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系列之《投资策略方法论》1|策略思考

 wupin 2022-09-10 发布于湖北

来源:凌鹏的策略随笔

描述A股的书很多,但这本是我亲自写的,每个字都是。这也是我入行之初自我学习的读书笔记,更是申万体系的体现。2012年完稿、2014年成书,年代有些久远,数据有些老化,但依然值得阅读。本文讲讲成书过程和全书构架,后面分三篇文章论述《策略思考》、《行业比较思考》和《宽体策论》。

成书过程

入行即做策略是一件悲催的事,因为毫无根基、而策略实在太难了。所以在我入行半年、一年甚至三年的时候,我都感觉彷徨、质疑自己的专业性、觉得自己随时可被替代、害怕失业后再也找不到工作·· ·而在十五年前,大家对“什么是策略”、“如何做策略”并无定法,因此当时确实有种使命感,希望能建构体系、为策略立法!

申万很早就开始建构体系,从2000年始,所有报告都入库。因此,在2006年到2007年,我把报告库中大部分报告都读了个遍,不断向所内优秀的老师前辈请教,同时也开始大量阅读海内外关于策略的文章书籍,如美林的投资时钟、高盛的策略体系、雷曼的方法·· ·直到2009年中,对策略才有个大致的框架,开始一篇篇写文章,前后耗时两年多。很多文章都是集合申万宏观、策略、行业和金融工程等不同领域的力量,花数周时间撰写,何其奢侈!

感谢领导的耐心,能够容忍我这样的闲人在研究所五年,慢慢思考和整理,那五年几乎没路演过一场;佩服领导的胸怀,能够允许这些报告面世而不是束之高阁,为整个行业做贡献。这些报告也构成了申万一表(关键假设表)和一会(月度观点交流会)的基石。

全书构架

全书共分为三个篇章共52篇文章,分别是《策略思考》18篇、《行业比较思考》13篇和《宽体策论》21篇。其中《策略思考》、《行业比较思考》和《宽体策论》的行文风格完全不同。前两者是我闭关五年的产物,一板一眼、接近学术著作,是学院派和申万体系的集中体现,全文有很多数据及图表,论证严密;而《宽体策论》是我行走江湖两年的感悟,有点离经背道,但却更贴近A股的特征,行文类似随笔、天马行空、几乎没有数据图表。

正如《宽体策论》终结篇《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对策略框架的再思考》所言:过去七年,撰写方法论三个系列共计 52 篇文章。其中,《策略思考》着重“术”的积累,庖丁解牛,将宏观、中观和行业进行分解提炼;而《宽体策论》和《行业比较思考》更重视实战和“道”的提高。前者适合初学者和学院派的选手,偏重教科书式的基本面分析;后者更容易在市场派的高手中得到共鸣,强调市场格局、行为金融和主流偏向的分析。两者背道而驰,又相互融合,皆不可废!

如今,我依然在探索策略的发展和实战运用,策略一身、一生策略!而申万也一直在完善体系,过去一年申万重写补充《策略思考》,也有很多经典复盘,值得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