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疯人疯语——建筑的生成

 Bolo_an 2022-09-09 发布于重庆

//

這是第N個故事

也是第1次遇見你

//

每当和舍友在有关建筑方案方面的讨论时,都会怀着一种轻蔑与不屑,莫名的优越感油然而生,我知道这是一种错,但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事实上,有些地方确实不够好,但当我指出来的时候的语气会让人感受到我的骄傲,文人相轻,建筑学生之间也是存在的。

大学的教育算不得什么,最多只能算引入门,真得有些造诣还得看自身。此外,建筑学这种社会学学科属性也就决定了要想成为一个不错的建筑师,这方面的专家,少不了时间的积累,大师不是因为老了才成为大师,而是成为大师的时候已经老了。

这是个怨气很重的学科,有来自于外界的,设计院的劝退,无止境地画图;有来自于内部的争论和派别的激辩,各自有各自的理念导致了建筑学的教育很难统一化,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在以前,我觉得建筑是多种多样的,五花八门的,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设计,如果不够出色,不够炫酷简直就是一种罪过。

如今,大三,在建筑学这方面依旧是个门外汉,懵懵懂懂,但在最近似乎有所得,很讨厌鄙夷以前的一些设计,都太乐色太不合适了,竟然是我做出来的,辣眼睛。也正是怀着这种不满与自我的指责,我想更进一步,做得更好,我想写写我关于建筑生成的一些看法,仅为个人观点。

正如我前面所提到,之前,我认为建筑的设计应该是百花齐放的,但现在,我不这么认为;我相信,在一块基地上进行的建筑设计,最后所呈现出来的建筑是存在一个最优解的,如果在理想状态下,让不同的人进行设计,如果他们的水平够高的话,最后所呈现出来的会是大同小异的。而这个过程也就是寻找建筑生成最优解的过程,谓之,建筑设计。

如今,我非常讨厌一些无根据的天马行空,空虚得让人害怕,以个人自我为中心进行的设计就是自我高潮。我想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心态是要摆正的,一座建筑的生成不是为了彰显设计师的傲慢以及个人理念的实现,建筑只是一种物品,它需要低调,需要合理,需要谦卑……说到底,建筑是为人服务的,为人!

建筑生成的过程一直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究竟该怎样生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法,但这种不同的解法之间一定存在一个最优解,在这方面,说什么“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之类的话与放屁无异,最优解就是第一!它能完美地解决契合所出现的所有问题,对环境,对人,所以它是最优。当然,也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建筑的一个特性就是不完美,也不可能完美,最优解指的是在综合所有限定条件下所设计出来的合理的合适的解决方案。

有的人会从建筑的形式入手,在看到基地的一瞬间就能脑补出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式;有的人会从功能入手,它需要怎么样的功能分区,怎样的虚实结合,功能的摆布;还有的人会从细节,甚至是起居室的设计入手,延伸到建筑整体;有的放眼周围环境,放眼国家,放眼地球,放眼宇宙……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说辞。

在说出我解法前,我想先谈谈大师现象。能证明是否是真正的大师,建筑界的普利策奖很有说服力,是来自国际的一种认证,虽然不能说没得奖的就不算是大师,但得了普利策奖的一定是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不存在什么年少成名,就算你是富二代官二代也不行,必然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经历和实践之后才能成为大师。

大师这个词,近来似乎成为了一种贬义,更像是一种嘲讽,但有的人真的是大师,不要以自己的无知来判断他人的水平。建筑学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建筑认知,而怎么样来认知建筑,离不开大师的作品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经历过迷茫,不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的空间才有意思,怎样的建筑才算好……每一个大师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手法,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在这方面,就像是高深莫测的武林高手的出招,其中蕴含了不知道多少的内力,因此无法看懂看透,最后到达了一定的境界后,殊途同归。

在低年级的时候,我做过扎哈的建筑认知,是维特拉消防站,看到的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干净爽快的直线,有力的动感,倾斜的墙面,它的存在无疑是一朵奇葩。它与周围环境的契合度很高,动态的线,也比较符合消防站的建筑特性,而且它的平面构成就像是一副抽象化,马列维奇。后来,扎哈的建筑生涯逐渐走上巅峰,所设计的建筑也都是一些大手笔,地标建筑,最为后人所称奇的应该是她关于曲线的应用。说到扎哈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灵动飘逸的曲线,有时候来形容美丽的曲线,我会说这很扎哈。她说;“如果你旁边有一堆屎,你也会去效仿它?就因为你想跟它和谐?”扎哈的建筑大多自带一种气场感,我就是周围最炫酷的建筑,我就是很强!虽然她很高傲,但一点也不会让人觉得讨厌,因为她确实很强,而且她设计的建筑都是世界级别的地标!除此外,它设计过椅子,杯子,茶几……动态曲线,非同一般,“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

