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名作||评郎德辉《遥远的故乡》和柳建伟《突出重围》《北方城郭》

 看尽人间荒唐 2022-09-10 发布于四川

读名作,阅名家。本期推出两位名家:郎德辉柳建伟


郎德辉  笔名蓝天,中国法制记者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第三届四川散文奖评委、《当代四川散文大观》第八集编委,副主编,《四川散文》杂志编委。曾在《中国青年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青年报》《成都日报》《成都晚报》《成都商报》《星星》诗刊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60余万字。出版散文集《热血的代价》《生命的散步》《红⾊情缘》《遥远的故乡》,著有长篇小说《知青商海沉浮秘史》,编导话剧《血与火中的邓水小平》。曾获中国第六届群众创作歌曲大赛金奖、全国“红星杯”征文大赛散文一等奖、四川省广播电视政府奖、四川散文创作奖等。

柳建伟男,1963年10月生,河南南阳人,中国内陆作家、编剧,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影视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大校军衔,正师级。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1997年,出版个人首部长篇小说《北方城郭》。1998年,出版长篇小说《突出重围》。2001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苍茫冬日》。[5]2003年,担任灾难电影《惊涛骇浪》的编剧,并凭借该片入围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2005年,凭借创作的小说《英雄时代》获得第6届茅盾文学奖。2009年,担任灾难电影《惊天动地》的编剧。2011年,凭借剧情电影《飞天》入围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奖。2017年,担任编剧的战争电影《血战湘江》上映。2018年,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3]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突出重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2021年12月,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郎德辉老师近年来对传统散文与大散文,颇有研究,对跨文本写作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柳建伟老师一直以来,在宏大叙事上素有造诣,对作品精雕细琢,富有语言特色。阅读他们的作品,比较他们在文本创作上的交相辉映、在语言文字上的独具特色、对作品架构的精心布局,或可让文学创作者从中得到启迪。

