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用和朱武的差距,从他们的战绩就能看出,谁是梁山泊的第一军师

 贡子曰 2022-09-10 发布于吉林

梁山好汉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一勇之夫,凭借着一身的蛮力闯荡江湖。他们多出身于社会底层,文化水平并不高。梁山泊上稍微有些文化的人,都能在山上占据一个好位置。

读书人吴用和朱武分别成了掌管机密的军师和参赞军务头领。这都属于梁山泊的战略人才,他们的每一次谋略都决定着梁山泊的走向。

但是对于梁山泊上的这两位“军师”,历来评价不一。

大多数人都认为吴用这个人人如其名“无用”,说句粗俗的就是没有卵用。他们认为朱武这个副军师水平明显高于吴用,朱武之所以没能占据好位置完全是因为宋江和吴用在打压他。

那么,吴用和朱武两人谁才是梁山泊上的第一军师呢?

空谈不切实际,我们不妨拿数据来说话。

我们先看一下吴用这些年的 “战绩”。

吴用作为军师初出茅庐,策划的第一场“战斗”叫智取生辰纲。在他的一番操作之下,晁盖等人兵不血刃,不费吹灰之力就劫取了杨志押运的生辰纲。

吴用的第二次出手,是在梁山泊上。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促成了梁山泊上的内讧,帮助晁盖在梁山泊上站稳了脚跟,也因为确立了自己梁山泊上军师的地位。

接下来,吴用在梁山泊上调兵遣将击败了前来围捕的官军。

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前来助战,在孙立的帮助下,成功击破祝家庄,并拿下了守卫森严的李家庄。

柴进失陷高唐州,宋江率众去救,吴用是随军军师,在他的谋划下,宋江成功击败了夜晚劫营的高廉。又在吴用的谋划下,成功杀死高廉,攻破高唐州。

呼延灼攻打梁山泊,吴用设计擒获了他的副将彭玘。面对犀利的连环马,在失利后,他暂避锋芒,智赚徐宁上山,最后用计大破连环马。

三山聚义打青州的时候,吴用更是设计擒获了呼延灼,一举拿下了青州。

攻打华州城的时候,吴用巧妙设计,派人劫持了奉旨烧香的宿太尉,借用金铃吊挂成功骗取了贺太守的信任,营救出了史进和鲁智深。

在攻打大名府时,吴用先是设计擒获了急先锋索超,又设计里应外合攻破了大名府。

攻打大名府的间隙,关胜奉命前来剿灭梁山泊。结果被吴用设计擒获。

攻打曾头市替晁盖报仇,吴用按照曾头市的布阵方式,分兵攻打,在武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又将计就计获取了曾头市的信任,并且据此大破曾头市。

攻打东昌府和东平府,都是吴用巧妙设计,这才攻破城池,擒获了敌方将领。

宋江去东京公干,为招安寻求门路。吴用设计大闹东京,把限于险境的宋江等人平安接回。

两破童贯、三败高俅,吴用完全将对方玩弄于股掌之中。书中这样记载:原来今次用此十面埋伏之计,都是吴用机谋布置,杀得童贯胆寒心碎,梦里也怕,大军三停折了二停。

攻打辽国的时候,面对分兵四路进犯边境的辽国,宋江有些手足无措,还是吴用拿定了主意,先攻打几个城池,逼敌军回援。宋江采纳了吴用的意见,首战告捷,拿下了密云县。随后,又攻克了有重兵把守的檀州城。

攻打幽州城时,宋江采纳了吴用的建议,兵分三路迎敌,一举夺下了幽州。

征方腊破润州城时,他派人假扮陈观父子,取得了吕师囊的信任,成功夺取了润州城。

梁山泊攻打杭州城接连失利,吴用抓住方天定筹粮的机会,立刻派人假扮押送粮草之人,里应外合之下攻破了易守难攻的杭州城。

在攻打方腊老巢清溪县的时候,吴用依旧是老套路,派人诈降,然后在关键的时候里应外合,攻破了清溪洞。

以上是吴用的谋划数据。

我们再来看朱武的战绩:

