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晨的走廊

 新用户6326I9Ei 2022-09-08 发布于山东

早晨的走廊特别安静。

凌晨五点,一个人都没有,头顶上亮了一夜的灯光仿佛也倦怠了,发出白色泛黄的光。

只有热水炉附近,发出习惯性的一下一下的声音,让人感觉到除了自己的脚步声,还有锅炉房的存在。

另一条长廊里走来一个年轻的妈妈,领着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孩子头上缠着两圈胶布,扎着长久性的头皮针。孩子并不欢,妈妈也是神情凝重,他不得不哄着孩子坐在一个小电动三轮车上。但是,孩子一点也没有表现出欣喜,好像什么玩意儿也无法调动起他的兴趣。

孩子不高兴,应该还是身体不太舒服。只要孩子不欢,妈妈的眉头很难舒展;孩子身体舒服了,活蹦乱跳了,妈妈才会放松下来,脸上才会有笑容。

以子悲,以子喜。孩子,就是妈妈的晴雨表。

走廊里再也没有其他人,常年不关的灯光,似乎也疲惫了。

从几米外看去,护士站一个人也没有,仔细看电脑后面,也没有发现护士的脑袋。

这样早的时间,护士们是不是还在睡觉?

在我印象里,即便是夜班,如果没有患者需求,护士或许也能小寐一会儿。

走近一看,护士站高台的后面,一个穿着淡紫色短袖,藏青色毛衫的护士,头靠椅背向后仰着,闭着眼,正在打盹儿。

走路的动静把她惊醒了,她睁眼看了看:老人起床没?一会儿就去抽血。

一般是几点?

6点就去。

她又闭上眼,把身上的开衫毛衣向中间紧了紧,双手揽在腰间,头继续向后仰,闭上眼睛。

护士值夜班是不是一整夜都不能睡觉?是不是没有床、不能放松身体躺下来、只能这样在椅子上、头向后仰着或者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

我们只笼统的知道护士辛苦,却具体不知道有多么辛苦。

如果一整夜都不能躺一躺,那真是让人受不了。

不吃饭的痛苦,都比不上不睡觉的苦。

或许我们看到的还不是全部,在急诊室,定不准什么时候就要大忙一场,可能一整夜都得不到片刻的休息呢。

很少看到那种走路缓慢悠闲自在的医务人员,尤其是护士们,几乎是小跑着前进,她们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人肃然起敬。

疫情防控期间,因为无法去餐厅吃饭,护士还要教会患者网上订餐,没有智能手机不会订餐的,她们还要负责帮忙订餐,然后发餐,送餐,脚不沾地的忙碌,很让人心疼。

她们在病房和护士站之间穿梭,就话简短走路匆忙。从来没有看到过护士们很悠闲的聊天,更不会有一群人扎在一起八卦,她们不是在电脑前处理东西,噼里啪啦一阵操作,打印机就吐出打印的东西来,整理进某一个夹子,就是被患者按铃叫到某一个病房换针、给患者处理这样那样的问题。

繁忙,就是他们的常态。

患者和护士打交道的时间挺长,医生,不过是查房时的几分钟而已,有些和医生之间的沟通,也都是通过护士进行的。问题,多数可以通过护士解决的,尤其是一些轻的我们拿不准的症状,护士都能解释得让我们生出足够的安全感。

不得不说,我们有些安全感,确实是医护人员给的。虽然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专业人员的安慰,有时胜过医药。

我们如此信赖医护工作者,这样,给他们提出的要求更高,还是裘法祖老先生的一句话: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

不是提要求,只是确认方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