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石家河玉器③:虎形玉器

 光明使者9988 2022-09-08 发布于上海

龙山文化玉器西线南传和良渚玉器中线西传,距今约4600年~4200年前在长江中游地区形成汇合。自1958年开始,在湖北天门罗家柏岭、谭家岭、肖家屋脊、钟祥市六合和湖南澧县孙家岗等地先后发掘了600余件玉器。这些玉器以凤形、鹰形、虎形和人首人形居多,造型丰富、纹饰简洁,器型虽小做工精致,这就是自良渚玉器后中国琢玉技艺的又一个高峰——石家河文化玉器。

虎形玉器是石家河文化玉器中形体较大、制作较精的典型玉器。在众多遗址中,出土了23件虎形玉器,这表明石家河文化已经产生的一种玉虎崇拜。

文章图片1

石家河文化谭家岭遗址出土的璜形玉虎,白玉材质,大部分已浸蚀成黄褐色。宽2.9厘米,高2.2厘米,横置圆桶形,桶壁平滑,外弧一面浅浮雕一虎首,高额短脸,卷叶形耳,中心钻一圆穴,阔鼻,减地阳雕眉纹,菱形眼眶,圆睛,鼻下部缕空一长方形孔做口,外弧的另一面系简化的虎身,雕工熟练圆润。虎头向西,虎尾卷曲,考古专家刘国祥先生称其为“中华第一虎”。

文章图片2

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遗址的玉虎头像,呈黄绿色,表面轻度受沁,呈灰黄色。雕于薄玉片上,反面光平。额顶呈人字形,有三个尖凸,中间尖凸右侧有一半圆形豁口。面部正中有一道竖棱线。耳廓似宽叶形,内有旋涡纹,两耳涡各穿一小圆孔。鼻宽大,稍向下弧突,鼻根两侧与眉脊相连。圆目,颧骨尖突,腮部较扁鼓。

文章图片3

石家河文化谭家岭遗址出土的鹰虎首合体玉器,长7.88厘米、宽1.85厘米、厚0.8厘米,上方为鸱鸮,顶生双角,两角之间为一透雕扉齿,重环硕目,勾喙内卷,鸱鸮颈下延伸出等宽的长条与虎首顶端相连。对于史前先民而言,虎、鸮均为可以协助巫师通灵达神的圣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