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媒爆料:在严谨的德国,检测中心结果并不那么可靠,还浪费了那么多钱!

 德国败吧 2022-09-09 发布于德国

德国最近2个多月来,数以千计的新冠检测中心为大家提供检测服务,都是用纳税人的钱建立起来的,但并不是所有检测中心都是可以信赖的,而且缺乏监控,不合格的检测中心可能近10%,但依然向政府收取检测费用,这笔不小的数目其实是正是由纳税人所缴纳税款来承担的

在过去十周里,德国取得了3月初不敢想的成绩,快速检测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检测盒不缺,有数百万可用,而且价格也正在下降,检测站也不缺,全德国各地已经有数千家了,医生诊所和药店、红十字会和圣约翰救护机构也都在提供新冠检测,另外还有音乐会组办方、酒店从业者、餐饮业、小卖部也都在提供新冠检测服务。

检测热潮与高昂花销

3月初以来,德国的每个人都有权在检测中心做免费的快速抗原检测(每周至少一次),这无疑推动了抗疫,并促进社会经济各业重开,随着相关法令推出,“开检测中心”成了一个新的创业热潮

这也不奇怪,因为原则上来说,任何觉得有必要提供检测服务、并且在速成班上学习过如何给人做检测的人,都可以开设检测中心:除非个别部门另有要求,否则关于从业者是否合适、经营理念是否合理只需在事先通过书面审查;而真正的检测服务质量,如果有监督管理的话,也是抽查;这大规模检测的费用由公民缴纳的税款来支付

在医疗监督下的检测中心,每个样本总共可以收取不超过21欧的费用,没有医疗监督的样本每个不超过18欧(均由国家收的税来承担)。单看这数字不是特别大,但一与数量相乘,就很可观了,自引入公民检测机制以来,德国每月用于新冠检测的支出几乎翻了2番:仅4月中旬到5月中旬,新冠检测方面就花了近7亿欧元。现在还看不到上限在哪儿,联邦议院通过的关于检测的规定,一直到疫情结束前都一直有效。现在很多地方必须以快速检测阴性结果为进入的前提,那么“检测”这门生意很可能会一直或更火!

骗局与不合格检测中心

然而这利益诱惑之下,自然就有“钻营”之人加入,吕贝克一名医科大学生在新的检测服务开始之初,就迅速在市中心一家购物中心开设了一家检测中心(点击查看),不仅提供快速检测,还提供更复杂的PCR核酸检测,然后在柏林Charite医院的实验室对样本进行评估。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该检测中心提供的检测报告上也有Charite医院印章,但该医院却对这些样本一无所知,因为,印章是伪造的,这一骗局在一名持怀疑态度的顾客在询问下给揭穿了。该检测中心被关闭,检察院也对其涉嫌欺诈和滥用职权的行为进行调查,据说其中一名员工还冒充医生。除此之外,还有冒充上门检测人员,其实行盗窃之事的,也有出售假的阴性检测证明的,各联邦州刑事调查办公室收到的各种报案不在少数,花样繁多。

还有更微妙的欺诈和不当行为,科隆市卫生部长Johannes Nießen报告了有诸多质量缺陷的检测中心:缺乏防护装备、文件记录不严谨、取拭子时太不小心。这一切都可以归咎于无知和经验匮乏。但所有这些,无论是否有意为之,都降低了成本 ,使这些“偷工减料”的检测中心比正经遵守规则的要更省成本、快速营利,这种检测中心被德国城市协会称为“少数的害群之马”,但是未被发现的“害群之马”有多少呢?

