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浩明:市场大局已定 “估值底”是目前市场的有效支撑

 王钰涵书屋 2022-09-10 发布于四川

  统计显示,从今年初到8月底,A股市场上几个重要的宽基指数都是下跌的,科创50指数的跌幅为26.36%,创业板指数也有22.64%。相对来说,上证50指数跌幅是比较小的,为15.65%,最近广受关注的中证1000指数下跌了15.72%,去年表现甚好的中证500指数涨幅16.36%,ETF基金最主要跟踪标的之一的沪深300指数,则有17.44%的下跌。

  2022年的股市交易已经过去了2/3,不出意外的话,全年的市场大局已定。对比、分析上述几个宽基指数的走势,还是能够让人悟出些什么。

  首先应该承认的是,今年前8个月的市场走势是比较弱的,几大主要宽基指数的跌幅都是两位数,显示了全市场都遭遇了下行的压力。的确,国际上,俄乌冲突以及欧美国家的高通胀,加上美联储的激进升息,使得A股市场运行的外部环境异常严峻。国内,经济增速的下行以及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也令A股市场面临重重压力。在这样的基本面背景下,大盘行情自然是易跌难涨的。即便是在下跌后展开一定的反弹,也只能是阶段性的、局部的。在年初的时候,对今年行情持谨慎态度的人并不少,但往往都只是对出现结构性行情抱有较高的预期,现在看来,今年的结构性行情强度并不大,且运行也不流畅,甚至显得有点支离破碎。所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今年股票操作的难度。

  其次,今年市场上围绕“价值与成长”的话题反复讨论。由于大多数价值类股票是大盘股,且股价又相对较低,反之那些成长类股票,则往往是中小盘股,股价相对还比较高,这也就在市场上进一步引发了大小盘风格转换,以及基于股价的“高低切换”方面的争议。不过,从前8个月主要宽基指数的走势来看,创业板、科创板的跌幅相对较大,其中,前者是连续几年上涨后出现回调,而后者尽管业绩增长在各大板块中是最高的,但在今年却是几度跌破指数1000点的基数值。显然,以成长作为炒作题材的行情,在今年是不太容易展开的,这主要是因为成长类股票估值比较高,在市场较为低迷,谨慎情绪占上风的情况下,这类股票的吸引力无疑是会下降的。

  如果仅仅是从大小盘的角度来观察,可以看出,无论是上证50指数,还是中证1000指数,其下跌幅度都是差不多的,并没有显现出明显的哪一类更为突出的现象。不久前,中证1000指数期货与期权推出,市场的关注程度较多,有种观点认为,该指数会领先于其它宽基指数。但如果结合其今年前8个月的走势来看,其实表现并不很突出,只是价格弹性比较好而已。如果说在前几年,从上证50指数到沪深300指数,再到中证500及1000指数,都有过在某个年度表现特别突出的情况,在今年的前8个月则是走得较为均衡,没有哪一个出现异常。这其中的原因,倒是很值得深思,也许与相关指数都有了较多的ETF基金,有的还有指数期货及场内场外期权这些交易层面的因素有关。

  再进一步说,这些宽基指数都是在4月份创出了迄今以来的年内新低,就市场内外环境来说,在某种程度上现在并不比那时宽松,至少人民币汇率要低不少,受新冠疫情冲击的城市也更多。但是股市表现却比那个时候好,进入9月份以后,各大宽基指数陆续呈现出企稳反弹的态势。这一方面是得益于上半年一系列有关稳增长的会议召开后,投资者普遍认为“政策底”初步形成,相关政策也将逐渐产生效果。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跌了大半年,股市整体上的投资价值已经凸显了出来,譬如上证50指数的市盈率才10倍多一点,绝大多数宽基指数的点位处于历史估值的1/3分位。应该说,由此形成的“估值底”,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大盘,使得股市得以逐渐企稳。

  虽然很难说大盘马上会有强劲的反弹出现,但在一个区间内整理,并展开一些个股与板块行情还是有机会的。也许,这就是现在能够想象的今年最后4个月股市的基本运行格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