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半年前,曾遇到这样一位患者,因为高血压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先后到心血管内科和消化科就诊, 医生分别为患者开具了药物,加起来共有近10种药。 不久后,患者在家中做家务时,突然晕倒在地,家人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到医院急诊,发现患者的血压很低,只有80/50mmHg。 医生询问患者家属,平时患者的血压情况。家属反映,虽然一直有高血压的症状,但是通过服药,血压一直控制得很好,从没有出现过低血压的症状。 听完家属的叙述,医生请药师帮助分析患者的用药情况,患者家属很诧异地问药师:“这些都是医生开的药呀,会有什么问题吗?” 药师向家属耐心解释, 由于用药种类比较多,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需要通过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 在分析过患者所用的药物之后,药师发现,这位患者使用的一种降压药是硝苯地平,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时应用了克拉霉素。患者原本血压控制一直较好,而在近期因为加入了克拉霉素,会影响之前一直服用的硝苯地平。这两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患者出现了低血压的症状。 药师和医生一起为患者调整了用药,此后,患者的血压控制一直很好,也没有再出现低血压的情况。 用药同时超五种,需找药师来指导。 从上图的数据可以看出,使用1-5种药物,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联用6-10种药物时,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联用11-15种药物,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当使用16-20种药物,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54%。 用药种类超过五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大幅提升。 所以,在需要服用超过5种药物时,建议大家到用药咨询,由药师帮助患者进行用药的梳理和指导,尽可能帮助患者将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这些都是医生开的药,如果减量,会不会影响疗效呢? 药师为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的原则,就是 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比如,针对同一种疾病,医生可能会为患者开具多种相同或相似作用机制的药物,通过用药咨询,药师可以帮助患者 把相同作用机制的药物精减,避免重复用药。 另外,在多种药物联用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不同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情况,也就是说,一种药物可能会影响另一种药物的药效或出现不良反应。因此,药师可以帮助患者 甄别哪些药物之间会有相互影响,也可以通过调整剂量,保证药物疗效。 保健品也算在里面吗? 是的。 保健品虽然不属于药物,但是在梳理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风险的时候,也要考虑在其中。 比如,同时服用含钙保健品和含钙药物,可能会导致钙的摄入超出每日推荐用量,出现高血钙或结石的风险。 因此,同时服用的保健品,也需要咨询专业医师或药师。 出现什么征兆 是用药的不良反应? 服药时出现了其他症状,可能是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可能是由其他疾病导致的。医生会根据患者 近期是否加药、是否调整药量、用药前是否有症状等方面来判断。 来源 | CCTV《健康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