仅科隆市一地就有约800个检测中心,卫生部负责监管,但卫生部的人都在忙于抗击疫情,追踪感染链等,无暇监管,所以德国联邦和各联邦州去年秋季承诺将投入40亿欧元以加强卫生局团队建设,Nießen:“但这些钱一毛也没见着。”他本人也是联邦公共卫生服务医师协会的董事会成员。与其说是额外的资金,不如说是强加了一项额外的工作任务,为此科隆市食品监控部门的5名员工接受了培训,每月会抽查25家检测中心,据Nießen说,“我们的监控目的性明确,却总发现有瑕疵的检测中心。”在目前已抽查的50家检测中心里,有4家被关闭了,因为卫生标准太差或工作人员没经过培训。如果以这个比率推算整个德国,将有数百个检测中心不达标

然而,根据F.A.S.的研究,相关部门对于监控和纠正检测中心滥用方面的工作力度并不够。这其中涉及的金钱损失将达数百万欧元,不只如此,这还将为每个人的健康带来风险!因此,德国实验室医生协会主席Andreas Bobrowski:“没有真正质检管控的局面,必须尽快结束!” 联邦议院卫生委员会绿党成员Maria Klein-Schmeink表示,最迟在今年夏季之后,检测中心的数量应该一点点地逐渐减少,如果不能减少,那么对于检测服务的质量及性价比就要大幅提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无序局面?

就是管控太松散了,不成体系一方面是当时关于检测的规定出台得太匆忙另一方面联邦制度下职能责任分散,在这种情况下,联邦政府支付账单,但不认为自己有责任确保检测服务的质量。

F.A.S.已经为此向各联邦州卫生部发出要求,但是他们又怎么会关心不是自己花钱“购买”的东西呢?有些卫生当局甚至不知道他们辖下有多少检测中心,比如萨克森和图林根州就不清楚自己联邦州内有多少。能够提供相关信息的11个联邦州共有21105家检测中心,它们是由医生、诊所、卫生当局还是私人运营的?这并未都记录在案。而且关于检测中心的运营理念是否合理或从一开始就应被拒绝,也是大多数联邦州政府并未关心的,只有少数记录被保存了下来,萨尔州约有1600个新冠检测中心,有278个申请是一开始就因经营理念而被拒绝了;而另一方面,巴符州政府甚至放言,运营方只需要一个不太正式的注册就行,根本就没有审核一说。

各个检测中心如何开展工作,由各地区/市当局的卫生部门监管,通常的规范是,应“根据能力”(人员配置余裕)进行随机抽查,也可以理解为:当没有其他事儿的时候去抽查?然而,有多少运营商因“失当情节严重”而被吊销执照的呢?汉堡有2家、莱法有1家,不来梅0家,而其他联邦州,卫生部自己都不知道。

另外,这种无序还会招致诈欺——骗政府报销检测花费,这时,另一个潜在的管控体系开始发挥作用:法定健康保险医师协会KV,他们负责与健康保险公司就预算和结算达成一致。该协会各联邦州所有检测中心的报表,并转交给联邦政府报销,并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但他们并不检查检测数量与报表上的金额是否一致,他们无义务也几乎无法检查。

原因首先,明确禁止检测中心向他们传递任何个人数据,因此,没有任何地方能查到什么人在哪里接受了检测或作检测的频率其次,每个德国人都有权每周“至少”做一次检测,即使清单存在,它在避免重复和虚构发票方面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因此,法定健康保险医师协会KV只是检查发票的可信度,即粗略估算报告中的金额是否尽可能接近实情,然后提交给政府。据KV声明,德国联邦社会安全局最后就会直接从国家财政中拿出数百万欧元作为检测费用发放下去(小败:没有审核等?)。根据F.A.S.的研究,只有汉堡的KV对新冠检测进行了可信度检查,导致部分已提交了账单(金额150万欧)没有被支付。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PWC普华永道合伙人Gunter Lescher:“我肯定期待会有更多的监控措施。”他是专门负责打击卫生保健部门账单欺诈的,Lescher说,每家医疗保险公司都有雇佣自己的团队来检查欺诈骗保意图,每年检查出的损失达数百万欧元。他警告:“只要监控系统有漏洞,就会被利用,有一些犯罪团伙专门钻这种空子。”因此,他建议广泛检查检测中心的计费数据,并且尽可能覆盖全德国的随机检查,而不是在初步怀疑后才去检查。

据说目前卫生部没重视这方面,联邦政府也没有下达监控任务,而法定健康保险医师协会KV又无权管控,那就真的无人监管检测中心了。

(来源:德媒FAZ法兰克福汇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