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漫话印度洋板块(1)
2022-09-11 | 阅:  转:  |  分享 
  
漫话印度洋板块(1)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前两篇先后介绍了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本篇介绍印度洋板块,后三篇将先后介绍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敬请期待!

本文全文目录

一、概述

㈠、范围

㈡、属性

二、板块自然地理

㈠、印度洋自然地理

1、概述

2、基本信息

3、位置范围

4、主要特点

5、气候

6、水文特征

7、生物及水产资源

㈡、印度半岛自然地理

1、概述

2、基本信息

3、气候特征

4、自然资源

㈢、印度自然地理

1、概述

2、部分基本信息

3、位置境域

4、气候

5、矿产资源

㈣、印度尼西亚(印尼)自然地理

1、概述

2、部分基本信息

3、地理位置

4、区域

5、气候

6、生物及水产资源

7、地质资源

㈤、马来半岛自然地理

1、概述

2、气候

3、特征

4、资源

㈥、马来群岛自然地理

1、概述

2、组成

3、气候

4、生物资源

㈦、澳大利亚自然地理

1、概述

2、部分基本信息

3、地理位置

4、气候

5、水文

6、自然资源

三、板块地质

㈠、印度洋地质

1、大地构造与地形地貌

2、地质特色

3、洋底扩张分期

4、大地震

5、地质资源

㈡、印度半岛地质

1、地形地貌

2、地质构造

3、地质资源

㈢、印度地质

㈣、印度尼西亚(印尼)地质

㈤、马来半岛地质

1、地形地貌

2、地质发展史与大地构造轮廓

3、地层

4、岩浆活动

5、大地构造

6、资源概况

7、马来西亚地质

㈥、马来群岛地质

1、地形地貌

2、地壳运动

3、板块构造特征

4、形成原因

5、地质资源

㈦、澳大利亚地质

1、地形地貌

2、地史与大地构造单元

3、印度-澳大利亚板块

4、关于矿产资源的几个有关定义

5、矿产资源分述

6、各州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7、铁矿资源

8、铀矿资源

9、锂矿资源

10、金矿资源

11、铜矿资源

12、金刚石资源

13、稀土矿资源

14、煤层气资源

15、水资源

四、次一级板块

㈠、印澳板块

1、概述

2、板块分合与地震

3、板块分合与地震研究

㈡、印度板块

1、形成与运动

2、高速运动之谜

㈢、阿拉伯板块

1、概述

2、范围及边界

3、运动

五、板块边界

㈠、与亚欧板块的边界

1、雅鲁藏布江谷地

2、喜马拉雅山脉

㈡、与非洲板块的边界

1、死海

2、红海

㈢、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

1、新几内亚岛

2、所罗门群岛

㈣、与南极洲板块的边界

1、纳斯卡(纳兹卡)板块

2、斯科舍板块

六、板块运动

㈠、板块运动概述

1、板块运动的概念

2、板块的变化

3、相关学说

4、相对运动

5、绝对运动

6、板块速度

7、变动特征

㈡、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1、板块运动与汶川地震成因分析

2、印度板块运动方向及速度

㈢、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㈣、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下面是本文全文正文(连载)



一、概述

㈠、范围

印度洋板块(IndianOceanPlate),又叫做澳大利亚板块,是地球岩石圈六大板块之一。

关于印度洋板块的范围的说法大同小异:

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的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大洋洲的大陆、岛屿及邻近的海洋。

印度洋板块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

印度洋板块包括亚洲的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一些岛国。亚洲的主体部分在亚欧板块,大洋洲有一些岛屿位于太平洋板块。

位于印度洋板块的国家有: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本文全文图表均来自网络,在此一并说明)



㈡、属性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全球大地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将地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及太平洋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基本上由大洋地壳构成,被划分为大洋板块。其它五大板块都包括有部分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被划分为大陆板块。例如,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的北部、中东和东南部、印度半岛、大洋洲的大陆、岛屿及邻近的海洋。

二、板块自然地理

㈠、印度洋自然地理

1、概述

印度洋(IndianOcean),是世界的第三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洋包括属海的面积为7411.8万平方千米,不包括属海的面积为7342.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0%;包括属海的体积为28460.8万立方千米,不包括属海的体积为28434万立方千米。

印度洋的平均深度仅次于太平洋,位居第二位;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839.9米,不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872.4米;其最深处达9074米。

印度洋其北为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西为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为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印尼)和马来半岛;南为南极洲;中为英属印度洋领地。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印度洋是在中生代(距今6500~22500万年前)南半球冈瓦纳古陆解体的时候,由于印度、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的漂移而形成的。

