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宗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2-09-09 发布于浙江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文/安宗光

“岁寒三友”(松、竹、梅)中,“梅”已赏(见拙作《迟到五十年的诗评》)。“花草四雅”(兰、菊、水仙、菖蒲)中,兰曾品(见小文《只愿我心似兰心》)。夏花凌波仙子“荷”亦评(见小文《仲夏时节说芙蕖,最是一年赏荷时》)。西风渐起,秋意渐浓,菊入视野,文意袭来,挥之不去,欣然命笔,草就此文。

    
中国菊花,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古代最早的典籍《礼记》《山海经》中都有关于菊花的记载。《楚辞》中有“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之句。西汉末期名臣胡广,采集菊泽良种,播之于京师,以后爱者既多,栽者日广,遂成了遍布南北各地的名花。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更是酷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传诵至今,后人都称他为“菊友”。历代咏菊、赋菊、记菊、画菊的诗文和画卷,不胜枚举。宋代以后,栽培更盛,菊花品种越来越多,有关专著也出现了。各书所著录的菊花品种,宋代刘蒙泉的《菊谱》有三十五个,163品,史正志的《菊谱》有三十来个300余种,范成大的《范村菊谱》有三十六个,元代杨维祯的《黄华传》有一百六十三个,明代黄省曾的《菊谱》有二百二十个,清代的《广群芳谱》则增加到三百多种了。目前,菊花已成为花型和品种最多的观赏花卉,全国菊花品种不下三千种。

    
菊的叶与花的形态极富变化。依叶的形态,菊有圆叶菊、蓬叶菊、瓜叶菊等等之分。依花的形态,菊又有平瓣菊、管瓣菊、丝瓣菊等等之分。菊花的花色,除蓝色而外,几乎应有尽有。依花色的不同,菊可分为黄菊、白菊、绿菊等等

    
听到《黄华传》,开初我还以为是人的传记呢,后来我才知道它原来也是“菊谱”。因古代“华”与“花”通用;而黄花,则是菊花的别名。古诗中的“红叶黄花秋景宽”、”黄花开日未成旬”、“红叶战西风、黄花笑寒日”等句,“黄花”便是菊花。至于李清照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名句,把那婷婷玉立、体态轻盈的美丽少女,与菊花相喻互比,则更是贴切入神了。

    
菊品既繁,品名亦多。由于文人、园艺工作者的联想。品题,菊名多诗意,美、雅而且形象。如:杏花春雨、十丈珠帘、朱砂牡丹、秋水芙蓉、赤龙腾辉、明月照积雪、醉杨妃、玉手调脂、佛见笑、海棠着露、春江月色、夕照松荫、嫦娥奔月、紫岭扫雪、柳浪闻茑、春色蕙芳、珠帘飞瀑、沉香托桂、金丝系珠、鹤舞云霄、玉蟹冰盘、胭脂点面、拂袖添姿、嫣然一笑、天女散花、藕丝、月光、早霞、冷茑、静女、初阳、绿衣、红裳等等,真是数不胜数,记不胜记。闻其名,使人如睹其美姿妙容,激起丰富的想象。

    
“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秋天之游乐,无过于节假日去公园观看菊展。当你徜徉于菊花之海,只见红、黄、紫、白、墨、绿各色菊花同展齐放,五彩缤纷,各呈艳姿!有的龙飞凤舞,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小巧玲珑,有的繁复庞大;有的象火焰那么热烈,有的象月夜那样静谧;有的象羽毛般轻柔,有的却又象贵妇人似的持重。它们或倚,或倾,或仰,或俯;似歌,似舞,似语,似笑……尽极妍态,美不胜收。此花此景,真使人眼花瞭乱,心旷神怡。你会对辛勤的园林工人充满敬意,也会深深体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一种令人感动、振奋的景象。

    
我国人民喜爱菊花。古往今来,多少人钦佩它,赞吟它:“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纷纷零落中,见此数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陆游)“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如何?”(陈毅)菊以其耐寒傲霜的品格赢得了美誉。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特别爱菊。他是我国最早写诗赞美菊花的诗人。他咏道:“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在隐居柴桑后,他常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怡然自乐。据说,有一个重阳日,他甚至坐到屋旁的菊花丛中,摘菊盈握,欣赏着,久久不愿离去。正在陶然忘情之时,友人送来了好酒,他便在花丛中就地痛饮一场,大醉而归。自陶渊明赞赏菊花之后,人们也就把菊称为“花中隐士”,视为隐逸高雅的化身。正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咏菊>诗里所云:“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菊花不仅是我国人民二千多年精心培育成的花卉珍品,而且远在一千多年前就经朝鲜传入日本,十六世纪末传入欧洲,十九世纪又传入美洲,如今已开遍全球,成为世界名花了。

    
不过,我更爱野菊花,每当深秋到来,各路花仙早已悄然遁去,难觅芳踪了,但在溪畔、河边、石缝、草丛、路旁、墙角、篱下,那一丛丛,一蓬蓬的野菊花,却迎着风寒,倔强挺立,浓香袭人,胜过家菊。看到它,能唤起我那儿时的天真无邪的美好回忆;何况,据说野菊还是家菊的老祖宗呢!

