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依稀影|白云悠悠忆师恩

 新用户64325103 2022-09-10 发布于上海

空山鸟语兮,

人与白云栖;

潺潺清泉濯我心,

潭深鱼儿戏。

风吹山林兮,

月照花影移;

红尘如梦聚又离,

多情多悲戚。

每每听到《云水禅心》的琴韵歌声,我便不由得想起与陆锦川老师的太极之缘,自1994年初闻陆老师讲授太极学大道,二十多年间的一幅幅画面依稀浮现眼前……

转瞬间,陆锦川老师归隐也已经三年多了,琴歌萦绕,引动我的回忆,往事历历涌上心头,谨撷取一些片段,共缅师恩。

十方缘聚气象局

1994年11月初的一天傍晩,京城初冬,华灯方上,国家气象局小礼堂人头攒动,来自北京和全国各地不同年龄的二百余位学者,齐聚一堂,期待一位久负盛名的老师授课。

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介绍:“现在,请陆锦川老师给大家讲课!”在热烈掌声中,陆锦川老师身着一袭浅灰色西装,双目炯炯、神采奕奕地健步走上讲台,开始了第三十八期太极文化讲习班的授课。

太极文化讲习课程的内容,对于大多数听众来说,既陌生又新鲜,既神秘又亲近,因为,陆老师所讲授的,原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学术思想的精华——太极文化。但在古代,这一文化属于道家秘传的修为内涵,很少问世,因此也不为世人所知。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各种新思潮新信息如潮浪卷,而传统文化的许多内涵,也因此而得以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里。

图片

随着讲课的逐渐深入,大家才明白,原来太极文化古称道家太极门,其内涵是在中国三教百家文化的酝酿交融中升华撷精而成,其独特之处,在于太极文化是最具哲理性的大道文化。为便于现代人理解,陆老师以“太极文化”之名,与现代知识名相相结合,来接引海内外学人,进入这一古老而玄奥的理行并重之太极大道修学,因此,我们才有幸得以窥见太极学“千古铸一剑”的光芒,徜徉于“一道九理,三界九晳”的智慧海洋!

陆老师以深厚的修为与学养,从中国上古文化的源头三坟古典开示,一路梳理儒、释、道三教文化发展脉络,以及由三教演绎化分、对待组成的百家学说,再由百家文化追根溯源至华夏文化的古奥源头——道文化,他第一次把大众眼里纷呈复杂的传统文化万象,用“有界、有无界、无界”的太极三界之说,简明扼要地予以揭示出来,启开博大精深的太极学序幕之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太极学如电光火石,从茫茫云雾中透出一道智慧的亮光,直透心扉。

在连续14天、每晚两三个小时的讲习授课中,陆老师理行兼授,每节课先深入浅出的讲解相关太极学的理行内涵,之后指导学者们进行实地体悟,次第展开“入盘、抱球、站桩、练气”等太极体验,大家在一种特定的体悟氛围和“气场”中,慢慢入静,自有返无,无中生有,静极生动,由无感,到微感,由微动到小动,由小动到大动,甚至有人在自然境态中因松、静而生发出剧烈旋转之太极气动,进入一种清醒而无我的特定太极境界,平生第一次感到太极之气的奥妙!大家被这种无和有、意和气、静和动、理和行完全一体、相因互果的全新体验和崭新学说深深地吸引。

国家气象局,这个研究和发布大自然气象科学现象的地方,竟然与中国古老的太极学发生了奇妙的关联,成为引导许多学者进入探索太极文化的入门之地,令人不禁感叹这是何等奇妙的机缘。

龙城见龙开新意

柳州又称“龙城”,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始定名至今。唐代诗人柳宗元诗句中也称柳州“龙城郡”。清如漓江、宛如玉带的柳江穿城而过,曾有“八龙见于江中”之历史传说,站在马鞍山顶远眺,柳州城被宛如巨龙的柳江环抱,故柳江又名龙江。柳州城中还有一处风景绝佳之地,这便是青峰叠翠、瑞气氤氲的大龙潭公园。