升华散文的灵魂,敬畏自然和生命

——读郎徳辉老师《遥远的故乡》

有很多写散文的朋友,都对这句话耳熟能详:“一个人在路上走着,是散文;一个人在路上走着,掉进了沟里,是小说;一个人在路上走着,忽然飞上了天,是诗歌。”不错,这段话非常形象地指出了不同文体的特点。小说靠情节,诗歌在于想象,而散文贵在平实而富有情感,或者说情感自然真挚的抒发,是散文的灵魂所在。
我也一直推崇这句话。但认真拜读了郎徳辉老师《遥远的故乡》,从他对散文的文本改良、跨文本创作的经验,到如何释放乡愁、敬畏自然与生命,忽然对“散文的灵魂”有了新的思考,对“大散文”这个概念有所领悟。传统散文大多写“一个人在路上走” ,写他看到的风景,写他遇到的人和事,写他的所思所想,但很少人写“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走、“他”为什么会这样想?甚至,“他”要走到何处去?“大散文”拓展了思路,回答了这些问题。
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评委,著名辞赋家何开四老师说:“大散文就是将多种文学体裁融为一体,这样更具审美价值。”如此对大散文的写作方式作出阐释,将大散文要达到的效果予以揭示,可谓一语中的。郎德辉老师在《遥远的故乡》一书中,从大散文的起源、发展、特点,到大散文的灵魂、改良、效果,娓娓道来,通过“大散文”“传统散文”等版块,郎老师示范性地以自己的佳作举例,让所有喜欢散文的读者,很快体会到二者的区别,能够抓住它们之间的同异,最后认识到大散文的特征。郎老师数十年勤奋探索大散文创作,积累跨文本写作经验,然后将它们汇聚成书,使有幸读到这本《遥远的故乡》的读者朋友,大受裨益。
从《遥远的故乡》一书中, 看到郎老师写关于袁瑞珍老师的大散文《穿越生命》,通过这篇赏析文章,郎老师深入地解释了大散文的特点:“(大散文)从传统散文的'小我’'小爱’,延伸到关注生命、关注人性、关注社会的'大爱’。”这是对传统散文的改良、全新表达的非虚构类作品、传统散文灵魂升华提纲挈领的经验总结。
有幸现场聆听郎德辉老师的讲座。他一再强调,要突破传统散文囿于书写个人故事、抒发个体感情,要“把私密的亲情叙事,延伸到颇具社会意义的主流叙事。”而这正是大散文的标志。“大散文对传统散文在题材性质、结构类型、人物塑造、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改良,通过'煽情’'政论’'抒情’的大肆宣扬,对个体和时代精神进行散文化表达,最终达到一种超越个体、普惠大众的高度。”那么,大散文就要从书写个体、抒情“小我”中突破出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惠及天下,让社会更加和谐。
大散文是从传统散文分蘖而来,它与传统散文一样需要作者具有饱满的创作激情,更要具有广博的人文情怀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种发自心底的善良,不但要充满积极的正能量,还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郎老师这本《遥远的故乡》,是一部记录个人、家庭、亲情、友情的传记,但又升华到为公众、社会、人类服务有感而发的高度。在这部文集中,“泪光闪烁”“泪流满面”“热泪盈眶”等字眼俯首可拾。郎老师满满的乡愁,其实是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在对王大可老师《桂花》诗歌的赏析里,郎老师这种深植于心的人性光辉,更加绚丽夺目。