能做到扎哈这一步,差不多已经是建筑设计的顶峰了。最开始的直线应用,算是建筑的起源和根本,在中国的建筑史上绝大多数都是呈现出直线的要素;到了现代开始,建筑不止于此,随着施工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直线虽还是主流,但曲线造型异军突起,从形体造型上就先声夺人,曲线建筑的生成也可以看作人类建筑方面的一种进步。但是,曲线建筑不是那么好做的,你得有很好的概念,曲线不是从外太空飞来的,是有根据的,综合之下,得突出一个美,还得建模,最后落地施工的时候也是重中之重,施工水平的不达标甚至能毁了一座建筑,参考广州大剧院。在内部功能的使用上,如果有人说,扎哈的异性建筑不好用,简直就是对扎哈的一种污蔑;扎哈设计的建筑里的内部空间也都是合理的,是具有逻辑性的,而非为了造型而造型,外部的异性是室内功能一定程度上的反应,也是一种制约,它们之间的联系不言而喻,异性的建筑造型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反映到内部,也是室内空间的一种挑战和创新,曲线的元素必不可少,可以参考扎哈在迪拜设计的ME酒店,称之为未来建筑毫不为过。还值得一提的是,扎哈整个职业生涯设计的唯一住宅是在俄罗斯的Doroin住宅,我愿称之为最强!

对于扎哈这种级别的大师,建筑的生成更多的是一种创新,对未来建筑的思考,因为周围的环境于她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参考性,对于一些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人来说是一种降维打击,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而对于我这种功力尚浅的准建筑师来说,还是需要一个脚踏实地的学习过程,从最基本,最简单的训练开始必不可少。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太杂,难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高人指导,而关于各种大师的理论和手法,还是客观辩证的看待好,不要去过多地吹捧,也不必有意地贬低,我觉得值得我学习的我就学,总会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老师。其间还有一个度,一不小心容易走火入魔出不来,深陷泥潭而不自知,入戏过深,即使做得再好也只是某某某第二;而不静下心来慢慢品读又会浮于表面,难以有所得。学东西的方法太多太多,案例,思考,实践……却又难以“从一而终”。

在课堂上,在学校,在学生之间,似乎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模板,做直线才是主流,做异性,曲线,被看作离经叛道,被看作追求形式,成为非主流;老师讲课推崇的都是柯布西耶,赖特,安藤忠雄,等等之类的能够容易被常人理解的建筑,因为他们的建筑中并没有很多看似不和谐的因素,尽管他们被看作近现代建筑的大师,但相对于前面所提到的扎哈,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前者大多数是曲的,后者大多是直的,显而易见的差异。但是,也不能因此而评判孰优孰劣,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一定的研究造诣,只是所表达的方式不同,还有就是受时代所限,施工,软件,理念,等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老师们更看好后者们的建筑理念,对于前者更多的是敬而远之,因此,至少在我的经历过程中,没有老师会指导学生做异形,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建筑生成中曲线的难度,对于初学者还是不碰为好。

不碰不代表不学,只是学习的方式可能不太那么轻松,更多的都是自学,自己定目标,找资料,扩展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专业技能,建筑学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永远不会有满的时候。在做方案经常会出现一个怪圈,觉得自己可以了,飘了,虽然自己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内心的高傲,觉得自己的方案就是天下第一,其他的都是些不合理的,不够看的。这时候需要给自己泼一盆冷水,看看大师的一些作品,相比之下犹如明月之下的萤火之光,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没有尽头……

以我个人的性格,更推崇的是扎哈之类的曲线未来式建筑,和传统的建筑就是两个极端,在建筑史上也是一颗明星。

说回建筑的生成,本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还依稀记得之前做过的一个小型展览空间的课题,在拿到任务书的时候毫无头绪,特别是在出方案构思的时候焦头烂额,不知道怎么入手,之前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没有总结过该怎么样入手,一时间陷入了迷茫。而这种迷茫的状态,是建筑学生的常态,每个阶段都是有迷茫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往下做,解决的方式就是找案例,说直白一点就是拿来主义,抄袭,其实也算不上抄袭,因为你功力尚浅,让你抄都抄不像,如果全盘照抄最后只会出来一个四不像。原创在建院就像是一个笑话,老师也鼓励我们多收集案例,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虽然这是一个过程,但我对于抄袭非常鄙夷,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你只不过是个搬运工,活着不累吗?原创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伟大,创前人所未创,这不也是生命的一种意义吗?即使自我的创新,多多少少还是会有和前人的一些相似之处,而这种相似之处可能就是一个趋近于最优解的过程。建筑最后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可能会存在相似之处,但它的生成过程,一定是独一无二的。

