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山禅修

 秦声何来 2022-09-07 发布于重庆

1.哗啦哗啦地泉水声,淡淡悠甜的清茶味,竹林小歇,打坐入定…这画面是在啜下那一口茶汤之后浮现在我脑中的。

2.炎热褪去,生活回归正常,我也终于可以去爬山了。这些日子被困写字楼里,被空调吹麻木,失去了灵性。只有回归山间感受大自然的恩赐,才能唤醒心中的神明。

3.正好昨日看到南风窗的一篇文章《年轻人,扎堆禅修》,讲述的是现在许多年轻人远离城市到寺庙中去寻找另一种生活。有人报禅修班,有人做义工。力所能及,各取所需。

4.文中谈到“一期禅修班是五天四夜,上午从六时开始,活动分别为早课、早斋、出坡(劳作)与诵经;下午从三时开始,主要内容是学习佛学讲座内容;接着就是晚餐,在寺院里叫药石,吃完饭后要去殿前敲钟;晚上是坐禅或普茶夜话,也就是'围在一起喝茶聊天’”

5.我猜想他们去禅修的目的,或许是为了治疗精神内耗,远离内卷,寻求内心平和与安静。

6.但非得上山吗?这个疑问在我脑海中浮现!曾经我爬峨眉山的时候,也想过在山中住上几日,但心愿未能达成。阅读《空谷幽兰》时,我也曾想过去终南山看看,或许能够归隐山林。不过,想象归想象,现实归现实。为了生计,我还是得回归凡尘。

7.现在想来,我要去山中修行多为妄念,或许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逃避什么呢?逃避得了吗?逃完了还不是要回来?!突然间,我意识到那或许不是一种逃避,而是在寻找一种平衡。

8.平衡什么?平衡现实压力与心灵压抑。正如一呼一吸,城市喧嚣与入山修禅则是心灵天秤的两端。一边重了就需要调节另一边。

9.人生何处不平衡?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学习与娱乐之间的平衡、忙碌与休息之间的平衡、思考与行动之间的平衡、快乐与痛苦之间的平衡、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照顾父母与照顾子女之间的平衡…

10.古话有云“小隐隐于寺,中隐隐于朝,大隐隐于市。”那些在朝堂上,在市井之中,始终都能够保持平衡的人才是真正的高人,才是真正隐士。而入山禅修只能算是练习归隐罢了。

11.入山禅修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追求。追求内在的精神自洽与完满。若不能上山,其实也可以禅修。毕竟,生活是最好的道场,遇事就是修行。只要有一颗想要自我提升的心。或许喝一口好茶,也能够让你参禅入定。

12.这时我才发现茶杯还在我手里,唇齿之间还留有茶汤淡淡地幽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