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闪耀资本市场的“苏州现象”

 静思之 2022-09-08 发布于江苏

时间为经,空间为纬。在苏州高质量发展的版图上,涌动着敢闯敢干的企业家精神,激荡着勇挑重任的时代担当,澎湃着科创与资本交感的奋进脉动。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280万家市场主体、包括85万家企业是苏州经济的最大家底,上市公司则是发展的领跑者、创新的排头兵。

上市,既“饱含期许”,更彰显示范引领的力量。8月24日,苏新服务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成为今年以来苏州第21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仅8月份就有快可电子、大健云仓、苏新服务三家分属不同行业的公司先后上市。至此,苏州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33家,闪耀资本市场的“苏州现象”引人瞩目。

图片

摄影:陈杰


2019年以来新增上市公司113家

从1993年第一家上市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算起,“苏州板块”的发展已经经历了近30年。近年来,伴随着苏州经济的发展,“苏州板块”整体规模快速增长。

截至目前>>

全市境内外上市233家公司中,境内A股上市公司190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五,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46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截至8月末,苏州境内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约1.8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七。

图片

图片

“近三年来,苏州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长,连创历史新高。”

据市金融监管局消息,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我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分别为21家、29家和42家,加上今年以来新增的21家,2019年以来新增上市公司的数量占到我市目前上市公司总数的48.5%,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上市企业为近三年上市。

截至目前>>

苏州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43家、上交所主板上市44家,共有87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量的45.8%;创业板上市公司共有52家,占27.3%;科创板上市公司46家,占24.2%;此外还有5家公司在北交所上市。

图片
图片

近年来,苏州产业质态优化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迅猛,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引领作用。与之相对应的,在苏州上市公司的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比重不断上升。

截至目前>>

我市境内A股上市公司中属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占比近九成。4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部位列其中,都属于未来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图片
图片

从华兴源创、天准科技和瀚川智能亮相在科创板“首秀”的聚光灯下,到泽璟制药成为全国首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科创板公司,再到纳微科技创造科创板历史,上市首日即暴涨12倍,成为科创板史上最牛新股,无论是科创板对苏州企业的青睐还是苏州企业对科创板的钟情,离不开的是资本市场与硬科技实力的有机互动。

科创板苏州“成色”在不断提升,放大到A股上市公司群体,其科创属性也在明显提高,目前,A股上市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占比约为85%。

而科创板、创业板聚集的科创成长企业也越来越得到市场的关注,上半年,科创板、创业板苏州上市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26.98亿元、69.27亿元,同比增长433%、25.74%,远超“苏州板块”整体增长率。

图片

资本市场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上市公司是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地方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尺,苏州强劲发展的实体经济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培育了肥沃的土壤,新兴产业的发展布局也有着未雨绸缪的推动作用。

从不久前发布的“半年报”数据看,今年上半年,190家A股苏州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达3289亿元,合计实现净利润达274亿元,均较去年同期实现了增长,盈利公司占比达83%。这个成绩反映的其实就是苏州经济、苏州产业的活力值。



图片

早在2010年,苏州市政府就发布了《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2010-2012)》,明确苏州市新兴产业将瞄准“跨越发展,三年翻番”的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2年年初,苏州市委发布《关于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未来将重点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高水平构建一批具有苏州特色的产业创新集群,为苏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
>>

“十三五”以来,苏州前瞻布局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一批先导产业,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1.8%,与当前资本市场改革侧重扶持的行业导向相一致。东方盛虹、迈为股份、科沃斯、信达生物、亨通光电、金螳螂、好孩子、华兴源创等一批苏州企业借力资本市场稳步发展,完善产业链布局,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化,无论是产品、研发都有独到之处,成为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隐形冠军”。

图片

从上市工作层面看,苏州市委、市政府对资本市场高度重视,早在2005年就出台了《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的指导意见》。

此后,苏州又陆续出台和发布了《关于促进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2008年)、《关于加快推进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2014年)、《关于进一步促进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的工作意见》(2017年)、《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年)、《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年)等一系列金融改革创新举措,从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培育环境、加大政策扶持、鼓励上市企业做强做优、加强监管和风险防处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推动企业上市再攀新高,实现了“组建储备一批、重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挂牌一批”梯队建设成果,不仅靠前一步挖掘“金种子”后备企业,还努力当好种子期、培育期、冲刺期企业的“参谋长”“辅导员”“护航者”。

图片

近年来,苏州还积极抢抓资本市场改革重大机遇,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带动更多企业把握机遇、登陆资本市场。

>>

2020年,接连出台了《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计划》及《苏州市加快推进产业资本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2021年又先后发布了《关于推进苏州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促进苏州股权投资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今年又发布了《苏州市金融支持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工作意见》《推进苏州上市公司做优做强若干措施》等,通过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加强上市后备梯队培育、高水平集聚私募基金发展、深化与交易所全方位合作、做优做细政府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完善服务生态体系等举措,推动科技、资本和产业初步形成良性循环格局。

图片
图片


系统谋划做优做强“苏州板块”

如何做优做强苏州上市公司?近期,苏州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推进政策措施,组织上市金融企业、头部上市公司、相关政府部门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开展多批次重点上市公司调研,实地了解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所需的支持。

今天召开的苏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全面介绍苏州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政策,提出实施参天计划,从支持上市公司引领行业创新、支持上市公司用好金融工具、全过程呵护上市公司成长三个方面,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建设创新载体、攻关核心技术、引育优秀人才、提升资本市场影响力和获得有效金融供给,多角度推进上市公司成为创新人才、先进技术、产业资本等高端要素的重要汇聚平台。

图片

摄影:顾娟

在政策支持的同时,做优做强“苏州板块”的系统性工程将逐步展开。

>>

一方面,打造高效协调配合的综合服务体系,发挥多方合力,统筹落实好产业、金融、财税、科技、人才等各方面政策,共同营造支持上市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优良生态。另一方面,充分遵循公众公司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按照企业主导、政府引导、风险可控的思路,帮助和支持企业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利用资本市场的平台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壮大。其中,对于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主业优势突出、行业竞争能力强的头部上市公司,结合企业自身意愿和战略规划,集中各类资源进行定向支持,推动其进一步做优做强,不断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于目前初具一定规模、主业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技术含金量高的上市公司,帮助其找准重点产业链技术瓶颈,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和相关技术延伸创新,支持企业从加大人才引进、研发投入、品牌建设等方面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利用资本市场的平台优势阔步前行。

图片
图片

此外,结合我市现有上市公司特色看,还有不少已经形成产业链优势的相关领域上市公司,需支持企业深度合作,鼓励市场化开展域内产业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

有条件围绕产业强链补链延链,通过资本市场建立纽带联系,开展从业务合作到并购重组的一系列整合,实现强强联合;

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从源头上重点培育一批符合硬科技属性定位、真正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未来具有爆发式成长潜力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助力优秀科创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抢抓改革机遇加速走向资本市场。



苏州经济的强大韧性、旺盛活力,生动诠释着海内外资本人才对苏州的强烈看好、持续加码,为苏州上市企业向未来、赢未来不断注入澎湃动能。

资本市场的“苏州现象”必将更加闪亮!

部分来源:引力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