其实,郎老师的家庭教养,让他悲天悯人之心素有根基。在《又到夏菊开花时》,郎老师写他的母亲在搬家时,对家里的花盆的保护,犹如爱护婴儿般认真、仔细。读到那句郎母对工人们说“它们像人一样是有生命的,都晓得疼的。”我想到我的母亲也曾经这样教育过我,让我瞬间泪目。从书中郎老师提供的照片看,郎母宽额大脸,浓发秀眉,是一位善良知性、贤惠能干的女性。有这样尊重生命的母亲,肯定就有敬畏自然的儿子。作文先做人,有深情大爱才会有不朽之作。
郎老师对故乡的深情,通过开篇《遥远的故乡》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朋友的真情,在《寻找生命的界碑》里让人感同身受;在“传统散文”板块里,从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记录中,郎老师对师长、友朋、山川、河流都怀着深深的爱恋。特别让人感动的,是郎老师对人的称谓。在他的作品中,他对不幸早逝的毛根朋友阿明,恭恭敬敬地称为“阿明哥”;对大学同学健康,言必称“健康兄”。我在和郎老师一同开会的时候,他对每位与会者都表现出极大的尊重。这些看似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足以证明严肃、沉静、和蔼的郎老师,在生活中就在书写一篇“大散文”。
历史需要记录,是因为有无数真情必须铭记。真正的历史,隐藏在普通老百姓的记忆之中。今天提倡的“大散文”,是让更多的普通人从记录历史到创造历史、改变历史。在历史行进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从而让更多后来者不再被某些历史问题困扰,推动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促使人类不断进步的起源和动力,是尊重与感恩。尊重生命就必须学会敬畏自然,懂得感恩才能传承创新。
《岁月之河的生命交响》,不但是郎德辉老师推介卢子贵先生的散文集《步步走来》《曼云斋回声》,更是回顾卢子贵先生不懈奋斗的一生。郎老师对卢子贵先生发现、扶助、支持文友创作优秀作品崇高无私的精神,充满深深的钦佩。在这篇文章里,郎老师深情地说:“(卢子贵先生)这种扶持文友创作的大恩大德,彰显了卢老高尚的人品、文品和人格魅力。”从《遥远的故乡》收集的郎老师给文友们写的不同的序文和文学评论,看得出郎老师又何尝不是像卢子贵先生一样,是一位甘为他人作嫁衣的文学前辈?正是有了卢子贵先生、郎德辉老师这样胸怀大爱的老师们,才有无数文学幼苗成长为文坛参天大树的可能。
大散文不是小美文,而是由小美文成长起来具有代表意义的时代标杆性文体。从“小我”中见“大我”,在个体叙事中凸显矛盾,让记录个人“私事”转化为对社会的宏大叙事,把片面抒情升华到对大众灵魂的震撼,达到文字作品推动社会进步的效果。大散文的写作方法,最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作者把传统散文的'政论’和'抒情’的大肆张扬,把自己个体的意识和时代的精神融为一体,然后打碎重新粘贴,再进行散文化表达。”(郎老师语)无论传播的方式有多大的变化,但传播的目的都是为了促使社会不断进步、人性不断得到完善。
郎老师的这部《遥远的故乡》,既是一家数代人的挣扎、奋斗、成长、升华,同时也是无数家庭在时代潮流中不懈努力的样板。通过书中包括“序文”“文学评论”“文友之声”等版块的内容,我们看到了郎老师正在用文字书写一篇人生的“大散文”。
感谢郎老师,让有幸读到这本《遥远的故乡》的读者,都有可能拥有一个解得开“乡愁”、值得拥有的精神故乡。


