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9月13日 · 九江师范与九江中师教育史略

 _冯晓晖_ 2022-09-11 发布于海南

1949年9月,成立江西省立九江师范学校。 

地点:浔阳区类别:教育

九江师范学校校门,约 2000 年  图源:《九江教育志》

1949 年 9 月,九江人民政府对中等以上学校进行调整,对师范学校,决定集中力量办好一所,将武宁师范和湖口师范并入九江女师,定名为“江西省立九江师范学校”,实行男女兼收。从此,九江师范就成为九江市培养小学教师的唯一基地;同时,还承担了短期培训师资和对在职小学教师进修轮训的任务。

资料来源:《九江近代教育史料》

九江师范学校今已不存,包括它的建制和校园。请注意它不是九江学院的前身之一——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九江师专)。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师范学校被称为中师,中专层次,培养小学及幼教师资;师专培养初高中教师;师范大学则培养中师、师专和高中的师资。

九江师范学校的历史特别悠久,它是九江基础教育的支撑,它连续办学的时间最长,但历史沿革特别复杂,合并拆分极为频繁。可以说,九江师范学校并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个复合体,它的历史就是九江中等师范教育的近代史。

图源:《江西省教育志》

九江师范学校(简称“九师”)的前身是江西省立九江女子师范学校(九江女师),九江女师与九江一中有着复杂的关联。1927 年,江西省立第三中学分成了女子部和男子部,男子部后来搬迁甘棠湖南岸,改办九江乡村师范学校(九江乡师),后几经更改,成为了现在的一中。而女子部则留在原濂溪书院(今老五中),改办省立第三女子中学。1933 年改办九江女师,并接收了原属于九江乡师的附属小学。这所小学从此和九师共生共存了几十年,它就是现在的九江市九江小学(九师附小)。

九江女子师范学生在运动会上  图源:钱政

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九师也没有停办,它带着九师附小先迁吉安,后转宁都,再去南丰。九师辗转千里、颠沛流离,但依然克服困难,坚持办学,为江西的启蒙教育作出了贡献。

抗战结束后,九师回到九江。在此期间,武宁、湖口、都昌等地也开办了师范学校。1949 年 9 月,武宁师范、湖口师范和九江女师合并成立九江师范学校,实行男女兼收。从此,九师成为了九江市培养小学教师的唯一基地。

九江师范升格为九江师专,武宁、修水也办起了师范专科班,并自称为大学。1959 年 1 月,九江师专和武宁、修水等所谓的大学合并成为九江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九江大学,校址设于二中。

九江师范毕业证,1955 年  图源:吕乐群

九江大学成立后,武宁、瑞昌、彭泽、星子、九江县又单独开设了师范学校,甚至乡村中学也办起了师范班,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当然是一塌糊。1962 年,所有新设的师范班、校全部下马,九江大学被撤销,只剩下老九师这所中专校。九师,教工和学生人数大幅度减少,一批房舍、教学设备等被调出,九江的师范教育进入了凉秋。

1962 到 1966 年,九师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1971 年,为满足社会需求,九江地委决定在九江县马回岭利用原九江农学院校舍,开办九江地区“五七”教育学校。1973 年,恢复九江师范校名。按严格的传承来说,1973 年的九师已不是当年的九师,只是用了九师的名字而已。

九江师范学生名签  收藏人:张廷

新九师要求搬回到市内,但原校址已被占用,九江地委决定拨款在三里街新建九江师范校舍。1975 年,九江师范行政机构与部分班级教室搬入新校舍。1976 年文革结束,教育事业得以恢复,九江地区决定在九师的基础之上,以三里街新校舍为基地创办九江师专,而九师仍留在马回岭办学。

九师所有校领导和中层干部,以及 95%以上的教师都转入了新成立的师专,只剩下了十几位教职工和一堆被挑剩下来的毫无价值的破旧图书。显然,这是一场管理上的失控,大家都想去大专院校,中师教育被忽略了。1977 年的九师。人去楼空、荒凉凄惨,分配来的教师听说在马回岭都不肯报到,甚至市里为学校安排的领导也不肯上任。

1979 年,九江行署终于做出在九江市内新建九师校舍的决定。九师原有的在庾亮南路的校舍被分配给了五中和京剧院,九师新校舍选址于孙家垅和廖家垅之间,即后来的长虹大道九师校园。1981 年,九师从马回岭全部迁入新校舍,也算是和当年的九师接上了轨。

1975年九江师范化学班毕业留念  图源:孔夫子旧书网

1981 年返浔后,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校舍、师资、设备等方面的逐步改善,九师的教育步上了正轨。在学生实习方面,除了自己不可分割的九师附小外,还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安排了双峰、柴桑、人民路等几所小学以及市内几所较大的幼儿园作为实习基地,这使得九师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成为了全省重点,学校的生源质量高,毕业生也受到了普遍欢迎。8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是九师历史上最精彩的一段。

80 年代也是九江中等师范教育最兴旺的年代,九江共有中师学校 5 所。除了九师,还有在共大庐山分校的基础上成立海会师范学校,以及修水师范学校、都昌师范学校和永修师范学校。1988 年,为提高中等师范办学质量,降低办学成本,九江市政府对中等师范学校进行清理整顿,决定撤销永修师范、海会师范。1999 年 8 月,根据中央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九江市政府撤销了都昌、修水两所师范,集中力量建设九江师范。修水师范改为修水县高级中学,都昌师范改为都昌县第二中学。自此,九江仅剩下九师一所中师学校。

九师老校门,约 1980 年  图源:九师校庆 60 周年纪念册

集中力量就能将九师办好?答案是否定的。2001 年,国务院要求师范教育升级,即专科教小学,本科教初中,中师体制行将结束,九师要么升格为师范专科,要么就被撤销。合并后的九师仍然因为硬件条件不够,无法升格专科。九师的硬件条件差距主要在于校园面积不达标(九江师专无法升级本科也是这个原因),校园面积并不是学校自身能解决的问题。

2005 年 4 月 15 日,省政府批准将九江师范学校整体并入九江职业大学,同时撤销九江师范学校建制。2006 年 4 月 30 日,两校合并完成,九师寿终正寝。

2008 年 10 月,与九师共生七十多年的九师附小更名为九江小学。2014 年 8 月,十一中入驻原九师校区。九师,这所九江历史上最悠久的老牌学校,近两万毕业生遍布赣北各个小学、幼儿园,被誉为九江初级教师摇篮的老师范校,如今只剩下一个愈来愈陌生的名字。

九师的血脉还在。了解九江职大的都知道,它最好的几个专业,多是九师的老底子。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