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1、水调歌头:词牌名。 2、离别:比较长久地跟人或地方分开。 3、七度:七次。 4、今夕:今天。 5、不胜:无法承担;承受不了。 6、彭城:彭城,鼓声之城,即今江苏徐州,是黄帝最初的都城。 7、古汴(biàn):古汴河。 8、凉州:曲名,唐开元中西凉州所献。 9、鼓吹:鼓吹乐。 10、鸿雁:俗称大雁。 11、汀(tīng)州:水中小洲。 12、翠羽帔(pèi),紫绮(qǐ)裘(qiú):指豪华衣饰。 13、素娥:即嫦娥,此处指月亮。 14、无赖:无所倚靠;无可奈何。 15、曾不:不曾。 16、清尊:酒器。 17、水驿:水路驿站。 18、依旧:照旧。 19、但恐:但害怕。 20、王粲(càn):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 21、相对:相望。
译文 分别一次要多久呢?已经过了七个中秋节。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心中愁绪难以承受。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在古汴河上泛舟,忽然传来凉州曲调。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 宴席中的客人,有的穿着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披风,有的穿着紫绮为面的裘皮衣服。无奈圆月无情,渐渐西沉不肯为人留下。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独自宿在水路驿站,离愁依旧。就怕像王粲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
赏析 该词主要写了作者与其胞兄久别重逢继而又要分别的难舍之情和诗人的内心世界,生动地表现出苏轼和苏辙兄弟的手足情深。
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格律对照 中平中中仄,中仄仄平平。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中平中仄中仄,中仄仄平平。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中平仄,平中仄,仄平平。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中仄中中仄,中仄仄平平。

明日词牌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