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鸣狗盗之徒

 陋室夜读 2022-09-08 发布于辽宁
战国时四大公子中的孟尝君,名气很大,名气大的原因,倒不是他建了什么丰功伟业,而是门客众多,比其他三公子都多。大概是因为齐国有钱,而他的封地多,收入多。门客之中,混饭的很多,但是,有用的人也是有的。最有名的故事之一,就是孟尝君游秦国,想要混个大用,结果被秦王扣下了,眼看小命有危险。靠了门客中有狗盗之徒,盗出了已经献给秦王的白狐裘,再献给秦王的爱妾,因此从咸阳出走。然而,好不容易逃到函谷关,已经是半夜,那边眼看就会觉察,得赶紧出关,而函谷关的关门,须得天亮鸡鸣方能开,于是,一个门客大概是学口技的,学鸡叫学得很像,得以骗开关门,逃得性命。

这个事迹,流传很广,一直是孟尝君善得士的象征,跟另一个冯驩弹铗而歌的故事一样的有名。然而,故事传到宋代,就发生了反转。宋人喜欢跟古人较劲,是有名的。王安石为此,专门写了一篇短文,说孟尝君怎么能说是善得士,他的那些门客,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耳,如果真的得了士,哪怕只有一个,都足以制服虎狼之秦,哪用得着这样狼狈的逃跑?

从此而后,鸡鸣狗盗,就成了一个著名的成语,意蕴很是不堪,当年帮助孟尝君逃命的好汉,都变成了人所不齿的下九流之辈。

其实,在我看来,不是人家鸡鸣狗盗有什么问题,而是王安石自己矫情,自己以士自命,把士看高了。好像自家一旦有了用武之地,就可以倒转乾坤似的。搁在他自己身上,不是得到宋神宗的大用吗,两次入相,卖力推行变革,最后怎么样呢,还不是一地鸡毛。

战国时的士,原本就是各式各样的,孟尝君的鸡鸣狗盗之徒算什么,信陵君信任的侯门赢者,不就是一个看门的吗?而朱亥就是个屠夫。各有各的本事,有用就好。在孟尝君逃命的时候,如果不是这俩门客,换别人,能逃出来吗?

战国之后,士的命运,就更是等而下之。读书人自命为士,实际上是高抬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很多时候,人家不过是用你当工具而已。原本就是卖本事,要卖什么,关键是人家要什么,所以,在那种关键时刻,鸡鸣狗盗,也不丢人。在明朝,好些赫赫有名的大学士,阁老,也不就是因为青词写的好,才被重用的吗?

所以,读书人自己,别太把自己当人,即便是王安石,也不过尔尔,说实在的,自古以来的读书人,能被用,已经感激涕零了。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