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祭月——即将消失的中秋祭祀活动

 昵称79923180 2022-09-10 发布于山西

中秋祭月——很快就消失的中秋夜祭祀活动。

回到老家,领着一堆孩子,探望还在村里生活的父母。近二十年以来,只要我回去,中秋夜的祭月西瓜就是由我来“雕琢”,老家话叫“刓瓜”,就是把瓜雕刻一个造型,供给月亮神,以佑吉祥如意,阖家团圆。其实我也弄不出什么花样,无非就是加点造型的提篮;今年不自觉刻画了一些“回型纹”也叫万字纹,看来这段时间探索上古黄帝文化着“魔”了。[捂脸]

现在的祭月非常简单,摆了代表收获的瓜果桃李,配一个刓好的西瓜;再摆上象征团圆的月饼,各种口味的;放在院子里,月光照耀,再腾起几束烟花,一刻后,全家便可享用了。现在物质丰盈了,孩子们只是为这颗西瓜好奇,为人多热闹二开心。而我的儿时,物质匮乏的年代,祭祀月亮之前那是万万碰不得这些新鲜美味的,盼了好久才盼到十五,家里买一颗西瓜,要提前半个月,存在放米的瓮里,说是这样西瓜更甜。到了中秋节夜幕降下,便吵着要祭月了。那时候的水果,月饼!太甜了,太香了!

今天,祭月仪式,对我们而言越来越简单,甚至好多的地方已经成了回忆。

5000多年了,我想至少有4000年甚至更多的时候,我们有各种的传统祭祀,我们的先祖敬畏神灵,敬畏太阳月亮!而这种敬畏让人的内心形成了道德标准,什么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是非恩怨明明白白,不能做的绝对不做,不该干的绝对不干。这种敬畏生成的内心标准,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这种传承无关乎学历,无关乎贫富。

看着现在有些年轻人,眼里充斥着迷茫,老人摔倒不知道该不该扶;面对利益的各种骚首弄姿毫无底线;贪官巨富成了极度崇拜的对象;而忧国忧民满腔热血却变成孤家寡人,在很多人眼里成了“神经病”。如果这些我们的先祖看见,我想,他们是否会一声叹息呢?

学海无涯 沉思于古城

2022年中秋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