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实】凡人微光温暖“疫”路——战“疫”路上的川煤集团华荣能源物资公司党员志愿者‖马晓燕

 方志四川 2022-09-11 发布于四川

凡人微光温暖“疫”路

——战“疫”路上的川煤集团华荣能源物资公司党员志愿者

马晓燕

2022年成都的这个秋天,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被迫按下“暂停键”。原本车水马龙的街道,繁华的商圈,没了往昔的喧嚣,城市的节奏一下子慢了下来,很多人原有的生活节奏被打断。有时,短暂的安静,实则是为了更好的守护。此时的成都,并不是我们看到的空城,而是抗击疫情的众志成城。

在川煤集团华荣能源物资公司,有这样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他们下沉一线,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志愿者,以最快的速度到街道社区报到入列,用心用情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书写责任担当,一切为了“烟火成都”早日归来,一起向着烟火如常的日子奔去。


下沉一线 挺身冲锋在前


实行居家办公防控措施后,物资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孔令河的身份就在不停地变换着,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自从成都本轮疫情发生后,每天早晨7点开始,孔令河与社区其他志愿者一起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采集、维持秩序、信息统计、值守执勤等。这不,9月6日白天,他还是核酸检测队伍的“秩序员”。9月6日晚,他又接到成都市锦江区狮子山街道万科城花社区的最新工作安排,孔令河又换了“新岗位”,成了小区的“巡逻员”和“劝导员”,对所在小区进行巡逻,耐心劝导居民戴好口罩,不扎堆、不逗留、不聚集。白天忙碌了一整天的他,还未好生歇上一会儿,赶紧扒拉几口饭,水都顾不上喝上一口,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岗位”。“我们小区挺大的,3400多户居民,上万余人,社区的老人、小孩、学生较多。社区共设置了3个检测点,分时段、分区域进行核酸检测。我主要的任务就是配合小区核酸检测点进行人员疏导,对检测点的爱心通道(上网课的学生、70岁以上的老人、保供人员及其他需要特殊照顾的人员)提供引导和帮助,同时引导居民有序排队、扫码查验、体温检测等。”

党员志愿者孔令河正在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

电话采访中,孔令河还告诉笔者,这几天当志愿者,给他印象最深的:一是小区大多数上了年纪的老人主动将爱心通道让给赶时间上网课的学生们,坚持和其他居民一起排队做核酸;二是社区的工作人员为保护志愿者安全,为他们提供了N95口罩;三是支援社区核酸检测点的医护人员,每天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很是辛苦,但谁也没有半句怨言。“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携手同行、共克时艰,成都一定能战胜疫情。”孔令河充满信心。


铿锵玫瑰 “疫”线绽芳华


家住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街道狮子湖社区的王道容,是物资公司综合部今年刚转正的党员。性格开朗、热情乐观、乐于助人的她,已连续7天投身到社区疫情防控中。“我在单位一直负责后勤保障和疫情防控方面的相关工作,前几天又在《四川党建》频道系统学习了疫情防控相关知识,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懂得要多些。居家办公后,我第一时间就在社区志愿者招募群里报了名,可左等右等,都没接到社区通知我参加志愿者的信息。第二天我就找到社区,主动介绍了我的情况,表达了想当志愿者的愿望,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疫情防控做点事。社区得知我是党员,又从事过这方面工作,当场就决定让我当志愿者。”

党员志愿者王道容正在为核酸检测点居民录入信息

王道容每天6点半就到达社区集合点接受任务。几天来,待人热情又熟悉核酸检测流程的她,深得社区,信任。社区每天都要把她安排在不同点位,狮子湖社区的香樟郡、橡树庄园、红杉郡、农贸市场等核酸检测点,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开始当志愿者的两天,王道容主要是协助社区维持现场秩序,引导群众保持安全距离,组织群众有序接受检测,现场登记信息资料、分发采样器等。狮子湖社区老人和小孩较多,有一天,系统出现卡顿,参加核酸采集的居民排起了长队,有的居民有情绪,王道容凭借极好的亲和力,一边安抚居民们的情绪,一边热情地协助行动不便的老人、上网课的学生和年幼的小孩完成核酸检测。这几天,王道容又成为了医护人员快速检测的“扫码员”。

王道容告诉笔者,学生上网课后,核酸检测点专门给上网课的学生开辟了绿色通道,学生可插队,随到随做。第一天上网课,来的学生特别多,一位老大爷一早就来排队了,志愿者刚要录入他的信息,突然来了很多学生,检测点就暂停了老大爷的信息录入。老大爷气不打一处来,生气地说要换地方做,现场工作人员解释半天,老大爷就是听不进去,情绪非常激动。我见状上前,递给老大爷一张塑料方凳,请他先坐着等一下,然后和他唠些家长里短的事,并说孩子们上课耽误不得,咱们晚点做也耽误不了什么,老人也是优先的,学生做完了,马上就给他做。老大爷情绪不再激动。坐着等待中,老大爷还不时提醍上网课的孩子们做完核酸赶紧回去吃饭上课。离开时,老大爷还对我们说:“我刚才情绪太激动了,请大家别介意我这坏脾气的糟老头。”大家听老大爷这么一说,都笑了。

