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

 Bolo_an 2022-09-09 发布于重庆

近来几天,都在看《射雕英雄传》,还没看完,看到第三部了,突然觉得有点看不下去了,感觉要被郭靖这个傻子给气死了,也不得不佩服金庸先生的笔,九曲回折,荡气回肠。

这郭靖怎么就这么笨呢,傻子一般,身上却又正气凌然,痴情男儿,让人又爱又恨。

我最欣赏的是东邪黄药师,天文地理,奇门八卦,登峰造极,放现在,妥妥的全才。特别是他为人处事的风格,跟我梦里一模一样,我想杀谁就杀谁,只要我看不顺眼,想去哪就哪,谁也留不住我,什么伦理道德,只不过是约束世人的枷锁,诗词歌赋,吹拉弹唱,样样在行,让我钦佩不已。江湖人称的东邪,身居桃花岛,不就和桃花源一般,不用管那世俗的羁绊,寻一岛上理想之地,生活好不惬意,偏偏又武功极高,无人能奈何他。

郭靖这个人物塑造,让看得有点着急。看着看着,恶人依旧逍遥法外好不自在,挑拨离间坐收渔翁之力。郭靖虽笨,倒没有了一些聪明人的自以为是,练功稳打稳扎,为人敦厚,心底善良救助他人,也获得了不少机缘,甚至是无意间习得天下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九阴真经,但又对敌人心慈手软,处处放敌人一马,也难怪能得黄蓉的欢心。

杨康,认贼作父,贪图荣华富贵和郭靖形成了鲜明对比,唯恐天下不乱,却又次次都能化险为夷,油嘴滑舌花言巧语,好不令人讨厌。

特别是老顽童,孩子气,左右互搏,追逐打闹,骑鲨鱼,孩童一般,有趣。

我觉得这就是这本书这类书的魅力所在吧,英雄好汉,侠义为先,快意泯恩仇,这就是江湖。书中的人物,事物比现实生活中的有趣太多。

文字往往能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唐诗宋词元曲……之类的文学作品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感情,或是映射社会,或是缠绵爱意,或是豪情壮志……有趣,有趣,有趣!

故事,日记,新闻之类记实的文学作品,在我看来是相对好写的,真人真事,有迹可循。反之,那些小说,诗歌,话剧之类虚构的文学作品才是最难完成的,它们的素材或许来源于生活,但其有趣程度往往高于现实生活,its amazing!这也真是我喜欢看小说之类虚构文学作品的原因。

纵观文学作品,武侠,言情,现代小说,诗歌……文无第一,我不是批判比较孰优孰劣,只是说说我的看法。

中国有名的四大名著,还有一些中外的名著等等一类大师著作,能遗传,遗留下来的,往往都是小说类的书籍。小说是很有魅力的,有的可能是由现实生活改编,有的可能仅凭作者自己想象创造,真正吸引人的是故事,剧情,我们看小说正是冲着剧情去的。

以上我说的小说并不包括网络言情之类的小说,这类小说没有太多的可读性,不可细品。东方玄幻,都市言情,青春校园……不说手法这么样,光是剧情就经不起推敲,当然更重要的是没意思,没营养。时下流行的网络小说,也叫小爽文,褒贬不一,没有什么好说的。

有意思的小说,真的很有意思,因为小说虽是虚构,读来也只能算是一种消遣,但细细品味其中的人,事,不管悲剧喜剧,总能给人警醒,予以提醒,包括三言二拍之类,虽写的是情爱,笔法细腻,文思泉涌,有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其中的一些诗句,歌赋,细思之下,大有含义。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大多数矛盾都是由误会引起的,冲突的发生解决也是小说的看点之一。我在想,要是有手机是不是就少了很多误会,免去了消息的不对称的麻烦,不用大雕传书,传来传去就是几天。

人物的塑造,一个怎样的人,怎样塑造,是最见作者之功力,或是抑扬顿挫,或是平铺直叙,亦或是先抑后扬笔锋一转……

怎样塑造一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人物,这是我在追求的,我很羡慕那些能塑造经典的人物的人。在《射雕英雄传》里,对北丐南帝东邪西毒中神通的塑造,是值得我学习的。他们有的根本就没有正面描写过,只是通过旁人的表情,谈论起时的话语,所做的事,有时候甚至是不需要有外貌的描写,就够了,长的什么样可以由读者想象,重点烘托出人物个性是首要的。因为武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家国情怀,功夫高,同时品德要更高才能服天下人,行走江湖,才能被称为,侠。

