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智慧城市:BIM,CIM与数字孪生的关联与意义

 豆豆samuel 2022-09-08 发布于湖北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一种认知是,数字化社会发展的轨迹是从数字孪生,到数字原生,再到数实相生(虚实相生)。而另一种相关的智慧城市理论,则认定城市的数智化经历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到新型智慧城市,再到数字孪生城市。数字孪生的理想与概念到底是起点还是终点?大家认识有很大不同。

图片

实际上,在数字化DICT(或者CIDT,按照我们的习惯定义--CT通信技术,IT信息技术,DT数字技术)与垂直领域OT(运营技术)/DT(领域技术)交会融合中,一个原本属于OT/DT领域的概念与技术,BIM,正和数字技术在最前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碰撞,交织,融合,呈现出日益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与光芒。

BIM(建筑模型信息系统,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利用信息技术将工程/设施通过数字化处理后,将各类信息以 3D 的形式, 用于协助或解决工程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各种工作的一种先进技术。BIM 是在一个计算机虚拟空间中,仿真真实工程行为,以协助营建生命周期的规划、设计、施工营运及维护工作等各项管理与工程作业的新技术、新方法与新概念。

图片

BIM是传统建筑工程领域的数字化升级技术,通过与5G、AI等新技术的融合,可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实时、可视、智慧管理,并带来全新的应用场景。在5G支持下,通过VR方式逼真地向业主呈现、便捷地指导施工人员,显著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建设效率。同时,基于5G实时采集分析工程项目的数据,与BIM模型对接形成真实场景的数字孪生体,实现对工程项目的数字化管理。AI算法与BIM融合可以解决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挖掘工作,提高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运维阶段的智慧化水平。将BIM形成的海量可信的数据源,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法,重新开发、提取和分析,可以产生更多新的有价值的衍生数据,实现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BIM 智慧设计规划

利用BIM技术和5G ABCT等信息通信技术,对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的各个环节进行智慧化赋能,及时、动态地掌握信息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提高设计规划的准确性和前瞻性,提升工作效率。

  • 现地建模:对现地条件仿真建模,包括基地现况、现有设施等,为规划作业提供数字化的现状信息;

  • 基地分析:利用GIS BIM技术评估工程区域的空间性质和环境概况,用来确定工程项目的最佳基地位置;

  • 设计表达:利用3D建置概念设计各方案的量体模型,以供业主利用3D模型进行方案的比较和必选;

  • 成本估算:利用BIM模型输出工程项目的经费概算,以利于提供成本信息给业主做决策及经费预算;

  • 设计审核:利用3D模型向利益相关方展示符合原规划要件的评估成果,包括建筑、结构、机电设计等;

  • 历程规划:利用4D模型可视化仿真,规划施工顺序和空间要求的阶段性变化,以利于发现问题并提前解决。

图片

BIM 智慧施工建设

利用BIM技术和5G ABCT等信息通信技术,围绕人、机、料、法、环等关键生产要素进行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体化智慧管理模式。

  • 人员管理:将智能安全帽与人员信息绑定,自动发送实时定位,结合BIM模型,实时查看施工人员在工地的位置,进行人员定位管理和工时统计;

  • 进度管理:采用3D可视化方式,将现场施工进度信息与BIM模型、GIS数据结合,直观表达施工进展情况,做到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比较分析;

  • 车辆管理:车辆监控模块对车辆进行定位、追踪、轨迹查看、监听、监视等,将数据实时上传到基于BIM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帮助车辆管理人员掌控车辆的在途信息,提升车辆管理效率。

  • 设备进出管理:将设备进出实况与BIM模型绑定,统计分析在场设备数据,包括设备的维保记录和提醒,实现设备的智慧化、可视化运营;

图片
  • 卸料平台监测:通过传感技术监测卸料平台的物料是否超重,通过与BIM模型关联,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统计分析,预防材料周转的事故隐患;

  • 高支模监测:在高支模架体上布设监控装置,实时采集并上传各项参数,基于BIM模型,及时对安全问题进行预警,防止事故的发生;

  • 混凝土监测:检测混凝土浇筑后的内外温差记录并实时上传,后台基于BIM技术进行自动分析,管理者据此调整保温或散热措施,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

  • 脚手架监测:利用传感器收集并上传脚手架的参数,通过对杆件倾角的监测,并与BIM模型进行关联,系统自动进行报警,保证结构和人员的安全;

  • 塔吊安全辅助:基于BIM、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远程监控塔吊设备运行情况,对塔机使用过程和行为有效监管、切实预警,防范和减少塔机安全事故的发生;

  • 火灾预防:对烟感、温控、红外感应等进行实时监测,将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报警、自动通知、自动定位;

  • 视频监控:将视频挂接到BIM模型上,直观查看场地布置,对施工操作工作面上的各安全要素进行有效监控,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管理和治安管理。

图片

BIM 智慧运营维护

BIM技术与GIS、RFID、CE引擎、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对建筑进行可视化、智能化的运营和维护。提升数据管理水平。

  • 降低运维成本:充分利用竣工后的BIM数据库,结合空间管理、资产管理、维护管理、公共安全管理、能源管理等运维管理需求,可以大幅提升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 提升智慧运营的能力和水平:基于BIM技术的物联网应用,不但能实现三维可视化的信息模型管理,而且为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所有组件、设施和设备赋予了智慧的感知能力和“生命力”;

  • 为项目决策提供高价值数据支撑:基于BIM的数据,可以积累起项目级、企业级、行业级、城市级、区域级的管理数据库,为后续的开发和建设提供大量高价值数据,大大提高项目决策的效率。

图片

BIM是计算机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图形展示技术与传统建筑工程相结合的新兴技术,未来除了在建筑行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将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新的可能。

近年来,在城市的建设和运营领域,CIM的概念开始出现。所谓CIM(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的城市时空数据,构建起多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0年9月下发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导则总结了广州、南京等城市试点经验,提出 CIM基础平台建设在平台构成、功能、数据、运维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其中定义CIM基础平台是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建立建筑物、基础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表达和管理城市三维空间的基础平台,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工作的基础性操作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性、关键性和实体性信息基础设施。

图片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未来CIM基础平台将成为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营的基础数据底座,也是实现数字孪生城市的重要载体。

国内部分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更是积极推进基于CIM的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在2021年1月公布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探索“数字孪生城市”。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筑信息模型(BIM)、城市信息模型(CIM)等数字化手段,开展全域高精度三维城市建模,加强国土空间等数据治理,构建可视化城市空间数字平台,链接智慧泛在的城市神经网络,提升城市可感知、可判断、快速反应的能力。

重庆市在《关于统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快建立重庆市城市信息模型管理平台(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CIM平台),整合各专业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数据,并提供共享服务,为城市建设管理决策提供支撑。”这其中广州市已率先于2021年7月发布了全国首个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广州CIM平台。该平台将落地6大类应用,包括CIM 工改、CIM 智慧工地、CIM 城市更新、CIM 智慧园区、CIM 智慧社区、“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从数字孪生城市的角度实现智慧城市的新跨越。

图片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多的智慧城市将从原来的点、线、面的发展逐步跨越到3维、4维的立体化、全景式、跨时空的数字孪生城市,而脱胎于传统建筑领域的CIM技术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 陈伟系亚信咨询上海办公室 合伙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