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分物质紫外(UV)线激发下产生荧光现象简析
2022-09-09 | 阅:  转:  |  分享 
  
部分物质紫外(UV)线激发下产生荧光现象简析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很多生物分子在受到短波紫外线激发时会自然地发出荧光。这种“固有荧
光”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因为不需要使用外源性的(非固有的)荧光染料标记。一个重要的应用是芳香族氨基酸的直接荧光成像,包括色氨酸、酪氨
酸和苯丙氨酸,它们是蛋白质的基石。这些分子中的芳香环在260到280纳米范围内产生强烈的荧光激发峰。另一个应用是DNA
定量。嘌呤和嘧啶是核酸(如DNA和RNA)的碱基,在260到280纳米范围内有很强的吸收谱带。当物质分子吸收某些特征频率的光
子以后,可由基态跃迁至第一或第二电子激发态中各个不同振动能级和各个不同转动能级。处于激发态的分子通过无辐射弛豫(例如,与其它分子碰
撞过程中消耗能量,或者对分子组织而言,诱发光化反应而消耗能量等)降落至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再由这个最低振动能级以辐射
弛豫形式跃迁到基态中各个不同的振动能级,发出分子荧光,然后再无辐射弛豫至基态中最低振动能级。几乎所有物质分子都有吸收光谱,但不是所
有的物质都会发出荧光,因为产生荧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吸收了与本身特征频率相同的能量之后的物质分子,必须具有很高的荧光效率。很多吸光
物质并不产生荧光,主要是因为它们将所吸收能量消耗于与溶剂分子或其他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中,还可能消耗于一次光化学反应中,因而无法发射
荧光,即荧光效率很低。该物质分析必须具有与所照射的光线相同的频率,这与分子的结构密切相关。
献花(0)
+1
(本文系西安瑞禧定...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