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生丽质 出水风荷——记京剧表演艺术家吴素秋

 句咏 2022-09-10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吴素秋(1922—2016)

  屏幕上吴素秋扮演的苏小妹刚一露面,立即响起一片赞叹:“呀,六十多岁了,还这么漂亮!

  说漂亮,是针对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太婆而言。而当年那个光艳照人的吴素秋,却是一去不复返了。

图片

《节烈千秋》 吴素秋 饰 春姑

【音频】吴素秋《铁弓缘》选段

  大自然对京剧女旦角该是何等吝啬!它极少把足够的艺术细胞、冰雪样的聪明、金子般的歌喉、花月般的容貌和杨柳般的身材,同时赐给一个女艺徒。正为此,在通往艺术峰巅的崎岖山路上,总有大片大片的人,由于缺少其中一项或几项天赋,而不得不在登攀中蹒跚难前,有些甚至退了下去。

  此外,还要看时代给不给你机遇。

图片

吴素秋

  从历史的宏观角度看:一个杰出的女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吴素秋可算是个幸运儿。大自然用最好的材质塑造了她,历史老人又慷慨地为她铺上红地毯。才十三岁,她就独挑大梁,驰骋于京沪的大舞台上,看来,天赋和机遇她都占尽了。

  但是,对一个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表演艺术家来说:单凭天赋和机遇就够了吗?不,绝对不。还需要一种更重要的东西。

王者之气

【音频】吴素秋、王泉奎、陈少霖《二进宫》选段

  袁宏道评论徐渭时,说他“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运,有王者气,非彼巾帼事人者所敢望也”。

  王者之气,意味着天生我材的自信,只身入深山的勇气,万物皆备于我的雄风,和敢于睥睨前进路上的高峰的胆略。

  正是王者之气,使韩愈文起八代之衰,使齐白石蛰居荒寺数年而画风大变,使程砚秋憋出前无古人的声腔,使周信芳把缺陷变成独具之美……

图片

比翼舌》 吴素秋 饰 葛小香、张蝶芬 饰 云三碧

  如果说吴素秋别有过人之处,那就是她也具有这样一股王者之气。

  吴素秋气质的形成,首先有赖于她的母亲吴温如。这位被旧时代艺术报刊用浓墨重彩描绘过的妇人,不但以母性的敏锐,发现了吴素秋艺术上的巨大潜力,而且以伟丈夫般的气概,为吴素秋的成名斩关夺寨,打开了一条通途。

  吴温如祖居山东烟台。她来到北京后,历尽艰辛,为女儿延师教戏。吴素秋最初从赵盛璧学武生,因太过枯瘦,不能承受近于残酷的练功,遂改从陈盛荪学旦角。甫七岁,露演于哈尔飞戏院,以压轴唱《贺后骂殿》。大段二黄被她唱得满宫满调,终场前,人小椅高,她竟腾地从椅子上跳下来,在观众的笑声中,铆足劲唱完最后的〔散板〕,领着比她高许多的二皇儿,大大方方地进了后台。为她操琴的张九爷激动地说:“这孩子日后必成大器!”

  吴素秋至今仍津津乐道她儿时的这一跳。这一跳,不仅显露了她的勃勃英气,也使她由此跳进了一个波诡云谲、交织着成功的喜悦与苦斗的辛酸的艺术海洋里了。

  《骂殿》小试锋芒之后,吴温如对女儿信心倍增,小吴素秋的习艺也愈益刻苦。1933年,十一岁的吴素秋带艺入中华戏校插班。校长焦菊隐看她才质内蕴吧,为她取艺名为“吴玉蕴”。中华戏校不同于旧时的科班,这里既有名师教诲,又有名士熏陶。颖悟过人的吴素秋,得以从更广阔的视角上窥伺艺术殿堂的奥秘。可惜她未及毕业而中辍,但她在两年多的戏校生涯中,所获得的艺术教养,却使她终身受用。

图片

《虹霓关》 吴素秋 饰 东方氏

  脱离戏校后,吴素秋在母亲主持下,走上了“转益多师”的习艺之途。她先拜名教习李凌枫,嗣后数年间,吴素秋除拜尚小云为师,拜荀慧生为义父之外,还向芙蓉草、于连泉、王瑶卿诸大家求艺。她这种八方采撷、不拘一格、边求师边实践的习艺方式,由于摆脱了对师傅的封建性依附关系,不仅使自己的艺术天赋没有因鞭抽棍打而压抑变形,而且为她日后在葳蕤华年就初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产生了积极影响。

