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小洲 II 重返古埃及

 杨小洲 2022-09-10 发布于北京

       我们对古代埃及的认知,大多为金字塔、法老陵墓和木乃伊,皆为男性帝王的故事,前些年万宝龙制作限量帝王纪念版钢笔,有一款即为纪念拉美西斯二世,他被奉为伟大的超级英雄,有“战无不胜”的美誉,记载他丰功伟绩的雕像和绘画时常可见。过去我们常提人类文明古国,依次为古巴比伦、埃及、希腊、印度、中国,两河流域文明早中国数千年,立在巴黎协和广场的方尖碑据说是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雕凿,与卢克索神庙前的方尖碑本为一对,有四千年之悠久,曾经被埃及艳后克列奥帕特拉搬移到亚历山大城,往事越千年,物是人非,1805年由埃及总督赠送给法国皇帝,风雨春秋,依然身姿不改。纪念碑之外的雕像和神庙,成为拉美西斯二世的建筑成就,这样一来,埃及作为今天的旅游国家,多要感谢这位君王。

       作为文明古国,我比较关心埃及古代文明,譬如生长于尼罗河岸边浅水中的纸莎草,这是最早用来造纸的植物,纸莎草纸的制作与中国的造纸术不同,是将纸莎草的杆茎浸泡编织如同扁席,捣出浆汁使其粘作饼糊片状,晾干后似薄纸,可书写,垒叠成书。因此埃及的书籍成形较早,大英博物馆收藏画在纸莎草纸上《雅尼的死者之书》约距今3200年,正因可以成书,随之而有亚历山大公共图书馆,传说有70万藏书,但这座世界最早的图书馆到罗马恺撒时期,攻陷亚历山大城时遭焚毁,这才引出埃及艳后克列奥帕特拉耿耿于怀地对恺撒说“你毁掉了我的宝贝”,而恺撒的回答颇具英雄气概:“我赔你一座图书馆”,可以想见书籍在当时的重要直渗入英雄与美女的情感中。这故事至为经典,可惜这本书中没有叙述。

       埃及艳后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与罗马大帝恺撒的故事,为历代传说乐道的佳品。早年莎士比亚写有《安东尼与克列奥帕特拉》的戏本流传,这是中世纪之后的事,而埃及艳后与罗马帝国纠缠不断的艳史,则在公元前79年,是托勒密王朝后代,十字军东征之前好几百年。埃及艳后作为一国之君,将自己裹卷在毯中献给恺撒,也算智勇两全,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的神话传说都有女英雄的故事,西方人崇尚女性,皆与这些神话传说有关联,我曾在巴黎一家旧书店买到法文版《拜伦诗中的女英雄》,每位女英雄都绘有铜板线条素描,可见女英雄总与美貌相关联。大智大勇的人,才有交手的机会,埃及女王克列奥帕特拉凭借美貌与智慧,先是让罗马独裁者恺撒拜伏于足前,继而俘获安东尼,倘若能将屋大维拿下,则罗马三雄尽收裙底。可惜屋大维信从“红颜祸水”的古训,可怜一代艳后终得香消玉殒,托勒密王朝结束。

       克列奥帕特拉另可略提的事,是其钟爱的紫色流传至今,依然是欧洲皇室最尊贵的宫廷色彩,也是时尚界百搭不厌的色调。这种被称为“提尔紫”的色彩,由海中贝类提取,女王克列奥帕特拉喜欢,宫殿寝居皆染以提尔紫,恺撒大帝为取悦芳心,宣布罗马宫廷效仿,继而教皇也以紫衣为尊,权贵专袭,延续两千年。这大概是我们今天尚能触摸到与埃及艳后相关的事。

       这些是书外的话题,书中记载较多的是拉美西斯二世,经历过战争与和平,建筑、神庙、雕塑留到今天的较多,认为“拉美西斯城确实是认识埃及的首选地”。该书作者唐纳德.P.瑞安是英国人,是位埃及学家和考古学者,在帝王谷考古发掘二十余年,因之对埃及古文化名胜和遗迹身为了解,所写这本旅游指南以城市遗迹、神庙、历史雕像为主,最为著名的法老金字塔并不在主要的介绍之中,在登峰造极的卡纳克神庙与卢克索神庙上着笔也较为简单,大约这些都是世人共知的名胜,作者按照自己的文字路线导游,顺带将市民大众的生活、家庭、习俗、文化、战争做一些描叙。最为有趣的是,作者专章谈论第一位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称其为埃及王室历史上杰出的人物,她篡夺图特摩斯三世的王位达二十年,曾发起远征,而图特摩斯三世也是位可以大书特书的人物,有“古埃及的拿破仑”之誉,在位五十余年,多次远征扩大埃及版图,又大兴建设,是埃及帝国缔造者,但这样的伟大人物,也免不了报私仇泄愤,将压制他的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雕刻纪念文字从历史名迹上抹去,可见无论高低贵贱,每个人心中都有隐痛,只是发泄的方式不同而已。

       从文化艺术来讲,古埃及的建筑与雕塑相比古希腊,有着极大的不同。古埃及雕刻皆以侧面浮雕为特色,人物面貌都是侧脸,看上去颇稚拙可爱,加之兽身人面或兽面人身的雕塑,人神混合,尤以坐姿为多,端庄尊贵,与神庙相契合,穿越几千年岁月风霜,让今天的人们返回旧日风光。

       2022.1.15.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