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7年邓公复出,主动约见陈锡联,陈锡联:这一辈子最对不住的是您

 lixj1028 2022-09-09 发布于天津

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再度恢复了党政军重要领导职务。

1978年秋冬,邓小平主动约见陈锡联,一路上,陈锡联的心情都十分忐忑,他感到自己实在是无颜面对这位老首长。

见到邓小平后,陈锡联憋了几年的满肚子话就忍不住一股脑往外倒了,他面带惭愧,对着邓小平诚恳地自我检讨,说这一辈子最对不住的就是您。

那么陈锡联为何会对邓小平抱有如此深重的歉疚呢?邓小平又是如何回应这位老部下的道歉的?

文章图片1

陈锡联的自我检讨

虽然邓小平复出之路上的一切障碍彻底扫清后,陈锡联就立即同李先念去看望住在西山的邓小平,那时陈锡联的心情也是极度紧张的。

不过这种紧张被邓小平的一个举动化解了。

一见面,邓小平就上前来拉陈锡联的手。

这熟悉的举动令陈锡联心头一松,心想小平同志没有怪自己。

但是这次邓小平主动约见,又令陈锡联的愧意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实在不知该如何面对他的小平同志。

文章图片2

自1975年1月起,在北京军区当司令员的陈锡联升至中央工作,担任中央军委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等核心要职。

到了1976年2月,陈锡联又负责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此番是身患重病的毛泽东亲自点将,将三军指挥权交给了既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又是军委常委的陈锡联。

与身兼数职的陈锡联相比,此时的邓小平正值落难之际。

这也成了陈锡联心中永久的伤痛,他认为自己身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却连帮衬一把落难的昔日老首长都做不到,甚至连一句维护他的话都没有说。

文章图片3

没有什么比你最敬重钦佩的人被拉下神坛时,而你身居高位却无能为力的滋味更难受,然而这就是陈锡联最真实深刻的体会。

他的愧意日久弥深,因此也备受煎熬,觉得无颜面对邓小平。

因此一见到邓小平,陈锡联就自我检讨,为没能站出来替邓老说一句公道话而道歉,这是他陈锡联这辈子最对不住邓老的地方。

他的职位那么高,还是政治局委员,在政治局会议上有一定的发言权,但是在当时的会议气氛下,他却没能站出来讲一句话。

文章图片4

听了陈锡联的道歉,邓小平却是摆了摆手,面上依旧云淡风轻,他道:“那个时候,谁也没办法,你也无能为力。”

这句话不是为了减轻陈锡联愧疚的体面话,邓小平是真的不介怀。

他不觉得陈锡联需要为没站出来给他讲话而背上包袱,这是没必要的,邓小平深知官场沉浮不仅凭一人之言,陈锡联无论说不说话,起到的作用都并不大,那种情况下,比起仗义言辞,甚至沉默也许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所以在邓小平看来,陈锡联没有站出来为他说话无可厚非,从那一次他在西山便主动同陈锡联拉手就可以看出,邓小平从来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过。

陈锡联被邓小平同志的阔达胸襟感动,这几年来他一直为这件事饱受愧意煎熬,邓小平只用一句话,便开解了他。

文章图片5

陈锡联又对邓小平坦诚并反思了自己工作上存在的错误与不足,邓小平还反过来真诚地宽慰他,说他在北京不欠账。

“有错误不要紧,改正就是了。”邓小平安慰他。

陈锡联自认没能保护好邓小平,但身为长者和上司的邓小平却尽己所能地给予陈锡联关怀和保护,为他解困,令他在一些纷争中免受许多滋扰。

官场向来不是一言堂,有看好你的,自然也有不喜欢你的,一些场合上,部分同志对陈锡联持一些看法,邓小平得知后,却称陈锡联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

这宛如给躁动的众人吃下一颗定心丸,对于陈锡联的非议也减少许多。

文章图片6

邓小平是很了解陈锡联的,两人从1937年就结识了,陈锡联记得那时的邓小平还很年轻,看到他们这些小伙子,就笑着道,你们都很年轻,身体很好。

温和、幽默、平易近人,这是陈锡联对这位老首长的第一印象。

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有十多年的时间,陈锡联都是在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做事,受到邓小平本人的亲自教导培养,算上解放后,陈锡联在邓小平领导下工作了总共得有20多年。