1998岁末至1999年年初,在近2个月的时间里,陆锦川老师在龙城柳州,连续开办了几期太极学讲习课程,计有:太极三晳研讨班、《金刚经》参学班、《老子》参学班、太极学师资讲习班,以及九宫太极手讲习班等,开启了太极学全新的三晳理行、晳义传学新道路。

来自全国各地的太极学子汇聚龙城,参学论义,析理辩机,研学问道,体悟太极,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图片

笔者有幸参与了其中几次课程,当时当境,受益良多。至今犹忆:当时陆老师在一次讲课中,曾将太极文化比喻为“龙象文化”,龙具蛇身鹿角牛鼻鱼鳞凤爪,龙散而为气聚而成形,神龙见首不见尾,深奥莫测变化玄妙,亦如太极三晳之理象:出有入无,幽显一体;化生、对待、流行,三易互易;相对、绝对、非对,对对无穷;奇生、偶生、变生,生生不已。

龙城见龙,变幻莫测;龙城闻道,启人慧思。   

山水之间隐道机

时光倒回到2000年1月,陆老师在广西桂林阳朔的月亮山庄讲学,两岸三地学生相会于此,共同研讨太极理法,切磋太极推手。山水秀丽的月亮山庄,成为太极学者们参学体悟的道场。

一日,讲学之余,陆老师率众生乘船畅游漓江。时值春节前夕,艘艘游船往来于风景如画的漓江山水之间,游船上偶尔有人往水中扔个鞭炮,爆竹声声在山水间回荡,平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图片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分不清人中有画还是画中有人。陆老师或佇立船头眺望,或入船仓与学生促膝交谈。众人指点两岸如画之崖壁青峰,似猿、似驼、似马、似仕女,抑或似剑仙、似佛身,大家指指点点,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引发大家自然联想到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

陆老师即景设机,启发大家思考:天地造就万物,先天神含形,后天形含神,太极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晳理行与功行息息相关,悟透则功进,执迷则功退。

有参学太极学多年的学生说出困惑:太极入盘,失气失架后往哪求?前面的路不知如何走,向后又无路可走,如何是好?陆老师即此反问:“那为什么不狗急跳墙?!”这一问如当头棒喝,启人慧性!

薄雾弥漫,漓江山水时隐时现,时暗时明;忽尔天高水阔,忽尔浪急滩险;忽尔绝壁断崖,忽尔别开生面。恰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你无路可走时,可能正是峰回路转、绝处逢生之际。

图片

蝶舞浪飞显身手

2000年春节,陆师在泰国讲学并传授九宫太极手之推手,我有幸与两岸三地一众学生前往学习。

期间聆听陆老师启悟学者领悟三晳参学要义,亲授九宫手推手要领,大家相互切磋,挥汗过招,共享游学论义之乐。适逢泰国新年,参学课余时间里,师生们乘船游览湄南河,品尝大排档海鲜,游览夜市,观看歌舞表演,其乐融融。这些经历,让学者们看见陆老师除了讲学论道时那种神思泉涌、滔滔不绝、讲经说法、庄敬严肃的一面,还感受到他童心未泯、笑声朗朗、涉趣广泛、热爱生活的一面。

图片

一日下午,艳阳当空,海滩波涛声声,陆老师兴致盎然地与学生们海边漫步。泰国气候炎热,海上游泳冲浪驾帆者不绝,群群海鸥发出鸣叫声掠过上空,陆老师一时兴起,换上泳装,跃入水中。在海里游泳和泳池截然不同,海浪一波接一波卷起,波峰浪谷中,平时再好的泳姿也无法施展。我自幼喜欢游泳,蛙、自、仰、蝶都会,但此刻在海浪里也无法施展,但我看见陆老师居然能在波浪之间展开双臂蝶泳前进,我大惑不解,他何以能在海浪里有这么快的速度?仔细看去才明白,原来陆老师是选择两次波浪之间,与海浪保持平行而非纵向穿越波浪,他是巧妙地借两次波峰之间的缓冲区,以其超出常人的膂力,采用蝶泳姿势奋力展臂划水前行,才会在海中有如此快速的运动。

顺应潮流,适境而动,陆老师搏浪击水,蝶舞浪飞的英姿,是那次游学经历中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记和启示。

