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伯钊[中国戏曲家]

 Loading69 2022-09-10 发布于四川
李伯钊
李伯钊
中国戏曲家
代表作《母亲》
李伯钊(1911(辛亥年)—1985(乙丑年).4.17),女,戏剧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席杨尚昆的夫人。原名李承萱,曾用名戈丽。出生于重庆大梁子。
1926年赴苏联学习。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歌剧《长征》、话剧《北上》等。
1929年与杨尚昆结婚。
基本信息
别名
戈丽
出生日期
1911(辛亥年)
去世日期
1985年4月17日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重庆
人物生平
杨尚昆和李伯钊
1925年加入,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同年到上海,在共青团浦东地委任宣传委员。
1926年冬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毕业后,留校做翻译工作。
1930年回国,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
李伯钊近照
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闽西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闽西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兼彭(湃)杨(殷)军政学校政治教员。后到江西瑞金,任红军学校政治教员、《红色中华》编辑、高尔基戏剧学校校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艺术局局长。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先后任中央工作团团员、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宣传干事。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到红四方面军参与建立随军剧社,后参与建立红二方面军随军剧社。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临汾办事处科长兼学兵队女生队队长、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编审委员会主任、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校长、中共中央北方局文委委员兼宣传部科长、中央宣传部科长。
1942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曾创作话剧《母亲》《老三》《金花》等。
李伯钊与杨尚昆在延安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中央党校文艺工作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华北局文委委员、华北文联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市文委书记、文联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是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个人生活
情感生活
1929年与杨尚昆结婚。
健康状况
1985年4月17日于北京病逝。
其他作品
李伯钊(右)
著有歌剧《长征》、话剧《北上》及《李伯钊文集》等。
话剧《母亲》《老三》《金花》等。
参考资料
[1]
「芦山地方志-红色记忆」回忆李伯钊同志红军长征在芦山的宣传工作 · 芦山地方志-头条号[引用日期2021-4-25]
[2]
抗战时期的太行文化 ·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头条号[引用日期2021-4-25]
相关合集
第三届中国文艺界联合会知名成员
共83个词条5909阅读
郭沫若
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
茅盾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
巴金
中国著名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