回首二人间的往事,那是种种都说不清。

文章图片7

1976年陈锡联去西山看望邓小平那次,邓小平主动拉了他的手,令原本心情忐忑的陈锡联顿时如释重负。

因为邓小平与人拉手,在他们这些老部下眼里不是那种日常吃喝拉撒很平凡的动作,而是一种很有深意的举动。

但在过去,邓小平却有两次没主动拉陈锡联的手。

文章图片8

不握手会议

在陈锡联眼中,邓小平是一个思想极具特色的人,很有一些大局观念,他总能对眼前的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带领人们往正确的那条道上走。

邓小平在军队中当了几十年的领导职务,治军严格是出了名的,即便是对自己的手下,比如陈锡联这种军队里的高级干部也丝毫不网开一面,那是一概的铁面无私。

相处这么多年,陈锡联对邓小平的脾气是很了解的,邓小平很特殊,别人生气了都是冷着张脸一言不发,而邓小平日常开会都是话很少的,一般不多讲,都是刘伯承发言。

但是只要他讲话一多,那所有人就能立时明白,邓小平一定生气了。

文章图片9

这事儿还要从陈锡联的一次“自作多情”讲起。

那时邯郸战役刚结束后几个月,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大规模歼灭了进攻的国民党军队,捷报连连,战果累累。

野战军首次出平汉线,就全歼了国民党王牌嫡系部队第三师,还活捉了师长赵锡田,再加上解放军在苏中地区的胜利,可谓是一举扭转了南方战线原本的不利形势,取得如此战绩,就连毛主席都亲自致电,发来庆贺,下令嘉奖全军。

那段时间,所有人都高兴得不行。

时值中秋佳节,陈锡联突然接到要开会的通知,陈锡联在心底吹着小曲儿,觉得这回大家打仗打得辛苦,成绩又好,这回保准又是要在会上表扬大家,肯定还得给大家伙每人发点月饼。

陈锡联抱着吃月饼的快乐心态去开会了。

一进门,他就下意识地想伸手——不是为了接月饼,而是想握手。

因为野战军有个习惯,每次司令部开会,邓小平、刘伯承两位首长都要笑眯眯地轮番和来参会的众人握手。

温暖宽厚的手紧紧相握,连带着心都热乎乎的。

文章图片11

可是这回,大家伙的手都受到了冷遇,那两双熟悉的大手没握着,再抬头一看,刘、邓两位首长就在前头站着,没有要同他们握手的意思,而且面色还很严肃冷峻。

向来敏锐的直觉令陈锡联也不惦记什么香喷喷的月饼了,他心想不妙,这怕是要有事儿。

果不其然,一向话不多的邓小平这回却先开口了。

邓小平上来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开会不拉手。”

接下来就开批了,邓小平说,不要刚打了两个胜仗就沾沾自喜,握手言欢,你好我好。

文章图片12

原来邓小平早就察觉出不对劲了,打仗打得好,自然就高兴了,骄傲了,然后就不得了了,他发觉军心逐渐有点飘,部队纪律也出了些问题。

开这个会的目的,就是要整顿纪律,把飘了的风筝打下去。

邓小平严肃道:“要多想想自己的不足,邯郸出发以来做得怎么样?”

邓小平批评完,司令员刘伯承、参谋长李达等人又相继发表讲话,指出了部队近来存在的各种问题,批得人人都惭愧地低下头去。

文章图片13

会议持续了老长时间,开了整整一天,从早上到下午,吃完晚饭,还要回来继续开,又开了整整一夜,天都蒙蒙亮了,还是不散会,人人面如菜色。

陈锡联看得很明白,他知道几位司令员在等一个表态,如果他和杨勇谁也不说话,那这个会就没有结束的时候。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是他和杨勇呢,因为会上的其他人都是刚来这里不久,对一些事情负不了责,而他和杨勇向来是一个负责三纵,一个负责七纵,必须得他们两个出来说话。

于是又一次会议中场休息时,陈锡联和杨勇去了会场外面,商量好等下一定要出声。

回到会场后,两人就抢着表了态。

果然,他俩表完态后,自开场发言完就一直沉默不语的邓小平迅速起身:“会开到这,散会。”

文章图片14

第二次不握手

这不是陈锡联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见到邓小平冷脸,后来大家也都知道了,邓小平生气了,要批评人时,是绝不会和颜悦色地与你拉手的。

刘邓大军一路打到西南,于1949年12月正式接管了重庆。

文章图片15

打到重庆来了这是什么概念?

