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 | 谈谈爱与执,聚与散

 准提药师安般禅 2022-09-11 发布于云南
图片

在聚散中,学会爱

Mid-Autumn Festival

现在我常听人说一句话:陪伴是给家人最好的礼物。而如果我们不知如何自处,也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的话,陪伴带来的苦恼或许并不会比快乐少。所谓轮回,即是在颠倒、烦恼中流转,困于其间,不得出离。这样身不由己的轮转中的人,总是在自相矛盾中。有聚就有散,却梦想着亲人间长聚不散;然而暂时聚在一起时,又何曾彼此善待,不过是周而复始的爱怨纠结,有时仿佛自己也很困惑为什么要相聚。父母子女间如此,夫妻间更是如此。找遍全世界,你大概也很难找出几对不互相制造痛苦伤害的夫妻。聚也不是,散也不是,聚散都在烦恼里打转。这份了解,令我们对家人的感情有了更多悲心的成分。我们的爱父母和家人,不只是因为他们对我们好,跟我们亲近,更是因为我们知道他们的苦,并且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们远离痛苦烦忧及造成这些痛苦的因缘。
我们的爱父母和家人,不只是因为他们对我们好,跟我们亲近,更是因为我们知道他们的苦,并且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们远离痛苦烦忧及造成这些痛苦的因缘。
珍惜亲情往往是从对治自己内心的我执和因它而起的种种烦恼开始的,因为不这样,我们无法真正地善待亲人。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在聚散中,学会放下

Mid-Autumn Festival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与父母乃至与其他家庭成员间在往昔结下的千丝万缕的因缘,无数未尽的因果作用,牵引着我们投生到现在的家庭里。这一世亲人的相聚,也是各了因缘,缘尽则散,很多事都无法强求。并不是薄情寡义,不顾亲情。
你想长聚不散,能办到吗?太多的原因造成生离,哪怕终生厮守,亦有死别。仔细想想,人与人的相遇,结果都是别离。而我们有多少痛苦是源自于不想别离?别离之外,我们总觉得还有另一种选择。
此生能聚在一起,成为一家人,是往昔积累的因缘所致,故应彼此尊重、珍惜,不要试图用贪爱去束缚对方,最终由爱生怨,由怨生恨,枉自荒废了珍宝人生。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无常最是正常。从心底接纳这一点,也就接纳了悲欢离合,不再因眼前的圆满而回避缺憾,不再因眼前的相聚而拒绝分离。这就是放下,是安乐之源,也是自由之始。

在聚散中,学会宽容和放松

Mid-Autumn Festival

越是关系亲近的人越容易闹别扭,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爱人之间,都是真心实意地为对方好,可也常常因为这种满带着欲求的好而彼此受伤害。对亲近的人,我们并不缺少爱,而是缺少宽容和放松。

——摘自《次第花开》

过节团聚,许多人都有同样的感受:
回家第一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派温馨和睦的景象;
回家第二天,家人闲坐,共叙旧话,柴米油盐很琐碎,但也还算平静;
回家第三天,看不顺眼的地方多起来,耳边的唠叨也让人心烦意乱;
回家第四天,争吵不断,恨不得立即订票,逃离现场……

带着“以我为中心”的标准迎接期盼已久的团圆,急切地将自己认为好的、对的,灌输给家人。小到吃什么才健康,大到人生道路的选择,一一要求TA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如果不能,至少也要理解、认同。这样的陪伴,带来的伤害不一定比快乐少。真正的爱,只是希望对方快乐,却不强求TA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一位大德曾说过:“我理解的爱,是希望对方快乐并拥有快乐的因,希望对方没有痛苦并远离痛苦的因。”
当我们口口声声说自己爱家人时,不妨先认真问问自己:“我给他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爱?”

其实多一些宽容和放松,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我们可以这样告诉自己:因为爱,我一定要对家人更宽松、更善良、更包容、更尊重;因为爱,我们一定要惺惺相惜,相互理解、照顾。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的家庭就会变得越来越幸福。

图片

部分文字来源于公众号“次第花开”,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