在中国的风水中,对于建筑的选址定位,讲究是:千尺看势,百尺查形。这是个由远及近的过程,从远往去,看到的是一种建筑与地势所结合产生的势,势,指的是势力,气势,是一种整体的心里感受,这儿的心里感受也就是古人所推崇的天人合一,与自然融为一体,在传统建筑中的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不突兀的,隐于环境中的;近一步才是关于建筑本身的形式怎样,它得符合人的需求和审美要求,这点更多的反映在传统认知下的天圆地方,住的房间最理想的是方方正正,光明正大来形容建筑也不为过,在这样的基础下,建筑的形式都是以方形为主,少有异形,圆形的都很少。这也说明了建筑的生成是受文化影响的,不是随心所欲的。

建筑生成前,有一个好的基地无形之间就是一种帮助。我想起了低年级的时候,每一次的课题都没有明确的基地,都是大家自己出去调研,想在哪儿选块儿地就在哪儿块地,当时觉得自己挺聪明的,都是选些方方正正平整的地块,周围没什么遮挡,环境优美,限制极少。对于建筑方案来说,一个好的基地,有一定的限制反而会形成建筑处理的亮点;没有限制就相当于一个人没有性格,缺少灵魂,也就是与基地的连接不够密切,换句话说,是不能证明这个建筑它就应该是建在这儿的,没有区域特点,像是外来的,或者说放在其他地方它也成立,而建筑最忌讳的就是脱离环境的建筑。

浏览案例的时候,会看到很多的图片,美图,不管是构图还是建筑本身的处理都是一种美。在看了一些案例后,我发现,美图中的建筑大概率都是在南方,炎热带,温带,这些气候条件良好,偏温暖的地区,反则,关于北方,冰天雪地里的建筑有是有,但不是主流,让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迈阿密的别墅群,真的是住宅类建筑的巅峰,挑檐,框架,片墙,等等的应用增添了建筑不少的个性和开放性;而在北方,就不得不考虑保温,墙厚之类的实际问题,室外处理,庭院的应用也就受到限制,最明显的就是南方的庭院为主和北方的聚集类建筑,前者开放,后者封闭,都是地域气候所造成的。很多时候,美丽独特的环境就是一种美,和建筑无关,建筑只有静悄悄地藏在那儿,利用好景观面就是一种成功,不争不抢,融入自然,密斯的玻璃住宅虽然存在争议,也确实不好用,但还是传达出了一种观念。

一般做方案的时候,会从两个方向入手,一个是文化因素内涵的提取,典型的代表就是扎哈类的曲线建筑,一个就是从环境入手,由周围的环境出发来限制基地内的建筑,通过解决基地内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前提往下做,这也是主流的做法。

周围的环境包含了地下,地面,天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不甚枚举。最典型的是周围的已有建筑和道路景观形成的场地环境,伴有坡地等。建筑的处理手法太多,不同的人不同的手法,但逻辑上是相同的,逻辑代表绝对的理性,而非想当然,没有逻辑的建筑是经不起推敲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就答不上来了……

相对于简单的建筑生成,出发点是周围环境的限制,住宅楼也好,基地边线也好,道路交通关系也好……都能在无形之中形成一道道辅助线,而这些辅助线也是有主次关系的,也就是所谓的“势”;在这一道道辅助线的围合下,会形成一个面,也就是建筑的轮廓线;再在建筑轮廓下形成的面上进行平面构成,可分成不同的分区,方块儿;之后面成体,进行体块之间的推敲,形成体块关系;再往下,往下……推敲推敲……方案的生成是一个自我否定和肯定的过程,不断的优化更新,还得考虑它的功能使用合理性,结构的支撑性,绿色环保性……最难的是美观方面的度量。

每个人的审美难以做到统一,而建筑方面的美观就更难了,不管是从全貌还是细部,十全十美的建筑不存在,它主观性太强,或者说,大众根本就没有审美,他们只是等着能有一个看起来狂拽炫酷吊炸天的建筑出现在他们的眼前才会觉得惊艳,扎哈类的曲线建筑完美的迎合了大众的审美。我等俗人能将直线用好已是不易。

建筑的外部是显而易见的,亭亭而立,一眼能见,美也好,丑也罢,不争不抢任人评论,只是在那儿静静地伫立着,见证着时光;人们只在意它呈现出来的表象,不会在意它的内在逻辑和生成。所以,不要试图去评论一座建筑,随意的指指点点真的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

建筑的理念就是一场传销,是个人都能讲出一套自己的理念,人言,不可信,而我所写的也不过是一家之言罢了,毫无参考性,仅仅是我个人写下的建筑方面的随笔而已。

在大一的某个夜晚,到了我回寝的时间点,我收拾好专教里的包,看了看周围的同学们,聊天的聊天,打游戏的打游戏,看剧的看剧,少有在画图学习的,他们都喜欢熬夜通宵并为此而自豪:你见过凌晨4点的月亮吗?我走了出去,走出一段距离后回头望了望,专教里的灯彻夜不眠,不禁感叹:在建院能活下去的只有两种人,疯子和傻子。

而我,更愿意做前一种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