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井观[原卫生部副部长]

 Loading69 2022-09-10 发布于四川
苏井观
苏井观
原卫生部副部长
苏井观(1906年-1964年),原名苏炳达,字静观,河南省潢川县城关人。生于木工家庭,少年时靠教会资助上小学,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汇文中学,毕业后考入天津海军军医学校,并取得公费生资格。曾任卫生部副部长。
1964年5月26日,苏井观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
基本信息
出生日期
1906年
去世日期
1964年5月26日
国籍
中国
性别
籍贯
河南省
潢川县
城关
个人经历
早年及土地革命经历
少年时进小学读书,后入河南确山慈仁医院学医。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后,联络同学组成赤血救国团,冲破院方的阻碍和反对,沿平汉线北上郑州,沿途进行宣传活动。因此被学校开除。后报考由冯玉祥将军领导的张家口西北军弘道学校。1927年毕业于天津海军军医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回到潢川,与同学合股兴办三友药房掩护革命活动,自任经理。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三友药房成为潢川共产党人活动的秘密中心。根据党组织的指示,秘密向大别山革命根据地输送过药品和枪支。1930年初离开潢川进入鄂豫皖苏区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任红二十八团军医,后调任红军第一师(后改为第十师)医院外科主任、院长。1931年11月至1932年12月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院长。1933年7月至1935年3月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卫生学校校长兼外科主任。编写教材,讲授课程,带领学员在病房、手术室见习,为红四方面军培养了一大批卫生工作骨干。1933年秋任总医院管理委员会委员。创建100平方米的手术室和消毒间,创建中医院,创办《血花报》。1935年7月至1936年3月任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医政局局长。1936年4月至10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卫生部部长。同年11月至1937年3月任红军西路军卫生部部长。
苏井观(左)与张琴秋、郭述申
全国抗日战争时期
任延安边区医院院长、八路军医院院长。1938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卫生部部长。1942年6月至1945年8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后方勤务部卫生部部长。1943年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卫生部部长。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9月至1949年8月任中共中央军委总卫生部部长。
建国后
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1949年11月至1954年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党组副书记。1951年5月至1953年8月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医务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1954年9月至1964年5月任卫生部副部长。
逸闻轶事
苏井观(1906-1964),原名苏炳达,字静观,河南省潢川县城关人。生于木工家庭,少年时靠教会资助上小学,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汇文中学,毕业后考入天津海军军医学校,并取得公费生资格。
苏井观传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从天津海军军医学校毕业,拒绝在国民党军队里做医官,毅然返回潢川,同好友徐典吾、曾香亭在城关开设三友药房。192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医生职业为掩护,在潢川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初,因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年关斗争身份暴露,离开潢川转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从事医务工作。
到达苏区后,苏井观先后任红四方面军第十师医院院长,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院长。其间,他仍然对中国革命充满信心,积极工作。当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战斗中负伤,就是经过他精心治愈的。1932年10月随红军四方面军转战川陕,历任川陕苏区总医院院长兼政委,卫生学校校长,红四方面军卫生部部长。长征途中,苏井观随红军三过草地,倍受艰辛。1935年,他任军委总卫生部医政处处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延安边区医院院长,延安医科大学校长,八路军总医院院长,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卫生部长,陕甘绥晋联防军卫生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委总卫生部部长。新中国诞生后,参加组建中央卫生部,任中央卫生部副部长。1951年领导组织抗美援朝卫生工作。1963年夏,回到潢川县城,视察了县人民医院。
人物逝世
1964年5月26日,苏井观同志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