好故事就是呈现一幅完整的生活图景

——读柳建伟老师的《突出重围》《北方城郭》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谈,还是写一篇文章,都希望接受对象给予肯定的附和。表达自己的意图,并且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是交流的目的。人都具有好奇心,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更容易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一个好故事就应该呈现出一幅完整的生活图景。
最近再读著名军旅作家柳建伟的《突出重围》《北方城郭》,虽然作品完结时间已经过去许多时日,但对今天的读者仍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突出重围》是军事题材小说,《北方城郭》是官场小说。不得不承认,这两部长篇确实都是气势恢宏的巨制,是柳建伟老师的时代三部曲(另一部是《英雄时代》)中最浓墨重彩的杰作。
在一场军事演习中检验部队、发现问题、规划思路,结合官兵的各种思想,将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政策方针有力地落到实处,一波三折,如梦如幻。《突出重围》要表达的思想、要传达的精神,对军内军外的人都是一种极度震撼。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军区首长方英达,代表着打下江山的老一辈革命者;朱海鹏、范英明是肩负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新一代,常少乐、黄兴安则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军人;李铁、唐龙、楚天舒、任建国自然是后备力量。由一场中断两次、连续进行三个阶段的演习串联起来的这些军旅精英,处于新旧交替、持续发展的部队形象一下子鲜明起来。
在这部军事题材小说中,锐意进取占了绝对主流,但也并不回避现实。处在现实夹层中生活的高军谊,一个高级干部,竟然连妻女生活也难以解决,不能不说是时代悲剧。在后勤干事王科长的诱惑下,一步步陷进贪污泥沼的高军谊,最后只得自杀就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军人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不得不为家庭生存、个人前途着想,在转业地方与坚守部队的痛苦和梦想中挣扎。这样的真实,让整部作品更加令人信服。
任何题材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女人。因为真正的生活,本来就是由有血肉、有情感、有争执的男女组成的。掌管大型企业的方怡、空军英雄遗孀江月蓉、通信班长邱洁如、军报记者秦亚男等风姿卓绝的女性,间插点缀在铁血阳刚的军人之中,生活图景更加真实,个性色彩更加鲜明。如此,作品可读性更强。
欧阳洪梅这个如痴如梦的女性,在《北方城郭》中似乎是仅次于李金堂、林苟生、刘清松、白剑这样的主角。在一个县级行政体制中,错综繁杂的权力斗争掺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稳坐钓鱼台的李金堂不但具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更富有收放自如的处事阅历。如何让具有代表性的各色人等,恰如其分地生活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之内,柳建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线索中做到有机结合。经纬交织、时空轮换、多头并进,终在时间、事件、历史的推进中,完整地展现出一幅生活截图。
主线中的李金堂刘清松权力争斗,逐一添加进他们的个人感情生活,以及他们为人生目标奋斗而进行的种种不同权谋,于是带出来情妇角色的欧阳洪梅、庞秋雁,与利益相关的申玉豹、林苟生等人。每一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哪怕是在大洪水中短暂露面的抢劫犯胖子,利用白面馒头作为另类“武器”的心理描绘都活灵活现。
不可否认,在《突出重围》和《北方城郭》这两部分别描写军队与地方、操场和官场的小说中,最成功的是人物性格特点、个性色彩的突出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都是生活在平凡真实之中,而只有体现人物的真实,整个故事才会让人信服。只有间插真实的生活场景,故事才真实。柳建伟的语言特色,就是将小说创作变成电影剧本式的直接了当。读者从突然出现的某个场景里,一下子明白人物出现的合理,一点也不觉得突兀,甚至自我解脱成这“突然”是“顺理成章”,这不但让故事延伸有了合理解释,而且让作者描述省时省力。
多头并进、穿插间接,如同散文式的写作,让一部数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不同的人物背景、不一样的人生阅历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冒”出来,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人生截面变成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形成一幅幅图画,为整部作品服务。这样的创作方式,让人物命运跌宕起伏,让故事延续紧扣人心,让作品魅力大增。
故事叙述并不一定要“有问必答”,悬念不但要有吸引读者的效果,还要给作者留下衔接故事的榫口。这样间差交织,不但故事更显精彩,不至平铺直叙,而且让联接故事情节的“榫口”更多,整个作品也就铺展开来。
精彩的故事不能处处都靠突兀或者令人大吃一惊的效果抛头露面,让读者自觉“牵挂”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才是作者收放自如的成功结果。说书人口中的“放下这头,暂且不表”“上回说到”这样的字眼,往往会让听众精神为之一震,写作长篇小说,这样的“手法”即是“技巧”。
平时与人闲谈,“欲擒故纵”就是“卖关子”。没有卖关子的闲聊,多半会使人昏昏欲睡。说书人为什么能吊起大众胃口?就是因为他们善于使用“卖关子”的手段。在写作过程中,这样的手段即是多留可以适时延续的“榫口”。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有许多人生经历我们不一定会经历。要将它们描述出来,那么,多看别人的作品,通过文字从别人的作品中“经历”他人的生活,显得尤其重要。
柳建伟没有在地方县级履职的经历,但能够把县级干部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活动描述得如此精彩,塑造出别具特色的李金堂、刘清松等人,甚至,连做片警耳目的岁铜锤、江湖浪子老七姘妇喜燕这样的小角色都塑造得惟妙惟肖,这些不但得力于他的文学功力,更重要的是他能从阅读中吸收文学养料、能对生活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然后把这些“别人的生活经验”演变成自己的创作实力。
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中,如《突出重围》里后勤科长王思平、《北方城郭》里的歌女三妞这样的“细枝末叶”,都不一定是在列大纲时可以预设的,但这样的“枝叶”越茂盛,作品才越丰满。
适时恰当的环境描写、历史背景交代,是为了让故事阐述更通畅、更合理。创作是还原生活,在还原生活时升华人物精神,这就需要人物性格更加突出鲜明。将不同人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巧妙地综合在同一类人身上,让这个人物具有典型性,让他们来作为代表出现在作品中,人物在故事中就栩栩如生。
从任何一面镜子中,看任何一个人物或者任何一处风景,都具有比直接看一个人或者看整个风景要吸引人的效果,这是因为镜子里的人物风景是局部,具有“浓缩”的特性。“欲说还休”比“竹筒倒豆子”更有迷惑性,而人类的好奇心则是由迷惑引起。
掌握讲好故事的能力,就是将“文似看山喜不平”理解透彻。展现一幅完整的生活图景,并且在这幅由文字重新“排列”出来的“图画”中,寄予让人有益的精神内涵,让读者产生共鸣共情,这部作品就成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