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韵:撤离

 作家荟 2022-09-09 发布于四川
文/海韵
平原县城,城东门内有一条街,坐北朝南。街上有一家"老成杂货铺"。铺子的老板姓成,个头儿不高,双眼炯炯有神,透露出几分机警,干练而稳重。
铺的对面,水果摊,茶摊,这些日子又增加了一个馄饨摊,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不像是纯生意人做生意。
“其实,这年头,为了生存,也顾不了许多了。至少饿了,买碗馄饨,还可以充饥。”成老板跟伙计良子、顺子这样说,但心里也有了几分警觉。
虽说良子机警过人,又有一身武艺,但缺乏耐心,性子有点急。顺子较良子大二岁,稳重,遇事不急不躁。往往瞬间的冷静,谋划出的计谋,老成也敬佩三分。
一天,老成站在窗前,望着馄饨摊,说道:"馄饨,馄饨,这馄饨来者不善呀——都到家门口来了……"
顺子压低声音,说:"老板,这可得想辙。"说完,贴在老成耳边耳语了几句。
良子上前一步,看着斜对面的饭馆,说:"饭馆也有问题。"
老成点点头,"嗯"了一声。
 "老成杂货铺"的斜对面,是一家小饭馆,牌匾"实惠"。屋内五、六张桌子,生意兴隆,顾客络绎不绝。自从被日伪政府授予"模范餐馆"之后,更是异常火爆。
早点的时间提前了。临窗的两张桌子,早点起,深夜打烊止,都不离人,以酒度日。一杯酒,夸张地说,可以喝一天。
老板无奈。这两张桌子,旁人不许靠近,有人给了不菲的定钱。
老板,张姓,本地人。这家餐馆,满打满算三年有余。老板曾嚣张地说过,他是有背景的。言外之意,谁也别来骚扰他。
此话之后,有几个小混混不信邪,吃饭不付钱,还找茬要砸了餐馆。老板一个电话,日本宪兵来了,抓走了小混混,只有一个叫秃三的小混混出了宪兵队。
秃三何能,毫发不损地出了地狱般的日本宪兵队?连秃三的家人都不知详情。只是觉得秃三变了个人,时常神神秘秘的,而且极少回家。
张老板不买秃三的帐。秃三也曾与张老板发生过摩擦。宪兵队出来的他,似乎那段经历极其辉煌,无人能及。
酒多,摇晃地起身,要求张老板打折:"你,你,你知道我是谁!赏你点钱,算给你面子。别不识抬举!"话毕,秃三狠狠把手中杯重重摔到地上。
溅起的破碎瓷片,击破了张老板的手指。张老板怒斥道:"不知好歹的东西!"一个电话,片刻,日本宪兵荷枪实弹地围住了餐馆。
宪兵队长毕恭毕敬地与张老板打招呼。目睹此景的秃三,立马瘫了驴似的坐在桌前的地上。不住抽打着自己的嘴巴。
宪兵队长怒气冲冲来到秃三身前,飞起一脚:"你的,良心大大地坏了!"
秃三趴在地上,鸡啄米似地不住头顶地:"我的良心大大地坏了。不,不,我的良心没有大大地坏了。我对皇军是忠诚的……"
秃三斜着眼睛,瞅着鬼子离去,起身,怒气冲冲地看着张老板,抽动了一下嘴唇,离屋而去。
没几天,秃三的馄饨摊出现在成老板的店对面。
这天,临近中午,一个头戴草帽的人,要了一碗馄饨,细嚼慢咽。压低的帽檐下,一双眼睛,时不时地瞟向"成记杂货铺"。
一会儿,有七八个人涌进杂货铺,挑选所需货物之后,匆匆忙忙离去。
此时的铺里,只有成老板一人,良子和顺子不见了踪影。成老板上了阁楼,轻轻推开窗,只见后门口也有陌生人,鬼鬼祟祟,绕在门口左右。
踌躇了片刻,成老板走下阁楼,站在门前,环视了铺子里一遍,走出铺子,朝城东门走去。
临近城东门一条巷子之际,成老板被一支枪顶在了后腰。老板一惊,知道遇上了日伪特务。
成老板站住,头也不回地说道:"汉奸!"
"汉奸?你见过我这样的汉奸?"秃三挥动着王八盒子,一阵奸笑。
成老板迈前一步,吓得秃三连忙跨前一步,用枪顶住成老板后腰:"别耍花招,你就是共党!"
未等成老板说话,只听" 扑通"一声,秃三重重倒地,不省人事。
草帽人拽起成老板:"快走!"
成老板回头瞅了一眼秃三,手一指前面的胡同:"跟我来!"俩人飞快地消失在胡同里。
秃三泪眼模糊,站起来,摇晃了一下,冲着日本宪兵声嘶力竭喊道:"快快地,那是一条死胡同!"秃三和鬼子赶到胡同口时,胡同里早已没了人影。
鬼子队长瞪着秃三:"你的良心大大地坏了!人的哪里去了?"
秃三瞅着空荡荡的胡同,未等张口,一记耳光,秃三瘫倒在地上。
鬼子们闯进胡同里唯一一家的院子里,什么也未发现。原来,院子里有一个隐藏的暗门,成老板和草帽人出了暗门,早已出了城门。
2022.06.0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