这可是中央直辖市,市政府、军管会、西南军区等各种重要军政机关都在这里,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聚宝地,此前大家都是在农村根据地打仗,这个农村打完去那个农村,这回终于是进城了!

人人热血沸腾,在农村土炕睡了这么久,看见城市里的房子,说是眼冒狼光都不为过,进城第一件事就是满城找落脚地。

这个宾馆是你的,那座别墅我要了,争来抢去的,闹了好大一出的“抢房子”大戏。

邓小平得知后很生气,直接把几个机关的领导都召到自己家里来开会,陈锡联也被召过去了。

文章图片16

一进门,看到邓小平绷着个脸,第一句话是“大家来了,今天我们不拉手。”

陈锡联等人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心想小平同志又要批评人了。

邓小平让陈锡联等人先看看自己这座房子。

邓小平住的这间房原本是国民党的一处机关,破旧得不行,分上下两层,刘伯承住楼上,邓小平住楼下。

陈锡联他们看着滴滴答答漏着水的屋顶,和在屋里光着脚丫子跑来跑去玩耍的几个小孩子,都不吭声了。

邓小平提起抢房子的事,说我们来西南,不是为了来这边吃香喝辣住大房子享受的,是来为西南人民做事,造福他们的。

更何况土匪都还没剿灭干净呢,自己就想享受啦?

西南人民都眼巴巴盼着你们大家去做点事,结果你们却在那争先恐后闹房子,你们住宾馆和别墅,要先想想里面原本住着的人都跑哪去了?

文章图片17

邓小平说完,刘伯承又跟着说了几句。

陈锡联等人都羞愧地抬不起头来。

这第二次不拉手会议,比上次短得多,不到一小时就结束了,只一晚上,原本闹房子的人都消停了,已经住进宾馆的人都连夜收拾东西趁黑跑走了。

邓小平几句话,就将一切纷扰解决得无比妥当,他总是能一针见血地看清楚问题的关键所在,在重大问题上严守自己的底线绝不让步。

文章图片18

无论是在军队还是在党中央,邓小平都恪守自己的这一原则。

邓小平可以为了有关治军纪律这些事情方面对下属冷脸,不握手,在自己落难,无人站出来讲话时却丝毫不以为意,西山见到陈锡联的第一眼,就热情地主动同他拉手。

这都称不上是一种冰释前嫌,在邓小平眼中,他们之间从来就不存在嫌隙。

而且在当时的情形下,陈锡联无法以一己之力解决那么复杂的问题,但他在邓小平复出工作的事项上,也出了很大的力。

他是邓小平、刘伯承悉心栽培出来的一代名将,又怎么会辜负邓小平对自己的恩情呢?

只是在他的心中,邓小平对他的关怀培养,是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无法回报的,他永远在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多,不够好,便始终心怀愧疚。

文章图片19

邓小平逝世后,陈锡联难以走出哀伤,他的心空落落的,仿佛有一部分也随着邓小平一起走掉了。

“老首长嘛,我们好像失掉了什么。”陈锡联对着前来采访的记者勉强笑了笑。

陈锡联一生都在追随邓小平的步伐,响应邓小平的号召,邓小平也见证了他的成长之路,直到离开人世,邓小平去后两年,陈锡联也逝去了,带着对小平同志的无尽哀思。

文章图片20

参考资料:

舒云.陈锡联回忆邓小平[J].百年潮,2001(06):32-34.

吴金龙.邓小平主持召开“不握手会议”[J].党史博采,2000(01):46.

夏明星,苏振兰.邓小平麾下的战将陈锡联[J].党史纵览,2010(03):27-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