    
我忽然想起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是菊花能食用的记载。古代虽有康风子食菊成仙的传说,但毕竟是神话。现代的菊花,主要供观赏,不过也有食用菊,例如蜡黄、细黄、细迟白和广州大红等品种,就是酒筵上的名贵配菜,它主产广东,畅销港澳。南方名菜“菊花锅”,特别是广东“蛇羹”,更是少不了新鲜的菊花

    
我国人民热爱菊花,开初也许是从它的药用价值出发的。《神农本草经》上说,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汉代以来,还有农历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以祈延年益寿、祓除不祥的习俗。这也许是见到菊花在百草枯槁的秋未,能菲然独荣,认为它“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吧!不过,菊花也确实有药用功能,杭菊能清热解毒、疏风降火,野菊更是中草药中的广谱抗菌素,从伤风感冒到冠心病,它都能治。可见,那古老的习惯,还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呢!

    
《神农本草经》说:“菊服之轻身耐老。”古代自汉初起有九月初九饮菊花酒的习俗。然而观赏菊一般不作药用。药用菊有黄菊、白菊,还有野菊。黄菊花习惯上多用于散风清热,白菊花则多用于平肝明目。白菊花又叫甘白菊,可以泡茶。这两种菊多为栽培品种,花径较小,花朵极多,也很鲜艳美观。野菊皆黄色,花径更小,不美观,能清热解毒、降低血压。作蔬菜食用的菊花脑,是野菊之一种,与野菊有同样药效。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西风”,菊花蒌谢时并不脱落。曾读到登载宋代文苑的一个趣闻轶事,说是欧阳修见王安石诗中有“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落满地金”之句时,便留下条子与他开玩笑道:“秋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可是王安石见了却笑道:“欧阳修也太不好好读书了,难道没看到《楚辞》上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吗?”按照《尔雅》的解说,“落”可释为“始”,屈原所说的“落英”并非落花,而是“始花”,就是初开的鲜花。这样,王安石也弄错了。

    
从宋代起,我国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这习俗相沿至今,许多城市几乎每年秋季都要举办菊花展览。特别使我惊叹的是,在云南高原至玉龙雪山下的边疆重镇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展览。该县从清代乾隆年间起,直到现在每年都举行菊展。在那里,“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千姿百态、璀璨妩媚、美不胜收。我从北国、江南,内陆、边疆的大大小小的菊花盛会,以及丰富多彩的菊花名品中,还领悟出菊花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菊花不同于那些凡花俗卉,它不以妖艳的姿色取媚于人,而以素洁淡雅、性质坚贞深得人心;它不与春天的百卉群芳同盛衰,却在霜寒到来、黄落时傲然独开。它有逸士之操、君子之节,故古人以之与竹梅兰合称“四君子”。苏东坡有诗道:“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 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这诗既赞美了菊花的清奇多姿,又赞美了秋菊的高洁品性,也道出了人们爱菊的原因。

    
中国菊属菊科,为多年生宿根花卉。它性喜凉爽,最适宜生长于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耐湿性较弱,常因土壤过湿而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古人说:“干兰湿菊”,这是将菊与兰相比较而言的,不可作菊花喜湿解,认为泥土越湿越好。只有在开花期才应偏湿一些。它能耐半阴,生长在半阴而又通风处的菊花比生长在直接强光下的色泽要鲜艳得多。

    
繁殖以分株较为简便可靠。冬季开花后,将菊之老干剪去,不久根旁长出许多脚芽。于清明前后或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把母株全部挖出,抖除宿土,按根的自然之势拆开,每小株都带有脚芽和白根,分别栽于露地或盆中。用此法育成的菊花植株高大,开花亦多,但是花朵不如扦插法培育的大。隔年老株如果不进行分株,任其自然生长,必然干瘦而花小。

    
家庭常采用扦插法繁殖。于5-6月,从隔年老株萌生的新枝上,剪取长约10厘米、具2-4节的枝梢,最下的一节下面剪平,下半段的叶片去掉,上端大叶片剪去一半,插入土中深约二分之一,每株相距10厘米,浇透水,遮荫。每晨露水干后,以适量清水喷洒,水量约够1日之蒸发即可,不宜过多。经半月即可生根发芽。此后,每隔3天施一次淡粪水,1个月即可分栽。扦插也可用叶插。叶插成活的关键,是取叶必须在叶柄基部附带一些母株枝上的皮层,即带有叶腋生长点,这样,插后才可能长出新芽。如果生长点破坏了,即使生根,也不能发芽。

