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里的“风”风,是自然界里最常见的,空...

 医文杂谈 2022-09-11 发布于河南
中医里的“风”

风,是自然界里最常见的,空气的流动即形成风。在常人的眼中,风只是自然现象而已,并没有什么独特。但在诗人的眼中,于是根据春夏秋冬,风有了自己的名字。比如,春风是“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秋风是“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夏风是“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冬风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四时变化而有了东风、南风、西风、北风,诗人以之抒情,显现出美好的意境;但在中医人的眼中,风却并不美好,甚至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中医最重视“风”,因为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善行数变,致病部位广泛;风为六淫之首,寒、暑、湿、燥、火等邪气常依附于风而侵入人体;风性主动。所以,中医都知道:“风是百病之长”。

由于风邪的性质以及其致病特点,由此构成了风病的理论基础。由于风病如此之多,以至于北宋时期风科独立成科。

从中医来分析,风具有阴、阳属性。天地万物气运,从风开始。风为首领,血为长养,风领导气运,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

那么,风与风又有什么区别呢?我的观点是:风,即气的运动态。气为体,风为用。人的生命在于精气神,尤以气为要。“气”字在《内经》中出现3000多次,是出现频度最高的一个词,可以说,整本《内经》都在讲这个“气”。《内经》又说:“风者,百病之长也。”我的理解是,气与风同质而异名,在体内则为气,在体外则为风;谈生理则为气,谈病理则为风。

那么,风是如何生出来的呢?

从中医来分析,人禀天地之气生,天有气,地亦有气。天气本为一气,由五行将其化为风热燥湿寒,即天有五行化五气。地气本为一气,由五行将其化为五味,即地有五行化五味。天地气交就是“气味相投”。

风属于天气,可以看作父;酸属于地味,可以看作母。风父与酸母合和生肝木。其他四脏皆如此。所谓人禀天地之气生,即是天气与地味相合以生五脏,五脏可以把天地之气融合,从而维持着天人的相应与平衡。

天之五气不停止的施加于人,若人所储备的五味不足以收纳五气,则天之五气就会在体内多余,多余就可以为邪害人。进一步说,我们要吃饮食,通过饮食来补充五味,用五味来滋养五脏,然后五脏就能伏藏天之五气。若饮食不调,导致五味摄入失常,就会造成五味耗伤五脏,结果就是五脏不能伏藏五气。

以风为例,风有外风、内风之分。如人所储备的酸味不足以收纳风气,风气就会在体内多余,多余即可为邪,此为外风形成的原理;如果酸味过多,而风气不足,那么多余的酸味就为邪,此为内风形成的原理。

从生理而言,风源于天气,是万物生长之先。万物有象,风为万象之先始。风与春同气,在人体与肝胆同气,肝为风藏,胆为风腑。天地万物气运,从风开始。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就生命而言,五脏之计在于风。

从临床来观察,诸多疾病,都因风而起,风为百病之先导。张景岳说:“风之始入,自浅而深,至其变化,乃为他病,故为百病之长”。风为六淫邪气之首,诸病无不因风而起,可以说:风之为害,百病始生。

风邪伤正,所以一定要预防风病。《内经》强调对风邪要“避”,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针对风邪伤人,《内经》提出了“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的理念,指出通过清静慎养,使正气卫外,腠理坚固,可以预防以风邪的侵袭。

那么,如何治风病呢?

《内经》提出了治疗风邪为病的总原则:“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为后世治疗风病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按以上分析,若人体得地气的酸味不足,酸味不能养肝,则肝不能收纳风气,风气就会在体内多余,此为外风。所以治疗外风病症,可辛味以散之,并增加酸味以助肝敛风。比如,桂枝汤中用桂枝辛散之,用白芍养肝柔肝,则多余的外风入肝,与酸味和合,外风自熄。

若人体得地气的酸味过多,而得天气之风气不足,多余的酸味就产生了内风。比如,若过食酸味,会导致肝木不能正常疏脾土,以致胃酸。此时当用苦甘味以补脾土燥脾湿,促脾运化,则酸味得泻,气味可归于平衡。比如,痛泻要方用白术健脾补脾,防风疏肝,白芍养肝,使酸味与风气入肝,则内风自熄。

文人感知风,认识风,寄情于风。而中医人则体悟风气之理,从而调节人体五脏平衡,以治疗各种病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