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星期天,有朋友毛毛雨邀约到枣阳市耿集镇的大山里采摘野果,欣然同意。早晨八点半,我们一行17人分乘四辆私家越野车前往。据同行驴友远航介绍,耿集镇是枣阳市的一个老镇,属革命老区,现已划归熊集镇管辖。正值初秋,山中野果大多已经成熟,而且极为丰富,栗子、山楂、山枣、桃子、野葡萄、猕猴桃、黄梨、石榴、木瓜等遍布山坡沟谷,如果找对了,一棵巨大的葡萄藤足足可以摘200斤。我们一边欣赏沿路风景,一边听这个从小在耿集镇长大的远航一边开车一边吹牛,心中充满期待。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窗外秋色迷人,丰收景象映入眼底:近处,路边的稻穗已经泛黄,有些田地已有收割机在作业;包谷也已成熟,大部分已经收割完毕;芝麻也快要成熟了,金黄色的落叶在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不少农民正在棉田里忙碌着,棉花的叶子也大部分凋落,棉桃们咧开了嘴,露出雪白的棉花。远处,延绵的群山那深蓝色的轮廓隐隐约约,在灰蓝色的天空下向远处延伸……我们途经襄州区的峪山、黄龙两镇穿过罗岗进入枣阳的耿集镇,一路欢声笑语。山峦越来越清晰,这些群山地处枣阳的最南端,与宜城市接壤,所以当地人又称之为南山。南山群峰簇簇,老远就看见几乎每一朵山顶之上都矗立着一个巨大的风车——那是风能发电机。风能资源是可再生的清洁、安全、绿色的能源,一次投入,长期受益,而且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永久性的大量存在的本地资源,可为当地居民提供长期稳定的能源供给。资料显示,风力发电是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最有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发展风电对于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记得小时候很喜欢玩纸风车,它为我和小伙伴们的孩提时代增添了很多乐趣,成为迄今为止仍难于忘怀的美好回忆之一。所以,我一看到山顶上高高矗立的发电风车,犹如打开了记忆的闸门,眼前的风车和记忆中的风车相互交织催生着体内的快乐荷尔蒙,采摘野果的期待立马让位于和这些钢铁大风车零距离接触的热切期盼。远看非常壮观,大风车随着山峦的起伏蜿蜒向远处延伸,形成一幅壮美的风景画长卷。小时候的我拿着纸折的风车,和小伙伴们迎着风向前飞奔,跑得越快,风车转动的越快,随着转动的加速,我们的快乐也达到了极致。而眼前的这个风车犹如被一个巨人拿在手里,高高举起。巨人站在山巅之上,迎着风,让风车快速地旋转起来,发出源源不断的电能造福于百姓。近观却很吓人,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发电大风车,没想到它是如此巨大,真可称得上是庞然大物!据说,风车的叶片直径,即扫风直径,主流叶型为126/110/114等,对应叶片尺寸为68m、54m、56m;现在最大的风机叶片直径已经超过70米了,相当于一架波音飞机的翼展。巨大的叶片随着发电机组的转子似乎转动的很缓慢,但由于其巨大,所以在空中划过的弧线也很长,它带动着风发出的拖着长长尾巴的“嗖——嗖——”声似乎从遥远的太空深处传来,令人心悸,令人震撼,令头皮发麻,人在近前,多么渺小……有些风机的叶片由于长期接受空气的巨大阻力而变得很明显的弯曲,那么大的叶片在风力作用与蹂躏下让人感到似乎弱不禁风……据远航说安装叶片的发电机组就有三间房子那么大,这些庞然大物自然要有非常结实的柱子来支撑,我抚摸着眼前这几十层楼高的巨大柱子——这个由很厚的钢板焊接起来的,目测直径至少有七八米的圆柱体,估计八九个成年人也无法合抱过来。站在柱子前面与它合影,如果不用广角镜头就无法拍出全景,我几乎仰睡在地上才为同行驴友战神拍了一张全景照,后来还惹得另一个驴友慧的羡慕嫉妒恨,因为她当时无法拍到和发电风车的全景合影……
我们的车途经一个路口,远航指着前面的一个山口说,那个地方叫过风垭,那里的风特别大。我估计这可能是一个风口,说明南山地势的特殊和风力资源丰富,而这一优势也许正是在该地安装众多发电风车的原因吧。 据远航介绍,这些巨大的发电设备当年安装时真是大费周章,每个山头都用炸药爆破削平,腾出适合安装发电机组的面积,有些山头如梁家山、磨棋山就被削掉了十几米……一座座山延绵百里,每座山头都矗立着一个高大的风车,连接这些机组的是开山劈石修建的一条山间公路。这条公路不仅是当初搬运机组上山的唯一通道,也是为后来经常上山检查和维修的工程师们的交通要道。而今,它成了我们观光旅游、采摘野果的最佳路线。我们的车就在这条山路上飞奔,眼前的风景令我心旷神怡……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