    
为了获得新奇品种,多采用种子繁殖。菊籽很细,3-4月间播于土壤疏松的苗床。下种后,种子上面撒一层极细薄的土,再加遮养物,不让雨淋,以免造成土壤板结,不让阳光直晒。经2-3星期发芽,以后逐渐增加日晒,待长有三片幼叶,就可晒太阳。出叶5-6片时,就可移栽。幼苗生长很快,与扦插的同样开花。花朵肥大而美丽,可惜多为单瓣。获得的少数优良变异品种再行扦插繁殖,扦插成活所开之花,又可变形。须经连续3年的扦插,才可确定花形。

    
扦插苗成活后,可择阴天上盆或地栽。盆栽的苗株大小要与盆的大小相适应,即一开始用小盆上盆,以后随着植株生长再换较大的盆,一般换2-3次。7月间最后定盆,不能再换。盆土宜用沙质壤土,掺以适量堆肥。去年种过菊花的土不能再用,移栽时将苗置于盆的中央。栽下后初次浇水要浇足浇透,隔3-4天干后,进行正常浇水。每见干则浇,不干不浇,浇则浇足。约隔10天,施一次淡肥,施肥不可过多或过浓。施肥时先在四边掘土壅根,肥料施在四围低洼处,瘦者多施,肥者少施,暑天停用粪肥。如长势不佳,浇水时水中加些沤肥。苗高15厘米时,须进行“打头”,即留基部4-5片叶,以上部分剪去。这样可以促进萌发侧芽,养成矮壮植株。俗话说:“菊不盈尺”,就是以株矮为好。如不“打头”,植株往往长成难看的“瘦长个”。待侧菜长大后,留2-3片叶再次“打头”,以长成4-7个主枝。多余的枝芽随时除去。立秋后停止“打头”。10月现蕾,摘去下端的蕾,使每枝只留顶端一个大花蕾。这样一盆菊花开4-7朵花,比较适于家庭中陈列欣赏。开始现蕾时施以磷肥,如鱼虾、河蚌、蟛蜞等腐熟液,以后每周施一次,并注意适当多浇水,可使花朵肥大鲜艳,久开不败。花开一半之前,灌透水,搬回室内避光2天,然后就可陈列观赏。

    
栽培菊花,要注意保护下部叶片。常言道:“养花易,养叶难。”菊如“赤脚”(即无下部之叶),就大为逊色。脱叶的原因是水肥不当,病虫加害及光照影响所造成的。施肥不能过多,肥料不能沾污叶片,施肥后要“还水”。浇水要有干有湿,不能太湿。雨期绵绵,更须当心排水。天气过于干旱,早晚须给叶面喷水。植株根边要铺碎草、青苔、砻糠之类,以免大雨将泥浆溅起,沾污脚叶。如叶上沾污了,要及时用水洗净。清晨,带露的叶片特别脆嫩,一触即断,操作时要非常细心。

    
菊花属短日照植物。若每天注意缩短日光照射时间,可使菊花提前开花;反之可使菊花推迟开花

    
培管期间,每日必须检查虫害,如发现叶片被咬伤,或有虫粪,要及时跟踪寻找,捕捉害虫。稍一松懈,虫害就可能蔓延扩大。治地下害虫,使用药物效果不一定好,盆栽的还是翻盆彻底检查捕捉有效。菊、月季等花卉植株上,蚜虫特多,危害期又长(5-9月),用农药并不难治,然而家庭养花,购买少量农药不易办到,可用灭以的较稀的敌敌畏药喷施,也可用土农药如夹竹桃叶、桃叶、烟叶、石蒜、水菖蒲等捣汁,用水稀释后喷涂。有一定除蚜效果。

附录《艺菊诗》:

嫩芽尚怯立春寒,肥料当兹灌溉难。

雨水节中惊蛰里,挑泥锄土理花坛。

晴和风日届春分,润土分秧手植勤,

序至清明经谷雨,移栽莫值雨纷纷。

苗长登盆亦有期,时交立夏最相宜,

提防鸦雀兼风雨,端赖棚遮细竹支。

小满风光芒种天,及时理缉计宜先,

低苗旁摘高苗正,细捉虫儿于叶边。

夏至黄梅雨正浓,插扦阴湿便蓬茏,

防泥溅叶砻糠护,莫烂根须细土封。

小暑炎氛大暑狂,施肥总怕有妨伤,

缸边灌透河塘水,须趁晨昏气候凉。

摘苗完了立秋呈,枝干繁高爽气迎,

处暑恰宜扶瘦竹,钩枝莫若用麻茎。

白露时间见蕊头,旁生剔去正中留,

色浓花大无奇术,只要秋分金汁投。

留心培植愿终偿,寒露开轩满圃芳,

霜降安排檐底赏,摹形揣色好评章。

立冬花萎护根芽,剪干还得腐叶遮,

避冻晒阳溉肥水,三冬培养不宜差。

作者简介

安宗光  

安宗光,中学高级语文教师。98年~08年任知恩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退休后以诗和远方为生活终极目标!步走、登山、赋诗、为文、书法、抚琴、出游、会友、稼穑等等等等皆有浸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