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远嫁俄罗斯的广东姑娘,现在怎么样了?

 千面凡君 2022-09-09 发布于广东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78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彭艳玲,90后广东人。
本来,我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自己的剧本,读书、工作……人生平稳得近乎平淡,可冥冥中却似乎又少了些什么。
一次机缘巧合,一个来自俄罗斯的外国人,闯入了我的生活。
没想到,这个“不解风情”的大男孩,给我带来了不少乐趣,更让我找到了渴求已久的“宝贵财富”。
(28岁的我对未来充满憧憬)
5年的爱情长跑,我们面临了不少阻力和质疑,父母的不看好、生活的窘迫、他人的非议。
如今,所期皆所求。爸妈当初的执拗、伊利亚的洒脱、生活的不同际遇让我懂得向心而驰、无惧偏见的重要。而风雨兼程后,我也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01
1993年,我出生于广东省云浮市一个普通家庭。家里有一个年长我10岁的哥哥,是名工程师,爸妈是退休职工。
小时候,我们家并不宽裕,但在爸妈的庇护下,我们兄妹俩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只是,那会的我始终不理解,为什么爸妈总是执着于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他俩是制药厂上班的工人,工资微薄。印象中,他们除了平时辛苦的工作外,还常在周末和暑假带着我们去制药厂对面的药坊做些药品加工的工作。
主要是将一些中药,比如田七、五味子之类的,加工成粉末,然后再打包整理。
(伊利亚和我的父母在参观海洋馆)
那阵儿,我们一家四口从早到晚就在药坊泡着。
爸妈和哥哥负责搬来搬去药材和已经打好的药粉,我负责看着药粉是否研磨好了,也搬一些自己能搬得动的东西。
儿时的我时常羡慕别的小朋友有愉快的假期,有属于自己的生日蛋糕。
而反观我的假期,每天都好累,就连身上都是田七的味道。
这样的节假日,于当时的我而言,就像是沉溺在梦魇中。
我哭着闹着说不要再去了,心里对爸妈有些嗔怪,可最后还是得妥协。令我欣喜的是,每次打工回来,妈妈还能给我们兄妹俩几十块的零花钱。
可是,那会儿,我还是不能理解。
爸妈这么辛苦挣钱、费力打拼,却仍不见家里生活条件改善,到底是为什么?
(爸妈深知不读书的苦,鼓励我和哥哥努力读书)
直到后来,我岁数渐长,才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爸妈平日里生活节衣缩食,是由于他们没怎么读过书,深知不读书的苦。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是他们心里要守住的地方,即便砸钱,也尽力让我们进更好的学校。
我们也算争气,我哥拿了几年的奖学金,读的是广州大学土木工程。我上高中之前都还行,去了实验初中,考到了想去的高中。
但是在高考前,却顾此失彼,落下太多文化课,未考取理想的大学。
谈起这件事,还要从我上小学时讲起。
02
我上三年级时,郁南县文化馆的合唱团,来学校挑选学生参加比赛。我就去报了名。
当时,选人的老师会弹一些音阶,看谁的音准,就可以去文化馆集合,然后好好培养。
(在合唱团的演出,听到自己的声音,融进音乐里的感觉,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幸运的是,我被文化馆选中了,获得了跟着团队去市里参加演出的机会。
那时,我特别喜欢和音乐有关的东西,老师弹琴时,都觉得她是在发光。
那种听到自己的声音,融进音乐里的感觉,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从此,我心里也有了要坚持的东西。然而,学音乐对于像我这样的家庭来说,负担还是比较重的。
2010年,为了迎接艺考。我和几名同学被文化馆老师,介绍到广州大学城里的一家培训中心,学习乐理知识、声乐课程,还有一些钢琴课程。
爸妈为了我的学业,东拼西凑,凑足了学费。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我爸送我到宿舍时的场景。
他从兜里抓出一把散的零钱,递到我手上,说你好好读书,这些零钱你拿去坐车。
爸妈就是这样,无论家里条件多么艰苦。为了我们,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付出。
但是,我却令他们失望了。
(高考失利,我读了一所音乐类型的学校,参加了很多音乐活动)
艺考回来,由于有一年时间没在学校,我落下了不少课程,学起语、数、化来格外吃力。
那会儿,我付出了不少努力,常常熬夜读书,但还是没考出理想成绩,只将就上了一所音乐类型的大专。
不想爸妈继续失望,我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音乐知识,参加相关活动,增长见识。
我主修声乐课程,也有些钢琴课、管理课要学。读书期间,声乐老师看我表现不错,‍‍就推荐我去了广州巴洛克合唱团。
