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疗3D打印技术是如何辅助心外科医生进行手术的?

 昵称80496006 2022-09-08 发布于广东

根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ChSECC)发布的《2019年中国心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据白皮书》,报告显示,2019年724家医院共开展心血管外科手术总量253867例,较2018年增加13253例(增长5.5%);体外循环下手术总量175557例(占比69.1%),体外循环量增加5113例(增长3.0%),连续两年增长。

  •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数81246例,较2018年增加了343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占总心血管手术数的32.0%;

  • 大血管手术数26967例,较2018年又增加4069例(增长率17.8%),大血管手术占总心脏手术数量的10.6%,连续7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近20%;

  •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46232例,较2018年增加1154例(增幅2.6%);

  • 心脏瓣膜手术量73561例,较2018年增加4679例(增幅6.79%),连续3年保持增长势头。

临床挑战


心脏结构的复杂性,为心血管疾病的手术的治疗带来许多挑战,目前主要的手术方式有:开放手术、胸腔镜手术、介入手术,手术的成功既有赖于手术医生的经验,也有赖于完善的术前评估。

  • 心血管疾病的复杂多变,使得年轻医生的成长格外漫长

  • 心血管疾病的特殊性,使得医生经验积累的代价格外沉重

  • 传统屏幕影像图形的局限,使得术前评估未必充分细致,特别是心脏病变之间空间关系的评估

  • 心脏畸形解剖结构的唯一性,使得个体化干预方案或心脏植入物成为必要需求

赛纳数字医疗心血管手术规划模型,依据患者个体化CT、MRI等影像数据经3D立体重建设计,还原病灶与其周围脉管结构的真实立体解剖构象,经3D打印制成。

  


  • 用于显示人体心脏形态,包括心房、心室及血管间的位置关系等情况,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具体参照,模拟切割、缝合和评估风险。

  • 帮助医生全方位立体观察患者手术部位,确认手术位置,选择最佳器材,辅助医生确定优化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

  • 术前对手术进行操作演练,及时发现手术方案中的问题并改进。

一项国际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例研究报告显示:82%手术医生强烈认同3D模型能对先心病例提供更好的理解,88%手术医生强烈同意医疗3D打印模型可以成为复杂先心病手术计划的常规工具。



3D打印心脏模型优化手术方案




在心血管导管介入领域的模拟应用

在左心耳封堵术的应用

在围手术期规划中的应用

在大动脉转位伴右肺静脉梗阻的应用

在PA/VSD(IV型)患者的应用

在TGA、VSD、ASD、PS、DSVC患者的应用

在肺动脉闭锁(III型)的应用

在主动脉夹层领域的应用



技术优点




  • 手术时间缩短

  • 手术风险的减低

  • 费用降低

  • 主刀医生的信心增加

  • 并发症的减少

  • 直接影响:术式的改变

临床实践


27种受益于3D手术规划模型应用的先心病


临床方面,赛纳数字医疗3D打印手术规划模型正在改变复杂先心病的治疗方法,四级手术普遍推荐采用术前规划模型。

基于CT/MRI的3D打印心血管模型能模拟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确切结构,对外科医生在规划手术非常有用。运行时间显著减少,并发症的机会也会减少。也有助于沟通,促进专家间的讨论,并帮助病人和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疾病过程,风险和替代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