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022-09-09 | 阅:  转:  |  分享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各种资料,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学习行为的意义及建立过程的学习,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难点: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详细介绍动物行为特点、类型及意义,第二课时学习研究动物行为的探究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动物行为的本质以及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五、学生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各种动物运动方式以及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但是对于行为的实质还不明确。在能力上,学生的分析与实践能力都已经有所提高,可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通过自身以及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究,并且得出一定的结论。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动物各种行为”的图片,指导学生说出动物具有各种各样的行为。

2、教师指出:这些行为是按照功能分类的。

提出疑问:“动物的行为还可以按照什么标准分类?”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学习

活动一:自主探究

1、观看视频《查水表记》,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回答问题:

①鹦鹉发声是生来就会的行为吗?

②鹦鹉学说话是生来就会的行为吗?

③根据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可以将动物的行为分为哪两类?

2、师生共同总结“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

3、出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图片,学生加以区分。

4、学生活动:区分真假橙子,说说你是如何知道哪个是真的橙子?

进一步了解学习行为的建立过程。

5、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行为的建立过程,理解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设计思想;通过视频的引入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各种行为的图片举例说明,加以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最后通过学生的现场活动,了解学习行为的建立过程,并且进一步理解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活动二:合作探究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P48—49页,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①上述资料里各种动物的行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

②对比分析资料2和资料4,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

有什么不同?

③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

④不同的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

2、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3、师生共同总结

设计思想:通过小组对资料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使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师生活动

提出问题: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有)

老师教学生简单的动作,学生现场学习

设计思想:通过自己学习动作的过程,让学生认识不同个体的学习能力有差别,但只要通过努力,都能使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所提高。

活动四:拓展延伸——出示狼孩的故事

提出问题:你对人类的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

设计思想: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具有关键期,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课外作业——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提出问题: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

请选择身边熟悉的一种小动物,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它们的行为。

课堂总结

请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1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