那阵儿,我每个星期还要从花都到‍‍广州,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加一些慈善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我接触了很多不同年纪的伙伴,虽然他们不是专业学习音乐的,但对音乐的热爱一点也不比我们少。
在这些活动中,有不少亲子音乐会,我从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为我未来的就业打好了基础。
(大学毕业后,我在广州番禺一家中英文幼儿园获得了一份工作)
03
大学毕业后,我在广州番禺一家中英文幼儿园获得了一份工作,同事里有不少外国人。由于我是新人,起初只能给一些小朋友做钢琴陪练。
小朋友虽然很可爱,但天天围着二十几个小孩子,我难免焦头烂额,疲于应对。
好在下班,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找个寂静的角落,来缓解被生活压迫的喘不过来气的心情。
彼时,我很迷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书,为她和荷西的爱情故事而感动。
那些美好故事的开端,似乎都会与“巧合”和“意外”相关。
当时,身边不少人说,我和三毛长得神似。我还自我调侃,何时也能找到“荷西”。
没想到一语成谶,一个同样爱潜水的外国男人,宿命般地出现在了我的生命里。
一个周末,我在一个社交软件上闲逛,偶然间刷到了一张外国帅哥潜水捉鱼的照片,当时我觉得很有意思。
社交软件上每个人都是自拍照,只有他是潜水捉鱼照。我觉得很cool,就加了他为好友。
(伊利亚,平日里有些“理工男”,好笑又蠢萌)
他是俄罗斯人,叫伊利亚,哈工大中文系毕业,当时在佛山一家外贸公司工作。
我们在网上聊了一段时间后,就相约一起去长隆水上乐园玩。
见面那天,我心情忐忑地坐在地铁口附近的奶茶店,时不时向远处眺望。不多时,一个浅绿色的身影映入眼帘。
初次见面,我们俩便第一眼认出对方,好似故友重聚,相处起来丝毫不见拘谨。
我瞧着身边,这个一米八几的男人,熟练地说着中文,却长着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心里还觉得挺好笑。
伊利亚酷爱刺激,我正相反,我怕高。他邀请我玩高空游乐项目,我便觉得发怵和为难。
不承想,这家伙玩得兴奋起劲,一遍之后,不顾及我的白眼,非要再来一遍,颇有些理工男的“不解风情”。
(我问伊利亚,“恋爱时,谁追得谁?他说,“你追得我”记得可真清楚)
虽然伊利亚有些“直男风”,但也不乏可爱和蠢萌。而且,他性格洒脱,说走就走,生活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让我对他生出不少好感。
我便找了个借口,说自己没去过佛山岭南天地,让他带我去游玩。
一来二去,我们越发熟悉。
第三次见面,是我休假从老家回番禺路过佛山时,打算去看看他。那天,我提着个很大的行李箱,风尘仆仆出现在他面前,他有些诧异,又有些意料之中。
一起吃饭时,我说:“要不我们在一起吧。”他说:“好啊,反正我也没有女朋友。”都说,女追男隔层纱,果然不假。
04
确定关系后,我们一个在番禺,一个在佛山,见面比较困难。后来,我就辞职来到了佛山,打算与伊利亚一起发展。
不出所料的是,恋爱期间他理工男的做派,犹如丰碑般,屹立不倒。
(长隆欢乐世界)
出去玩时排队打水,我杯子盖拧不开,本以为他会帮忙,结果他一句,“你瓶盖打不开是吧?那我先来。”
话毕,便毫不客气地走到我前面去。留我在原地,错愕不已。
还有陪我看《甄嬛传》,他会说:“怎么一个男的,这么多女的,他应该是阿拉伯人吧?这样的事情肯定不会在中国发生。
我真是不知,要不要称赞他优秀。
庆幸的是,生活中也有不少糖分。每次下车,伊利亚都会扶我。
有一次,我试探着去问他原因,原本以为他会说些“体己话”,没想到他的回答是怕我会“扑街”,还得把我扶起来。我真是哭笑不得,终究是错付了。
和伊利亚的恋爱过程,好像顺理成章,但细看过程,远比想象的要复杂。
我是2016年夏天认识的伊利亚,但我爸妈比较传统,直到年底,我都没敢告诉他们。还是伊利亚提议,春节期间一起去泰国游玩,我才和爸妈摊牌。
(伊利亚的洒脱,让我也变得果敢起来)
不出意外,爸妈一听我要去国外过年,觉得不可思议。
后来,又听我说交了个外国男友,震惊又变成了震撼。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我一再确认。
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说服他们同意了我的建议,可对于伊利亚这个外国男友,他们还是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直到后来,猝不及防的一次变故,爸妈才放心我和他交往。
对比我顺遂的生活经历,伊利亚的成长过程并不轻快和明朗。
早在他读初中时,他爸妈的感情就破裂了,勉强维持表面和谐。直到他上大学后,正式宣布了离婚。
此后,他爸妈相继重组了家庭。
原先的20多万的房贷,便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可那时候他不过是名学生。
