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新星(149期)| 薛淞匀:科幻是一卷连接你我的壮阔诗篇

 高校科幻 2022-09-07 发布于福建

 科幻是一卷连接你我的壮阔诗篇 

薛淞匀

薛淞匀,男,大连理工大学张大煜学院本科生。爱好钢琴,写作及手工建模,曾参加过第二、三届星火杯全国大学生科幻大赛,作品《意识窃贼》获2021第三届“星火杯”全国高校科幻联合征文大赛优秀奖。

采 访 实 录

高校科幻: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科幻小说创作的呢?您是如何定义“科幻”的?
薛淞匀:最早是在高二时候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一篇科幻的,那时候正好赶上学校推荐大家阅读刘慈欣老师的《三体》,看过之后就非常着迷啊。我个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从小到大看到我喜欢的作品我就模仿一个拙劣版出来美其名曰取经,那应该是我第一次自己去写一篇科幻,还抱着雄心壮志想要写一篇长篇……后来那篇小说就弃稿了。才发现写科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就打算从短篇写起吧,严格来说的话正式开始是始于尝试失败,让我有了挑战的欲望。
对我来说我认为科幻就是首先得建立在已有科技的基础上去想象它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最重要的是把这些变化融入在一个完整的故事里,让它既不突兀又能推动情节发展,有时候就要大胆地做出预言,大胆的去幻想,这才是科幻小说的浪漫之处。
高校科幻:您都参加过哪些科幻活动?有没有印象深刻的?
薛淞匀:科幻活动其实说实话没怎么参加过,顶多说是同学之间针对某一话题的畅所欲言吧,当然“星火杯”算是我参加的一个比较大的活动了,印象深刻也肯定非他莫属,毕竟是自己的作品第一次得到了认可还是很开心的。
高校科幻:我了解到,第三届“星火杯“征文大赛您的获奖作品《意识窃贼》与另一篇您的作品《时光连理》都有“意识”的独特存在形式这一概念,请问这一设定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薛淞匀:这个设定其实来自我自己的一个脑洞吧,当时看了刘慈欣老师的《混沌蝴蝶》,就想着如果世界万物都是有联系的,那种蝴蝶效应能否被预知,而命运能否被改变,如果可以改变又通过什么途径去改变。除此之外东方的算命术和西方的占卜都很神奇地能预知一些东西,我不愿意把一切归功于运气和巧合,还有所谓冥冥中自有天意,或许是他们真的可以通过一些媒介去了解未来吧。或许随着科学进步,这种“算命”会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我就想着要不给这种技术一个媒介去弥补它在逻辑上的硬伤,就创造了“意识”这种独特的存在,并看看它在那个世界里会去怎样运行。
高校科幻:您的作品《编程》故事原型来自编辑基因新闻,您认为映射现实和畅想未来是否冲突?如何将两者很好的进行结合?
薛淞匀:我觉得这并不冲突,毕竟科幻是建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的,我们可以毫不顾忌地任凭其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发展并看看会造成什么结果。正是因为这些结果才能让读者可以更好地反思现实。但发展一定是要合理的,而不是瞎想,我觉得很多批判性的科幻小说都是这样,先带入一个合理的社会环境,然后扔进去一个疯子,他自己就能把技术带来的问题迅速展现出来。
高校科幻:第四届“星火杯”征文大赛正在进行中,您有投稿的想法吗?作为上一届的获奖者,有哪些科幻创作的经验可以分享的?
薛淞匀:投稿是肯定想投的,怎么着都肯定得投的。我觉得经验嘛……首先科学的基础得打牢,不能对你想描绘的东西一问三不知就上去写,接触到新的技术和事物要认真学习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在文章中;其次就是逻辑性得清晰,写完之后自己抱着批评的态度看一看,要保证所有内容的逻辑互通;再然后科幻小说毕竟是小说,要更追求故事性,切忌花费大量笔墨在解释科学技术上,所谓技术一定要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描绘明白,必要时才进行解释。最后就是千万别拖,有灵感一定要一鼓作气写下去!(我好多小说最后都折在了半路)
高校科幻:您最喜欢的科幻小说是什么?有没有哪部科幻作品对您的创作产生过很大影响?
薛淞匀:很喜欢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和他的其它中短篇小说,还有菲利普迪克的系列。我真的很惊叹于大刘作品的逻辑性,尤其是《三体》系列,里面每个看似是逻辑漏洞的东西却都说得通,而且故事性很强,让读者能够有兴趣看下去。我承认我一直以来的文笔都有些模仿大刘的地方。
高校科幻:很多科幻征文比赛都提倡所谓的“硬科幻”写作,在您看来写“硬科幻”需要具备怎样的科学基础?
薛淞匀:其实我觉得科学基础之类的不要求我们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主要是对这项技术,这门学科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理解,这就完全可以。无论是谁,想利用哪方面的科学知识,只要他对原理有一定的理解,遵从科学事实就可以用自己的文笔创作出华丽的科幻故事。
高校科幻:您在生活中属于什么性格呢?会把自己的性格融入到创作中吗?
薛淞匀:生活中我其实不善言辞,也略微有些社恐吧——但对熟悉的人来说就是开朗的面孔了。我也确实会融入一些自己的性格——但参赛作品里暂时没有,毕竟在文章里写自己就有一种把梦境还原的感觉,我还是会试一试的,这样也能够让人物更加立体。
高校科幻:现在保持在一个什么样的写作节奏上?写作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段还是根据灵感即兴创作呢?如果出现拖延症或者瓶颈期会怎么办?
薛淞匀:写作节奏这个比较看情况,像我现在写长篇的话就是每天有时间写一点,断断续续地去把这个故事续上,而像一些短篇小说就完全即兴出马,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比如说《意识窃贼》这个小说就是我在晚上十点左右冥想的时候突如其来的灵感,我就立刻下床去把它搬到了现实,完稿的时候已经凌晨四点半了,也就是那一个突然的动力一定要把握住。拖延或者瓶颈的话基本上就是宣告这篇文章存在一定的问题,让我没心情或者没办法写下去,这种时候我会找朋友们一起讨论,多元思想的碰撞能更好的帮我打破瓶颈。或者干脆弃稿,或许一年左右再回头看就会发现一种全新的思路去弥补文章的漏洞。
高校科幻: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
薛淞匀:科幻确实是一个特别吸引人的领域,真心很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其中,为大家奉献上更好的科幻作品。然后小小地希望我杜撰的这个“意识”在未来的某一天真的能被发现和利用吧(一个不太实际的梦想哈哈),然后就是疫情赶紧滚出地球我想多出去走走。
再感谢我的父母一直支持我所爱好的一切,让我能更好的发挥自我,然后感谢我最好的大哥(她看到这个称呼就知道是自己了),我每一篇文章都离不开她的“审核”。
嗯哼,不啰嗦啦,就这些。

采访 | 易文婷
文字编辑 | 易文婷
排版 | 柯珂
审核 | 张雁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