党员志愿者王道容前排左一与志愿者医护人员工作结束后合影

她的儿子其实也是一名高一新生,每天都要上网课,但她却顾不上照顾家里和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社区的工作人员对她说,你儿子刚上高一,是关键期,你不用每天都来,孩子上网课也耽误不得。但她却执意坚持每天准时到达任务点。“这是我们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去守护,而且,家人也很理解和支持我,我每天回家,儿子都会把一杯热水送到我手里,儿子挺为我骄傲的。看到儿子这么懂事,我也很欣慰,一天的辛苦也不算什么,我也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上好'开学第一课’”。


志愿有你 闻令而动当先锋


富雷说:“我当志愿者的工作不复杂,每天无非就是维护核酸检测队伍的秩序;提醒居民戴好口罩、排好队,保持一米间距;引导小区的老人、上网课的学生和小孩子提前完成核酸检测;再有就是负责检查小区住户进出小区的出入证,提醒他们按规定时间返回。”物资公司采购管理部党员富雷说得云淡风轻。

富雷家住成都市金牛区茶店子街道化成社区锦城苑,他已连续4天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小区居民比较多,开始居家办公后,看到社区缺人,工作压力较大,我是一名党员,自然要走在前,做表率,所以就报名来当志愿者了。”富雷说,小区志愿者中,加上他一共有3名党员,能够以一名党员志愿者身份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一种神圣感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他每天都佩戴党徽到社区核酸采集点。富雷所在的小区核酸检测点,每天要负责小区4000余人的核酸检测,他每天早上不到7点就到核酸检测点位,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帮助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填写身份证信息和登记电话号码,向他们宣传疫情防控的注意事项等。

当志愿者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富雷作为物资战线的一名业务员,在做好志愿者的同时,每天还要负责处理矿井安全生产所需物资的保供业务。

陈平是华荣能源物资公司达州分公司上挂到物资公司计划管理部的一名党员,住在青羊区蔡桥街道同瑞社区。他已连续4天投身到同瑞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每天6点半准时到社区任务点,协助社区和小区临时党支部搬运防疫物资、摆设采集工作点、维持现场秩序、引导群众保持安全距离、组织群众有序接收检测、现场登记信息资料等。“我们这个点每天核酸检测2000余人,我也正好趁大家排队做核酸时给他们宣传下疫情防控知识和注意事项。”这名高高大大、性格开朗的“90后”大男孩,每天还积极协助上网课的学生和年幼的小孩尽早完成核酸检测。有时在维持现场秩序中,发现未正确佩戴或未佩戴口罩的群众,他就及时递上一只全新的口罩,并提醒他们正确佩戴。他所在的核酸检测点,每天八九点这个时段,进行核酸检测的队伍中会准时出现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陈平每天都前去搀扶着老人,帮助老人完成健康码信息资料录入和核酸检测,然后护送老人至楼栋电梯口。每天志愿工作完成后,看到志愿者群内发布的当天圆满完成核酸检测任务的消息时,一天的疲惫也一扫而空。

党员志愿者陈平正在进行核酸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党员志愿者们为了缩短群众排队等候时间、提高检测速度,他们不敢休息、不敢喝水、甚至不敢上厕所……截至9月8日,物资公司党员志愿者们协助社区完成采样人次超过7万。

是啊!疫情下的成都,天府大道鲜有车辆,春熙路步行街空无一人,“太古里”昔日喧嚣不再,图书馆关上了一向为同学们开放的门,体育场也少了奔跑追逐的少年身影。每天排队做核酸成为每个人的日常。然而,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善良的人性底色也凸显了出来,将你、我、他,将我们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汇聚成磅礴的战“疫”力量。正是这些凡人微光汇聚成璀璨星海,照亮了疫情下的成都。

党员志愿者陈平右一与志愿者医护人员工作结束后合影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医护白”“蓝大褂”“马甲红”......这些临时组建在一起的队伍,这些平凡的逆行者,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用心、用情、用爱,更用实际行动投身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拼尽全力燃烧自己。正是他们身上发出的一束又一束微光,守护着身后的“万家灯火”,为的是烟火成都再回来!

写于2022年9月8日

作者简介

马晓燕,高级政工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首届煤矿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中国人口报》《中国煤炭报》《巴蜀史志》《西部散文选刊》《国防时报》《四川工人日报》《华西都市报》《精神文明报》《晚霞报》《西南商报》《西南文学》《蜀本》《阳光》《攀枝花文学》等报刊。作品入选多种文集,多次获全国及省市级文学征文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