脱颖而出

  1936年,十三岁的吴素秋,已经出落成一枝出水荷花了。婷婷袅袅的身材,细长的丹凤眼,标准东方古典美的脸型,配上她那允柔允刚、富于变幻的好嗓子,以及数年间积累起来的舞台经验,她已经成为一支满引侍发、准备射向艺术金顶的灵矢了。这一年,她母亲为她组成了“秋文杜”、以“丽素秋”为艺名,开始了独挑大梁、南下淞沪的远征。同台合作的有胡盛岩、叶盛兰、袁世海、高盛麟、孙盛武、贯盛习等出科于富连成的年轻俊彦。如此强大而朝气蓬勃的阵容,众星捧月般簇拥着一个韶龄女孩儿,进入一流城市的大剧场,这在京剧演出史上,可说是空前的。

图片

《梅龙镇》 谭富英 饰 正德帝、吴素秋 饰 李凤姐

【音频】吴素秋《孔雀东南飞》

  在上海首战告捷,对吴素秋的演戏生涯来说,其意义无异于鲤鱼跳过龙门。上海观众层面丰富,欣赏水平高,偏见较少、新闻媒介更是强劲有力。旧时代,任何一颗京剧新星,哪怕是龙蟠凤逸之才,也必须收名定价于上海的舆论界,然后才能确立其在戏坛的地位。吴素秋初出茅庐就“红遍春申”,使她从此一路山迎水迓、声誉日隆。

图片

《霸王别姬》 吴素秋 饰 虞姬、苏连汉 饰 项羽

  1937年,全盛时期的“金霸王”金少山,由沪返京挑梁组班。翌年,邀吴素秋为二牌旦角,去东北等地演唱。除《打龙袍》《断密涧》之外,《霸王别姬》更是热门剧目。一时,“大霸王、小虞姬”亦成为舆论界的热门话题。金少山兴奋不已,说:“演《别姬》,男的梅兰芳;女的,就得说你了。”

图片

《红娘》 吴素秋 饰 红娘

【音频】吴素秋《红娘》选段

  但是,吴素秋毕竟不是“巾帼事人”的性格,她除了极少数为人挎刀的例子外,一生都自掌大纛,独往独来。在艺术上,她更是独行其是。海报上尽管有时写“X君得意高足”的字样,但从不以“X派嫡传正宗”相标榜。实际上,她只演戏,不演派。舞台上的吴素秋,简直是一个瑰丽的多面体。而这个多面体每个侧面的色彩反差之大,有时达到令人目眩的程度。今天她打炮唱《玉堂春》,观众从她那刚劲醇亮、婉转滑烈的演唱中,会觉得她深得梅派神髓;明天唱《孔雀东南飞》,观众又从那缠绵悱恻、幽咽凄怆的演唱中,惋惜她为什么不去程门立雪;转天她忽然又唱《红娘》,人们欣赏着那妩媚俏丽、玲珑甜美的演唱,又觉得她最好还是去继承荀派衣钵。但归根到底,她还是她。吴素秋也许没有立下过一定要超越前人的宏愿,但她却具有足够的敢于别开生面的勇气。她的剧目序列确实“杂乱”,但却是杂花生树之杂,群莺乱飞之乱。这种没有先例的模式,既表现了她的才具,也表现了她的非凡的胆略。吴素秋对前辈的创造成果,像豪客闯进珠宝店——见好就拿。拿来为我所用。所以,吴素秋无论学谁,都不求酷肖,只求神似。其实,她对老师极尊敬。尚小云先生1976年病重时,吴素秋在自己非常艰难的情况下,把这位“黑”老师接来家中,调羹侍药,温慰有加;尚先生逝后,她参与操持丧葬,克尽弟子之礼,表现了义无他顾的凛凛正气。然而,众所周知,她对尚先生的艺术,从不亦步亦趋地模仿,对其他师辈亦然。她顽强地坚持着个人的风格,走自己的路,数十年始终不渝。

小国之君

图片

吴素秋主演的实景电影《十三妹》剧照

  1943年,正在大红大紫的吴素秋,在拍完了电影《十三妹》之后不久,突然宣布退出舞台结婚了。

图片

吴素秋与姜铁麟合影(1957年)

  吴素秋感慨良深地说:旧社会走了红的女演员有三条归宿:第一条,与达官巨亨为妾;第二条,嫁给同行继续唱戏;第三条,找一个平头百姓,一夫一妻过日子。为人作妾,作金笼鹦鹉,这是不能容忍的。继续唱戏呢,吴素秋虽然恋栈艺术,但又尝够了做“红女伶”的辛酸。流氓的纠缠,文痞的讹诈,军警宪特的欺凌,黄色小报的蛾眉谣诼,随在多有。在天津,因贿赂不到,警察逼她当众脱下袜子“检查”。这些她早已不堪忍受了。所以,她毅然选择了第三条路。从此匿居青岛。直到全国解放。