千禧新春观墨宝

千禧年元月,陆老师再到京城,与部分学生相聚,除了首次开讲太极道机参悟和带领学者透悟禅机悖论外,陆老师还在闲暇时应大家之请,挥毫泼墨,为学生们留下了一幅幅珍贵的墨宝。

图片

陆老师此次带领大家参学太极三晳的一个重点,是启发学者们要注意破除惯常思维中不易察觉的习见、端见等智碍,养成和保持太极三晳思维。正所谓:两端不是道,中间也不是道;两端落入对待,中间又落入对待之对待。

记得课中陆老师曾设问:人可以住进房子里,房子能住进人里吗?大家一时皆茫然无解。

陆老师启示道:“智者只做一件事:转换境界。我们只要加一个因素或者减一个因素,一切就都变了。比如:如果房子是巧克力做的,那不就可以'住’进人中了吗?

常见落于对待两端,落端必执,落执必碍,两端非是,中间亦非。相对中有绝对,相对中有非对。被锁定的境界,只要破掉一个,其它不攻自破,关键看你的思维能不能跳出被锁定的知见、习见、定见。”

从陆老师圆机活法的讲授和启发中,我们又一次窥见了三晳思维灵动自如,如盘走珠,点点不落,又点点俱在,无所立无所不立,即立即破的慧思睿智。

天地悠悠隐游踪

千禧年之后,陆老师云游海外,讲道传学,如闲云野鹤,难觅行踪。我与陆老师再见面时,时光已匆匆过去了18年。2018年10月中旬,当得知陆师返沪消息后,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思念之情。于是经过师兄的请示,征得老师的同意后,我约了江凌飞师兄一同搭乘京沪高铁至上海,当晩就赶到老师下榻处探望。

时隔近二十年未见陆老师了,岁月留痕,虽老师亦未能免。当年于漓江碧水青峰间傲立船头、神采飞扬的陆老师,也已是鬓染霜雪,额头和眼角平添了许多皱纹。师生默对,我们一时不知说些什么为好。

退休多年,我时时在手机的“美篇”里回顾当年与陆老师在一起时拍摄的照片,还曾自己编辑了几十幅陆老师与学生们在一起的照片集,并配以“云水禅心”的琴歌乐曲。此时,我未加思索,将手机中的“美篇”图片辑录拿给老师观看。或许是当年的情景再现眼前,触动了陆老师的回忆吧,陆老师默默地翻看着那些照片,眼泪却溢出了他的眼眶。

鲁迅曾有诗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此情此景,能引发陆老师情感的,或许还是他历经坎坷、矢志不移、殚精竭虑、讲道传学的一生经历吧。

我虽难言自己是一个合乎陆老师期望的好学生,但有幸在二十多年间,亲见亲历了陆老师讲学传道的诸多时刻,也有幸沐浴了太极文化的智慧之光,这些都将成为我人生的珍贵财富。

庚子春,陆老师回归自然,隐入天地,白云悠悠,何处觅踪?

图片

谨以小诗一首,寄予之深怀: 

大千世界,物牵人欲;

生老病死,白驹过隙。

得失进退,祸福情迷;

何处可寻,解惑菩提?

华夏神州,道缘天机;

锦川出海,奔流不息。

仿佛启慧,慈云法雨;

弃门立学,燃灯授记。

月亮山庄,指月参月;

太极推手,借力发力。

龙城论道,活法圆机;

佛国释佛,拈花妙语。

理行并重,去执解疑;

性命双修,天人合一。

形神兼备,知行一体;

出有入无,三界九晳。

奇生偶生,生命真义;

生死死生,相存相依。

对待流行,三易互易;

并端切扣,太极妙理。

去碍破执,即破即立;

生理物理,相理数理。

师说直击,人见难逾;

明心见性,授之以渔。

陆师弘道,风里雨里;

春秋寒暑,往来复去。

薪火相传,朝朝暮暮;

润物无声,点点滴滴。

己亥惊蛰,恩师隐逸;

倏忽三载,感念无已。

生承师志,弘道太极;

天地悠悠,矢志不移!

图片
图片

主编〡蒋华

图片〡吉晓峰  袁仲

编辑〡徐建华  周晓妮

本文图片版权归图片提供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