2、基本信息

印度洋基本信息如下:

中文名:印度洋

外文名:IndianOcean

面积:7144.8万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最深点:阿米兰特海沟(9074米)

别称:厄立特里亚海

平均水深:3872.4米

地理位置: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之间

海岸线长:40339千米

含盐度:34.76‰

周边国家:印度、澳大利亚、南非等

主要海峡: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陆地来水量:1.5厘米

年交换量:30厘米

年蒸发量:138厘米

最大宽度:10200千米

3、位置范围

印度洋西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特的经线同大西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与太平洋联结。印度洋的轮廓为:北部为陆地所封闭;而南面则以南纬60°为界,与南冰洋相连。

印度洋主要属海和海湾是:红海、阿拉伯海、亚丁湾、波斯湾、阿曼湾、孟加拉湾、安达曼海、阿拉弗拉海、帝汶海、卡奔塔利亚湾、大澳大利亚湾、莫桑比克海峡等等。

印度洋有很多岛屿。其中,大部分岛屿是大陆岛,如马达加斯加岛、斯里兰卡岛、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明打威群岛等。留尼汪岛、科摩罗群岛、阿姆斯特丹岛、克罗泽群岛、凯尔盖朗群岛为火山岛。拉克沙群岛、马尔代夫群岛、查戈斯群岛,以及爪哇西南的圣诞岛、科科斯群岛都是珊瑚岛;马达加斯加岛是南回归线穿过最大的珊瑚岛。

4、主要特点

印度洋具有以下4个主要特点:

第一、印度洋水平轮廓:北部封闭,南部敞开。印度洋北部海岸线曲折,东、西、南三面海岸陡峭平直。

第二、印度洋洋底展布着突出的“入”字型大洋中脊,特殊的东经90°海岭和巨大的水下冲积锥等,从而构成印度洋复杂的洋底地貌景观。

第三、印度洋的主体位于赤道带、热带和亚热带范围内,因此被称为热带海洋。

第四、由于印度洋与亚洲大陆的交互作用,因而在印度洋北部形成了世界上特有的季风洋流。

5、气候

⑴、气温与降水

印度洋气候具有明显的热带海洋性和季风性特征。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范围内。南纬40°以北的广大海域,全年平均气温为15~28℃;赤道地带全年气温为28℃,有的海域高达30℃。因比同纬度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的气温高,故被称为热带海洋。

印度洋气温的分布随纬度改变而变化。赤道地区全年平均气温约为28℃。在印度洋北部,夏季气温为25~27℃,冬季气温为22~23℃,全年平均气温25℃左右。其中,阿拉伯半岛东西两侧的波斯湾和红海一带,夏季气温常达30℃以上;而索马里沿岸一带的气温最热季节一般不到25℃。前者与周围干热陆地的烘烤有关;后者乃西南风吹走表层海水,使深层冷水上泛,降低气温的结果。在印度洋南部,夏季气温,在南纬20°附近为25~27℃,南纬30°附近为20~22℃,南纬40°附近约15℃,南纬60°附近在0℃左右;冬季气温,南纬20°附近22~23℃,南纬30°附近15~17℃,南纬40°附近为12~13℃,南纬60°附近低达-10℃。

印度洋的降水量以赤道带最丰富,年降水量为2000~3000毫米。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印度洋北部,一般年降水量为2000毫米左右,2/3的降水集中在西南风盛行的夏季;而东北风盛行的冬季,降水量较少,是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红海海面和阿拉伯海西部,全年降水都很少,年降水量约为100~200毫米,为热带沙漠气候区。在南印度洋的广大海域,全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

⑵、气候带

印度洋可以按照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划分为以下4个气候带:

①、南纬10°以北为季风气候

夏季(5-10月)强劲的西南风从海洋吹向大陆,风速达12米/秒;冬季(10-4月)北风和东北风从亚洲大陆吹向海洋。孟加拉湾和东阿拉伯海的年降雨量在1016毫米以上;但是,西部海域不到254毫米,赤道地带平均达1778毫米。夏季气温25~28℃,但是在非洲东北岸受到索马利寒流的影响而降至23℃;冬季气温北部为22℃,赤道以南仍为25~28℃。

