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春阳:兰花的画法

 福莲 2022-09-10 发布于云南
一、兰叶的画法

1.兰叶画法:用笔要中锋。行笔要有提按,叶端收笔时要提笔,力量要送到底。以一笔起手,领悟一笔之提按、顿挫、枯湿、浓淡。起笔收笔之变化,推而广之至千变万化。(见图一)

图片

图一


2.画兰叶要有转折,以取其势;有俯仰,以求姿态变化。叶转折处应方中有圆,不可硬转,否则令叶有折断之感。画兰叶以有墨色浓淡虚实之变为宜。(见图二)

图片

图二

3.三叶法:一笔长,二笔短,三笔交凤眼。三叶穿插宜自然。交凤眼是为了破两线之平行,使线之搭接紧密连绵,自然得势。(见图三)

图片

图三

4.两组叶画法:两组叶子相交要顺势,虽有交搭,而线与线之间应成“三角弧”(潘天寿语),一般应避讳十字直角相交。两组叶之伸展方向应大致统一,不宜相争、相抵。(见图四)

图片

图四

5.下包根箨式:几叶穿插,应向根部聚拢若鱼头,出叶虽多,其根一也。若几叶平行至根而散开,则不合植物生长之规律。(见图五)

图片

图五

6.叶分聚散:叶子组合要注意疏密聚散,两组叶组合应有一多一少之别。叶少不寒悴,叶多不纷乱。繁简组织与穿插要符合形式美法则方为得宜。(见图六)

图片

图六

二、兰花花头的画法

1.画花头用笔须有提按、疾徐之别,每笔如簪而墨色有浓淡变化乃为得宜。花头姿态应有偃仰、正反、含放诸变化。画花头,忌五出如掌指,须掩折有屈伸之势,瓣与瓣应互相照应。(见图一)

图片

图一

2.“兰花如美人”,其茎多为曲线,多曲线方能展现秀美之姿。故花头之生动与否,与瓣之搭接有关。花茎之曲线,犹如美人头、颈、胸之关系,顾盼流转,婀娜多姿,方为入妙。(见图二)

图片

图二


3.蕙花画法:蕙为一茎多花,故花亦须有左右照应之变、绽放含苞之别。含苞欲放者多在茎之顶端,此先放后放之别也,学者当多于生活中体悟之。(见图三)

图片

图三


4.逸笔画花法:逸笔,指用笔闲适而放逸,超脱常法,更加灵动而不拘泥。学放逸之法,须有常法之笔墨根基和潇洒不拘之性情方可入理。点花心如美人之有目,淡墨画花,重墨点心,以用笔灵动为宜。(见图四)

图片

图四


5.花茎如立,花重如垂:花茎如立,即兰花之茎应挺拔有力,立得起来,而非直立之意。花重如垂,即细茎着花,必有下垂之势,以示其茎之柔也。茎上之花,不可如荷,不可似玉兰而向上。茎、花各得其态,乃为上乘。(见图五)

图片

图五


6.高下向背,相互照应:花出叶外,须具有高下向背之别,方不重叠纷乱,如此,可得错落有致之趣。花出叶中或叶外,均须互相照应,似顾盼而有情,此亦花鸟画章法法则之一也。(见图六)

图片

图六


7.喜气写兰,怒气写竹:兰柔而竹刚。喜气写兰,优哉游哉,自得悠闲雅逸之气;怒气写竹,气势刚强,方蕴刚正有节之气。此指行笔作画、运气使力须有刚柔、曲直,以得物之性、抒人之情也。(见图七)

图片

图七


8.花分四面,开有先后:叶生花忌朝一面,应分四面。花开有先后,即有花苞绽放、含苞待放与嫩苞初吐之别,含物之性、物之理。花开四面,画时须注意前后关系、透视变化。(见图八)

图片

图八


9.撇叶运腕,运笔宜轻:石涛云:“腕受虚则飞舞悠扬。”运腕轻则灵动飘逸,而不致凝滞拘谨。轻非无力,而是如太极之拳法,以四两拨千斤。此须内力充盈,功底深厚,乃得轻灵。(见图九)

图片

图九



10.言简意赅,重得神韵:画繁难,画简则难中难也。郑板桥云:“敢云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此之谓也。(见图十) 

图片

图十

兰花画法步骤

1.画叶(见图一):
一笔长,二笔短,三笔交凤眼。
叶须分二色,浓淡有深浅。
交搭有疏密,方能得聚散。
运笔宜轻灵,提按要自然。
粗如螳螂肚,细似一线牵。

图片

图一

2.画花瓣(见图二):
叶浓花宜淡,一瓣有深浅。
花下添柔茎,花茎宜曲弯。
出花应得势,姿若美婵娟。
抱枝如含笑,喜气写幽兰。

图片

图二


3.点蕊(见图三):
点蕊墨焦重,抱心馨香含。
如点美人睛,落笔自醒然。
点如落坠石,用笔不迟延。
临风似摇动,妙笔把神传。

图片

图三


4.落款钤印(见图四):
落款宜斟酌,位置应自然。
佳题画生辉,书将画意传。
红印色鲜明,画面增暄妍。
闲章语意深,押角或拦边。
望君细细参,此中有玄禅。(完)   

图片

图四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