更糟糕的是,伊利亚在俄罗斯读大学时,曾经遭遇过来自老师的人身攻击。
多方面的不如意,让他心里蒙尘,情绪变得消极。这些生活中接二连三的打击,也是他始料未及的无奈。
(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即便之前再如何狂拽酷炫,也能秒变逗比)
然而花开两面,事情坏到一定程度时,往往隐藏着转机。
为了散心,伊利亚就来到中国东北,机缘巧合拥有了来中国读大学的机会。
在酒店里,伊利亚遇到一个俄罗斯女人,给了他在中国留学的一些资料,他的生活从此有了不一样的底色。
05
在哈尔滨读大学时,伊利亚省吃俭用,一个大男人,每天只吃一个拳头的米饭。
私下里,更是兼职打工不停歇。功夫不负有心人,28岁之前,他还清了房贷,心理的韧性也促使他走得更远。
毕业之后,伊利亚在俄罗斯经历了就业、失业。
待业一年后,2014年,他重新回到中国,在广州佛山一家贸易公司工作。
这家公司给他提供了免费的住处,二十几平方米,一张床,一个卫生间。地方虽小,却是心安之处。
虽然伊利亚过得并不轻松,但他却乐观洒脱,生活随心而自在,经常开导我,做事情不要瞻前顾后,不然就缺少了很多乐趣。
懂生活不易却还满怀希望,这个大男孩,让曾经做事畏首畏尾的我变得果断了很多。
只是没想到,我搬过来不久后,这家公司经营不善,到了关门的地步。
(伊利亚吃螺蛳粉,他说,“不臭”。我“哈哈”)
那是我们一起面临最难的时候,免费提供的住处快没了,我们只得四处寻找房子。期间,房东天天敲门,催促我们赶紧搬走。
好在半个月后,总算在佛山刚开发的新城东,找到了一个四十多平米,每月一千五的新房子。
2018年3月29,我们搬到了新住所,一室一厕所,麻雀虽小,但终于有做饭的地方了。
房东是香港人,买了之后也没来看过,而是将所有东西交给房屋中介。
新房子没有窗帘,没有饭桌,没人住过。我们搬进去之后,便把它当自己家一样,添置餐桌和窗帘。
全部落实完后,我们在房子里面吃了第一顿火锅。“新房要暖屋”,我告诉他。生活再不济,也要有仪式感,这里就是我们新开始的地方。
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到,努力赚钱将来有个自己的家,就再也不怕被人赶来赶去。
(伊利亚在工作,用心去做事,才能有收获)
伊利亚除了佛山这份工作外,和朋友在俄罗斯还经营着一家小公司,不至于颗粒无收。自2017年,我便与他们一起经营这家公司。
俄罗斯伙伴负责销售,他负责在中国采购灯具,我负责安排商务行程。
记得,之前我曾陪他一整天暴走10公里,去中山展览会出差。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他的工作,看着他一个个摊位,去询问产品质量、价格。
当时就觉得,一个人在一个不是自己母语的国家,真的需要更多的力气去努力。
后来,伊利亚从网络上找了份翻译工作,一般都是80-120美金一天,我们的生活也渐渐步入正轨。
但事事无常,总会有些猝不及防,令人难以招架。
有一回,我和伊利亚去俄罗斯出差。到这里的第二个星期,我接到了家里的电话。
我妈告诉我,我爸肚子里长了肿瘤,医生让马上住院做手术。听闻这个消息后,我一阵天旋地转,惊慌极了,立即改了回国的机票。
(与喜欢的人一起,一件简单的小事,都变得充满乐趣)
到医院后,我爸已经做完手术,我守在床前一直照顾他到出院。
伊利亚忙完公司的事赶紧返回中国,专门赶到我老家,探望我爸,悉心照料他。
也是这一次,我爸妈完全接受了他。
我爸的身体康复之后,我们将更多的心思投入到工作中,经常是中国、俄罗斯两边跑。
有人说,到达目标最好的方法,就是投入自己百分百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它。
我深以为然,在我们的用心经营下,俄罗斯的灯具公司,渐渐有了起色。
从一开始的几十件货物,寄往俄罗斯,到上千件,到现在一年有三四个货柜。虽然没有别人多,但也算是个好的开始。
06
2020年1月,我陪伊利亚回俄罗斯。
没想到疫情来袭,让我们被迫留在了海参崴。更想不到的是,我会在海参崴,度过了一个10人参加的派对婚礼。
(我和伊利亚结婚时,租的派对车)
2021年第二次超级月亮出现时,伊利亚向我求婚。
婚前,我们花了38万在俄罗斯买了一个40平左右的房子,然后准备一个多月,花费三万多办了一个mini婚礼派对。
俄罗斯领证和拍婚纱照,是在同一天。从登记处出来,按照传统,会开车到各个名胜古迹去拍照,还有开香槟庆祝。
我们一共10个人,租了两天一夜的别墅,联系餐饮公司安排食物,送到别墅和派对车上。那天,大家都喝的、玩得很开心。
留在海参崴800多天里,我渐渐习惯了这里的冷峭酷寒,不时也能“苦中作乐”。
众所周知俄罗斯外卖叫“饿死了么”,有一次,我点了个披萨,这次它要改名字了。
当我看见外卖员从背包里,像拿出电脑一样,立着拿出来我的披萨,我就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果然,看到披萨那刻,我惊呆了。他走了之后我打电话告诉客服。客服就说了一句:“送外卖的疯了吧?”我:“哈哈~”。
(在俄罗斯点个外卖,平均要等2小时,再加上当地寒冷的天气,外卖都是“拔凉”。俄罗斯的外卖员,是拿日薪,工资较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