②、10°~30°为东南信风带

年降雨量北部为203毫米,南部为102毫米。北部的夏季平均气温为25℃,冬季略高;南部则夏季为16~17℃,冬季为20~22℃。

③、南纬30°~45°为西风带

全年平均气温向南递减。冬季北部为20~22℃,南部为10℃;夏季北部为16~17℃,南部为6~7℃。

④、南纬45°以南为副极地气候

夏季(12-2月)平均气温北部为6~7℃,靠近大陆为-16℃;冬季的相应气温在10~4℃之间。年降雨量自北至南在1000~500毫米之间。

⑶、水温、含盐度

印度洋表层水温的季节变化不大:孟加拉湾为25℃,南极海域为零下1℃~0℃。

印度洋海水含盐度一般在32~375之间,仅在邻近红海及波斯湾的大洋西北海域超过37%。

⑷、冰山、环流

南极大陆海岸地带的冰川,在1-2月时融解、断裂入海,形成冰山,可漂移至南纬40°的海域。

南纬10°以北的洋流流向,在季风的影响下,随著季节而改变:在阿拉伯海,冬季形成反时针方向环流,夏季形成顺时针方向环流;赤道以南的洋流全年保持稳定;南赤道洋流、尼德尔角(CapeNeedle)洋流、南印度洋洋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组成了南印度洋的逆时针方向环流。

⑸、气候成因

印度洋北部与亚洲毗邻,随着季节更替,海、陆热力差异造成气压梯度的变化,以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显著的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印度洋主体位于北纬30°到南纬40°之间,获得太阳辐射热量较多,因而气温高。印度洋北部三面被陆地环绕,几乎不受寒流的影响,澳大利亚向南突出只达南纬35°,使大洋东岸寒流发育程度和影响范围都较小,从而加强了北部的热带海洋性气候。

对印度洋气候影响最大的气压系统有:印度低压、赤道低压、蒙古高压和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冬季(1月),在蒙古高压影响下,印度洋北部吹东北季风,风向与东北信风一致。这时,印度洋北部气温较低而少雨,印度洋南部吹东南信风,东北季风和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相遇,形成强烈多雨的热带辐合带。夏季(7月),太阳直射点北移,蒙古高压被印度低压所取代。来自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的东南信风,经过高温高湿的赤道海域,当进入印度洋北部时转为西南季风,气温增高,降水量也大大增加。

6、水文特征

由于洋流影响,因而印度洋的北部和南部洋流系统不同。

⑴、印度洋北部

印度洋北部受热带季风影响形成特殊的季风环流。

冬季(1月),印度洋北部吹东北季风,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使北部孟加拉湾海水自东向西流;因受阿拉伯半岛阻碍,转向西南流,称为索马里季风洋流;越过赤道,往东南与南赤道暖流部分海水相遇,在南纬5°至6°之间形成自西向东流的赤道逆流。它流至苏门答腊岛西岸,部分海水北流,补偿了孟加拉湾西流的海水,从而形成了逆时针方向的环流。

夏季(7月),南印度洋东南信风使南赤道暖流向西流到科摩罗群岛附近分为两股:一股南流称为莫桑比克暖流;另一股北上,在西南季风的吹送上向西北转向东北流。西南季风将索马里沿岸表层水吹走,深层冷水上泛,水温降至27℃,称为索马里寒流。它使索马里和阿拉伯半岛西岸干燥少雨。索马里寒流流经阿拉伯海进入孟加拉湾,然后经苏门答腊岛附近南流,补偿南赤道暖流西流的海水,成为印度洋北部顺时针方向的环流。

⑵、印度洋南部

印度洋南部的洋流的流向基本上是稳定的。南赤道洋流自东向西横过印度洋,直达马达加斯加岛附近。其中,一部分由北绕过该岛,穿过莫桑比克海峡南流,称为莫桑比克暖流;另一部分直接沿该岛南下,称为马达加斯加暖流。这两股暖流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汇合以后,沿着非洲东海岸南流,直至厄加勒斯角附近,称为厄加勒斯暖流。到南纬40°附近,厄加勒斯暖流汇入南印度洋的西风漂流,流向澳大利业西南海域;大部分继续东流进入太平洋,小部分沿大陆西南海岸,形成印度洋南部的逆时针环流。

7、生物及水产资源

印度洋的生物资源主要有各种鱼类、软体动物和海兽。印度洋年捕鱼量大约有500万吨,比太平洋、大西洋少得多。在印度洋中,以印度半岛沿海捕鱼量最大,主要捕捞鱼类有:鲭鱼、沙丁鱼和比目鱼。非洲南岸还有金枪鱼、飞鱼及海龟等。在近南极大陆的海域里,还有鲤鲸、青鲸和丰瓦洛鲸。

印度洋鱼类以飞鱼、鳀、灯笼鱼、金枪鱼、旗鱼、鲨鱼等最有名;此外还有海龟、海牛、鲸、海豚、海豹等。2022年8月29日编写于重庆

10







献花(0)
+1
(本文系胡经国图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