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这是文学中应该会遵循的潜规则,但这个过程该如何实现,却得看作者的功力了。

我也看网文,我在追天蚕土豆的《元尊》,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几乎是每天一章,好像从未断过。网文也有一部分受众,不能一竿子打死,同样也是小说,侧重点不同。网文也叫小爽文不是没道理的,也许看过那么几部流行的网文,也就懂得了大多数套路。主角一路犹如开挂,他们都有自己的小目标,之后有大目标,有机遇奇遇陷阱,但无外乎,毫发无伤,有如天助,坏事都让坏人干了,一路受尽欺辱磨难,最后成为天下第一……大多在意料之中,没意思,唯一的作用就像吸毒一般,看完很爽。这也是网文不可能成为经典的原因,不管是玄幻还是其它,情节不够,转折不够,写得太顺了,太美了,就如梦中一般,不接地气,不够现实,这,简直就是败笔。

现在的一些电视剧电影,大多还是以大团圆为主旋律,前期的磨难都只是铺垫,最后的欢庆是必然,但是也更迎合市场,迎合主流。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以悲剧结尾,这是我的观点。

有的人说读书无用,那肯定是错误的,也有的人说读闲书无用,那也不全对。闲书,何为闲书,闲暇之日读的书,还是除开所学专业之外的书,还是对自己没有直接帮助的书?

要是整日捧着专业书那就太无趣了,术业有专攻,没错,我们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尽量博采众长,博览群书,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生活。看书就像给我们充电一样,甚至有的书我们读完之后过不了多久就忘了,最重要的是能不能静下心来读,学习。学习也不仅仅是学专业,为人处事,一笑泯恩仇,侠义厚道……有很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理解体会。

私以为,读很多的书是我追求的,我喜欢知书达理的女孩,我希望如果我有幸遇见,我看的书和她看的书有交集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共同的话题,我们能彼此交流心得体会,辩解争论,不至于除了逛街就没有其它的话题了,那得多尴尬啊,哈哈。

以前我都没看过什么除去教科书教辅书之外的书,我家也不是书香门第。18岁以前的求学之路以学习解题为主,背诵诗词也是为了考试,真是令人伤感。上大学后,我才开始买一些所谓的闲书来看。

《傲慢与偏见》,我觉得每个恋爱中的人都应该看看。爱情也许并不是我们看到的,想象的,当我们第一眼对人有了偏见后就很难改变我们的看法,有时候,看上去傲慢的人也不一定就骄横跋扈不讲理,也可以是博学多思,富有文采,只是无意间散发出了傲慢的气质。两个人的爱情也不一定就是水到渠成,因为误会,可能会失去,因为有人的挑拨离间而反目成仇,要保持清醒冷静,解决问题,那么,有情人才终成眷属。

《月亮与六便士》,我觉得每个年轻人都应该看看,特别是那些不如意灰心丧气的人。梦想还是应该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书中的主人公在中年的时候可以过着几十年后再埋的生活,但他不,他要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甚至可以为此抛妻弃子。月亮与六便士,一边是天上触摸不及不真实的梦幻泡影,也许到头来一场空,一边是地上的六便士,触手可及的生活的苟且,中年人尚且如此,你是会抬头看那天上的月亮,还是会弯腰拾起地上的六便士?

《罗生门》,我觉得每个成年人都应该看看。一场事故,当所有的人都各执一词,各自心怀鬼胎,各有目的,或名誉,或是金钱,亦或是权欲……如果你是判官,你应该相信谁?当你以后面临这种众说纷纭的流言话语,你该怎么选择应对。

……

有意思的事物太多太多,我也不是什么老师教授一顿指导教育,有意思的生活多姿多彩,我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

人的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经历。人生在世,活一场,除了故事传说什么也不会留下,开始和结尾都没意思,有意思的是中间一段怎么过。

而一些小说,书籍等等贩卖的不是纸张,是作者的经历和故事,一个杀人的手法,一件奇怪的事,一个难忘的人……于我而言就很有意思。

有时候,我就像个小偷一样,喜欢偷听一些奇闻怪事,偷看一些性格各异的人,有的现实生活存在,有的只留在书上……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