【音频】吴素秋《团圆之后》选段

  新时代的召唤,激励着吴素秋迅即重登氍毹。几经辗转,最后驻足于北京市京剧四团。

图片

《伊帕尔罕》 吴素秋 饰 伊帕尔罕

  此刻,吴素秋刚届“而立”,正是女演员的黄金岁月。以她的声望和根基,完全可以向“王座极”发展。尽管她也奋力进取,排演了《宝莲神灯》《张羽煮海》《杨娥传》《依帕尔罕》《则天皇后》等新戏。但是,由于时迁势移,她这位市级剧团的“小国之君”,不得不受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素的制约,她缺少一流作家为之搞本子,没有一流导演为之排戏,没有一流的音乐、舞美专家为之搞设计,戏剧是综合艺术,只凭个人的天赋和演技,是难于在新时代创造出新成就的。她所在的市四团,尽管有奚啸伯和她丈夫姜铁麟等几位名家,但就总体阵容说,仍只算个二流的表演团体。没有著名专家为之辅弼,财力上更无法和国家剧院相比。她没有哪出新戏风靡全国,舆论界对她愈趋淡漠。迨“文革”狂飙一起,就再休提起了。

  历史老人给每个人都安排了一条曲曲折折的路。有时他会挟你御风而行,有时又会揪住你的后脖领子……

【音频】吴素秋《乌龙院》选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吴素秋恢复了她在戏剧界应占的地位。近年来,她愈益为时所重,经常拖着多病之身四处奔波。无论讲学授徒或示范演出,她都不辞不计,显示了老艺术家的朗朗晚节。电视台已为她的几个戏录了像,部分且已公开播映。六十多岁的老人,竟依稀保留着昔年的风采。然而,毕竟天地无情,美人迟暮,失去的,永远失去了……

清露凤荷

图片

《苏小妹》 吴素秋 饰 苏小妹

【音频】吴素秋《苏小妹》选场

  京剧的表演艺术,显然和古典诗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它那超自然逻辑的时空自由,超自然形态的高度夸张,无不体现着古典浪漫诗的神韵。因此,戏曲演员很需要诗的陶冶。而吴素秋和许多年长的戏曲演员一样,却没有获取这种教养的机会。令人惊诧的是,吴素秋依仗她过人的颖悟、勤奋的钻研和丰富的艺术灵感,终于闯进了诗的境界,使自己的表演脱凡出俗,自成体格。她演小家碧玉如姣花照水,没有寒伧气;演大家闺秀如玉树临风,没有富贵气。她演,演人;唱,唱心。她既是自由的,也是规范的。她综采百家而又个性鲜明。看她的表演,并不感觉她故意学某派,而是觉得恰恰是某派的艺术风范,正适合她的表演需要。因此可以说,吴素秋不但是个“全天候”的旦角,也是位不可多得的性格演员。

图片

吴素秋、贾多才《纺棉花》剧照

  也许由于《劈·纺》之故,或以为吴素秋的台风定是泼辣、热烈的,其实不然。她最出色的剧目,如《孔雀东南飞》《苏小妹》《红娘》《人面桃花》等,都是意蕴深沉、诗情浓郁的戏。“夜织”一场,她把幽咽沉郁的唱和逆来顺受的表演揉在一起,立即钩带出一种风欺霜凌、玉殒香消的压抑感。她以怨而不怒的色调,鲜明地勾画出一个受尽封建桎梏而又无力抗争的弱女子的悲剧形象,恰切地体现了原诗的意境。《三堂会审》中她在台中一跪,惶悚无主,楚楚堪怜,使人感到真正是满堂虎威对着一个含冤女囚,而不象有的演员那样,使人觉得是满堂配角围着一个大明星。《红娘》是吴素秋的力作之一,她似乎有意区别于另几位以此剧擅场的名家,便在红娘性格的侠肝义胆上着意渲染。因此,她扮演的红娘,于娇媚玲珑中透出一股英气。“佳期”一场的大段〔反四平〕唱腔,她处理得舒缓中充满激情。配上那华彩而又法度谨严的身段,创造出一种颂歌式的气氛。《人面桃花》是在欧阳予倩同志指导下重排的。这出本来由诗衍化出来的戏,由她演来,真如彩云出岫、碧溪鸣峡。其中的歌舞场面,弥漫着佛家故事似的氤氲之美。当杜宜春踏青归来,蓦然看见门扇上的题诗时,那种凄迷惝恍的神情,和梦呓般的吟诵,活现了一个因情海帆折而心碎魂飘的多情种子的形象。

图片

《拾玉镯》 吴素秋 饰 孙玉姣

  如果可以用诗人来比附的话,那么,吴素秋总的表演艺术风格颇近于晚唐诗人李贺。于绮丽之外,别具一种空灵美和朦胧美。她受外形条件及气质的局限,扮演雍容华贵的人物类型时,略嫌单薄;而于姿韵幽娴的类型,却堪称独步。总之:她不以“格”胜,而以“韵”胜:故以四字括之曰:清露风荷。

  (摘自 《戏剧报》1986年第9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