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超 | ​黄水不掩黄花艳(系列散文八)

 金鸽子文艺 2022-09-08 发布于安徽


黄水不掩黄花艳

 文  /  丁超

(安徽池州)

2022.09.08

以平民的视角观赏池州山水  以平常的心态感悟池州文化

                           ——  阿丁逛池州

黄水不掩黄花艳

此黄花非秋日黄花,春日黄花是也。

3月14日,周日,艳阳。午餐后小憩片刻,便心念起白沙“辛家滆”里的马口鱼——当地人称之为“红赤鮬”,遂驱车前往。

我把钓鱼分为四个阶段:一曰钓着,二曰钓多,三曰钓大,四曰钓感觉。马口鱼是一种肉食性小鱼,生长于山涧溪水之中,对水质要求极为挑剔,非清流不生存。在青山绿水间的溪流中钓马口,钓的已不是鱼,而是一种心情、一种感觉、一种意境。

辛家滆离城约9公里。刚过白沙桥,便看见往日清冽的溪流浑浊不堪,心中便“咯噔”一下——倒不是担心自己没有鱼获,

而是担心对水质要求极严的小精灵如何生存。

辛家滆离城约9公里。刚过白沙桥,便看见往日清冽的溪流浑浊不堪,心中便“咯噔”一下——倒不是担心自己没有鱼获,

而是担心对水质要求极严的小精灵如何生存。

往常辛家滆的水“澄碧如秋”,红赤鮬时而在浅滩上追逐嬉戏时而跃出水面捕食蝇虫,恣意悠闲。可今日的辛家滆流淌着的却是不堪入目的“黄水”,水面上虽没有大的漂浮物,但树叶、草茎顺流而下,绵绵不断。

下竿,单钩,钓浮。由于漂浮物阻挡,七星浮在“黄水”之上流淌得并不流畅,很长时间也不见鱼儿咬钩。也许是水太浑,鱼儿根本看不见饵钩,也许鱼儿为避“黄水”之祸而躲到别处去了吧。

四周万籁俱静,我在静静地守候,守候的不是水中的鱼儿,而是身旁的青山、黄花、春枝和内心的那份宁静——尽管水黄而不清,但这小小的遗憾终未影响我。

“刺啦”一声水响把我从八荒神游中拉回现实——是红赤鮬戏水的声音!我寻声搜索,终于发现声音来自对岸水边的浅草中。原来,由于草的阻挡,草丛中的“黄水”沁入较少,而红赤鮬就在这盈尺之间蛰伏、等待。

我起身朝上游走去,去寻找这“黄水”之源。走着走着,终于发现这“黄水”终因距此数百米处修桥而起,桥墩处不断渗出的水裹杂着泥沙不断排向河中。悻悻然折返,却发现周遭黄花与白墙相映衬,树枝头的绿已渐浓,即使被人砍伐过度的树桩也顽强地长出了新绿,田埂之上也是一片葱翠,可俯下身子,就发现这葱翠间夹杂着黄的、紫的小花,虽不起眼,却不管不顾地展示着自己的美。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黄水”依旧流淌。收竿,回府。虽无鱼获,但无遗憾,唯愿“黄水”尽快结束。我也看见了“黄水”不掩黄花艳,也坚信“黄水”难阻清流纯。(2022.03.18

( 2022.03.18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丁超,安徽师大中文系毕业,池州资深媒体人,现已退休。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