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4 曹冲称象
2022-09-09 | 阅:  转:  |  分享 
  
4、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称、曹”等14个生字,区分“称”和“秤”的字形、字音和字意。会写“船、然”等10个字,把“四点底”写规范、匀称。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称象办法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曹冲叙述的称象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教师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中想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二、认读词语:(落实目标1)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本课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课件出示词语(加拼音):

区分“称”和“秤”的字形、字音、和字意。

柱子官员一根议论重量直线

一杆砍树大秤停止称一称

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个别同学读——“小老师”领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不带拼音)

开火车读——齐读

2.小老师领读、排火车、同桌互查字词,落实评价单,重点关注轻声读法。

3.对比“称”与“秤”两个字的音形意。

4.分析识记字形,讨论观察站位,教师引导范写,学生描红练习,集体评价修正,同位落实学习单评价。

(1)指导“然”的写法。(四点排列要均匀,外面两点稍长,中间两点稍短,上下呈聚散状)

(2)指导左右结构的“船”,注意舟字旁与舟字的不同。

三、整体感知:(落实目标2)

1.教师引语:(课件出示名著资料)《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有魏国、蜀国、吴国三方,其中曹操就是魏国的国君,而他的小儿子就是我们课文中的曹冲。那么“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要读书弄懂的重要问题,下面请你们轻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按“谁做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课文讲了——的故事?(学生填“曹冲称象”正确,填“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更好,应给予充分肯定)?

2.教师引语: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生:一头大象。)

(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头大象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文中的句子。课件出示:画出的句子

①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②你是从哪些话中看出大象又高又大?教师激发学生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学生说出: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课件出示大象图片)

③?学生朗读句子,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④(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启发学生的思维: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耳朵像(),鼻子像(),尾巴像()。

⑤(课件出示填好后的句子)齐读。

⑥小结:“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请你仿照这个句子说一说(课件出示):

飘落的叶子像()。

()像()。

3.教师引语:看到这么一头庞然大物,官员们都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课件出示:一边……一边……)谁还可以用“一边……一边……”试着也来说句话?

四、学习课文,解决疑问。(落实目标2)

1.那么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1)官员们都有哪些称象的办法?

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①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②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官员们造大秤称大象宰大象称大象曹操不满意2.教师引语:曹操对官员说的称象的办法不满意,怎么办呢?这时曹操的儿子曹冲站了出来,说:“我有个办法。”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曹冲是怎么称象的?并用横线划出来。(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2)互相讨论:曹冲称象分为几步完成?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

①自由朗读。(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再”“然后”变色)

②按照“……再……然后……”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出示句子,划分曹冲称象的步骤。

③(课件出示课后第2题)借助课件上的提示,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④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

⑤引导学生比较说出三种方法哪种好?三种方法:

造一杆大秤称象(官员说)宰大象割肉再称(官员说)把大象赶上船来称(曹冲说)

⑥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大象,解决不能把大象宰割成一块一块称的问题,从而认识到曹冲聪明、善于观察事物、爱动脑筋。)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落实目标345)

1.总结升华。

(1)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聪明、善于观察事物、爱动脑筋)

(2)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课件出示):读一读,比一比。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①读一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课件“才”变色)

②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

2.拓展延伸。

曹冲想出了称象的好办法,你还能想出什么其他称象的更好的办法吗?

(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

六、板书设计:曹冲称象大象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三种方法称象:1、造一杆大秤称象(官员说)2、宰大象割肉再称(官员说)3、把大象赶上船来称(曹冲说)曹冲说的第三种办法好:曹冲聪明、善于观察事物、爱动脑筋。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