朱武的首秀是在陈达被史进擒获后,献出了苦肉计,取得了史进的尊重,不但保住了陈达的性命,而且还获得了史进的友谊。

朱武等人上梁山后由于寸功未立,急于表现自己。所以在得知芒砀山的众人前来围剿梁山泊后,立刻带着少华山上的人马迎敌,结果被项充、李衮等人杀得大败。

在宋江商议招安事宜的时候,朱武提出了一个宝贵的意见:“兄长昔日打华州时,尝与宿太尉有恩。此人是个好心的人。若得本官于天子前早晚题奏,亦是顺事。”这句话为宋江打开了新的思路。

卢俊义攻打玉田县的时候,朱武建议卢俊义摆一字长蛇阵,结果到了打仗时,由于辽军勇猛,梁山泊军队收尾不能照应,还是靠着卢俊义、关胜、呼延灼等人过硬的实力才死撑过关。

宋江与辽将大战幽州城之际,辽军要比试阵法,依次摆下了三个大阵,朱武一一识得。

卢俊义率军攻打昱岭关,派遣了石秀等六人前去哨探,结果全军覆没。关键时刻,朱武劝说卢俊义以大局为重,并派遣时迁打探情报。朱武根据时迁的情报遣兵派将,攻克了昱岭关。

歙州城下大战时,梁山泊损兵折将,朱武断言方腊军会在夜晚劫营,他提前做好埋伏,大败方腊军。

从数据来看,吴用的数据显然更多,更好看一些。

在整个梁山泊的发展过程中,吴用都是不可缺少的谋划者,梁山泊在他手中一点点变强。在他的谋划下,梁山泊一次次地击败了来犯之敌,取得了一次次战役的胜利。

想比较而言,朱武的战绩就显得有些单薄。他经常与没有主角光环的二把手卢俊义外出作战,战绩不多,而且也不够出彩。

无论打仗的优点在于灵活,仔细看他的战绩,其实他的策略并不多,基本上就是里应外合、诈降、在后方制造混乱、诱敌深入这一套。但是,他每次计策都用得恰到好处,能取得预期的战果。

面对劣势时,他能保持冷静的头脑。损兵折将后,他不会被愤怒冲昏头脑,也不会灰心丧气,他会安慰主将,思考最优的解决办法。

朱武这个人呢,谋略也不差,可惜出手的机会较少。他也有自己的专长,他擅长“识阵”。在古代行军布阵是有一定套路的,什么一字长蛇阵、八门金锁阵、太极八卦阵,都是比较高明的阵法。无论对方怎么摆设,朱武都能一眼识破。可惜的是,朱武只晓得阵法长什么样子,却缺乏破阵的良策。

攻打辽国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有趣的一幕:

朱武说:“此乃是太乙混天象阵也。”宋江问道:“如何攻击?”朱武道:“此天阵变化无穷,交加莫测,不可造次攻打。”

当然,军师吴用也给出了类似的答案:“未有良策可施。”

无论是吴用还是朱武都是智力型英雄,他们都是当军师的料。

吴用出场的时候,书中有这样的描写: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名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读水浒的时候,总感觉作者是把吴用当成诸葛亮式的人物描写的,吴用的道号是加亮先生,给人一种“超过”诸葛亮的感觉。

书中还多次用诗文夸赞吴用“击楫宋江真祖逖,运筹吴用赛张良”、“吴用良谋真妙算,花荣神箭世无双”。可见在作者的心中,吴用并不是什么废物,相反,他是一个能人,在整个水浒故事中,梁山泊面临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吴用在出主意,若是吴用都解决不了的,那么只能九天玄女给宋江托梦梦授神机了。

朱武同样也出彩,书中夸赞他“阵法方诸葛,阴谋胜范蠡”。不过在后文书中不知是作者有写了这样一句话:智可张良比,才将范蠡欺。今堪副吴用,朱武号神机。

一个“副”字足以说明朱武的能力和地位了。

从数据和全文的内容来看,吴用确实是抢过朱武的,梁山泊的第一谋主非吴用莫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