当上科长,用十五年的时间走上领导岗位;生活上,我从孤身一人而来,到三年后有了妻子成了家,四年后有了女儿,十六年后有了第二个女儿;这个小镇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我工作十年后变成县城,二十年后成为县级市政府驻地。

而今,我已经在这个城市生活28年。回老家30公里路程,我随时可以陪伴父母左右,屯里的亲朋好友来县城办事儿,我跑前跑后尽量帮忙。

我满足了父母的愿望,像游子回到家乡再未离去。我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发展,欣慰地看到自己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汗水。

选择回家,无怨无悔。

5.@愉悦

年近不惑,却辗转多个城市工作和生活,工作一直没有什么进展,人生经历却可以说上三天三夜。

我记得从一个小县城到石家庄省会找工作,自己租房,后来还特别奇葩地按家人想法去相亲了,现在想起来只能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不知道自己图啥。

那个小县城是我的故乡,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都在那里度过,后来上完大学又回到了那个地方,在父母的安排下结婚生子,到后来的离婚,便离开了故乡来到了省会.

孩子判给了前夫,也成了我心里永远的牵挂。在省会城市找了工作,落了脚,一切都按部就班之后,我却每天因为想孩子而半夜哭醒,这样的经历估计没人能理解,只有自己深有体会。

在最孤独无助的时候,我渴望一份感情,投入了感情之后才知道遇到了有妇之夫,于是便想尽办法抽身离开,为此还逼着自己去婚介所相亲,无奈到最后还是不得已辞掉了工作,卷铺盖回家,到家之后却痛哭一晚上,不知道自己是在为错过一个城市而哭泣,是为错过一个爱人而哭泣,还是为自己悲惨的遭遇而哭泣。

都说每一次离别,都是一场伤痛的盛宴。可是,这样的盛宴我宁愿不要。不要再说,离开以后还会想念,不要说,分手以后还是朋友,离开一个地方,风景就不再属于你,离开一个人,那人便与你无关。

6.@小蜜蜂

大学刚毕业,我去了苏州工作。公司给我安排一年的免费宿舍。在这一年中,我的工资总是入不敷出。我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给家里寄钱供弟弟妹妹上学。

一年后,我就自己找宿舍了。当时我找了个隔断房。隔断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屋子中,用木板隔出来一个个小房间。当时我住的一个90平方米的屋子,就用夹板隔出了8户人家。我这个隔断间只要500元,在苏州算很便宜了。

有一天,我正躺在床上休息。突然听到门外一阵粗鲁的敲门声,然后一阵猛烈地撞击门声。大门被撞翻后,听到他们用脚踹夹板的声音,随后就是拆房子的声音。

外面的情况把我吓得瑟瑟发抖,我内心惶恐不安。随后我的夹板门也被他们强踹开来了,冲进来几个城管人员。一个头头很凶狠地对我说:“苏州的隔断房是违规的。”

他们走后,屋子里没有任何隐私可言,一片狼藉。出于安全考虑,我在朋友那里寄宿了一晚。

第二天,天空下着绵绵细雨。我又去找租房。其中一个房东给我介绍地下室,只要450元,冲这个价格,我就和她去看房了。地下室环境不好,勉强可以居住。

地下室居住的日子,一直在消磨我的意志。不安全感和不舒服感,常常让我彻夜难眠。

后来,我的工资也没有涨多少,我终究熬不过贫穷这一关,就回自己18线小县城工作了。

7.@寤寐周、孔

我毕业后经朋友介绍去了深圳一家公司,那时候很冲动,只是听说公司的理念也是自由创新,探索进取,射手座的我便坐上高铁由家乡这座三线小城出发到了“鹏城”深圳。

经过一系列流程正式入职后,我每天带着饱满热情在工作,即使老板经常美其名曰要让我多锻炼锻炼,实为加班,也没有抗议,而且每次都笑脸盈盈地接受,工作高效率完成。老员工也经常将工作分给我,我依然坚持。

在这两个半月,我是每周七天无休,每天工作8h以上。有时我很累,回到小小的出租屋只想躺,有时我下班回家,感觉很枯燥迷茫。

公司没有表面了解的那么好,我的工作没有活水流动之感,除了完成一些单调的任务,很多时候在干同事分的杂七杂八的事儿,但我又相信未来一切都会好的。

工作了半年,我发现我的工作与公司理念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毫无关联。我找上司聊过,希望换更适合的岗位,结果很敷衍。

有时一个人在街上走,其实很落寞,离开了家乡,亲人不在身边,只有同学朋友在线上才偶有几句联系,我向往的工作又并未给我成就感与归属感。但我从不是轻易言弃的人,我一直知道,想要的得自己争取,办法总比困难多。

从家乡到这座城,我还想追逐我的梦,所以,年轻人,继续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