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共十二个皇帝,皇位传到咸丰帝奕詝(zhǔ)手里的时候,是1850年。 那时候的大清,怎么形容呢? 直接点说,就是快完犊子了。 ![]() 幸运儿 咸丰他爹,即道光帝旻宁,一生共有九个儿子,咸丰是老四。 道光的「成果」虽比不上高产的康熙(三十五个儿子),倒也算得上多子多福,按说他在选太子时应该有很大余地,不过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第一个原因,是道光的儿子们命都不太硬。皇后生的嫡子老二和老三早夭,老大奕纬没病没灾活了二十多年,却在24岁时突然「病亡」,留下了千古之谜—— 道光到底有没有一jio踢死亲生儿子? 道光「因愤怒而踢死不学无术的大阿哥」这段,是野史中记载的。正史《清实录》啥也没提,只是简单记载了大阿哥生病的过程: 「……大阿哥奕纬自上年秋间遘疾。至今春甫经就痊。兹复患病旬余。竟尔不起。」 要不怎么说是未解之谜呢? ![]() 甭管奕纬是怎么死的吧,反正道光的前三个儿子都报废了。看到这,大家可能疑惑了,这才死了仨,还有六个呢,道光怎么就没得选了? 这就涉及到了第二个原因,道光的年龄问题。 奕纬死于道光十一年,即公元1831年。那一年,道光四十九岁,还有一年就到了「知天命」的年纪,眼睛一闭一睁,才™发现亲儿子都死光了! 是的,未来继承大统的老四咸丰,此时还没有出生。 道光绝望地发现自己要绝后了,这份绝望持续了大约三个月。 ![]() 在苦比大阿哥死后三个月,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咸丰出生于圆明园,一举吹散了道光「绝后」的恐惧。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刚死了个出身低微又不成器的老大,立刻来了个宠妃生的老四,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咸丰的初始得分比接下来所有皇子都要高。 早产儿 在正史里,咸丰是足月生产的幸运儿;在野史里,他则是「阴谋」的产物—— 他的母亲全贵妃为了先一步诞下皇子,服下了早孕的药物,硬生生让儿子成了新的「皇长子」。 不然的话,真正承载了道光期待的皇四子该是比咸丰晚六天出生的老五奕誴。 ![]()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只顾着「先手优势」实在是不明智的选择。 其一,老五是个不成器的顽劣之徒,自己作妖被踢出了继承人序列,被道光过继给其他兄弟。跟这样的对手,有什么好争的? 其二,早产的副作用太大,在遍地长寿老人的爱新觉罗家族,咸丰只活了31年就嘎嘣脆了。为了提前6天来到世界,搭上了后半生的三四十年,值得吗? 其三,比老四老五晚两年出生的皇六子奕訢(即晚清大名鼎鼎的恭亲王「鬼子六」),不仅天资聪颖,且很受道光喜爱,还身体康健,怎么看都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 对了,咸丰还曾因为身体虚弱而从马上坠落摔瘸了腿,这要是在有些皇帝眼里,直接就失去了继承人资格。 没办法,谁让道光的七八九阿哥都还小呢?就说老七吧,他比老六还晚七年出生,p都不懂。在那个外有列强内有民乱的关键时期,道光要是想绕开老四和老六选幼子,绝对是想让大清朝立刻玩儿完。 那么,为啥道光最后选了没啥能力的「瘸子四」,没选聪明伶俐的「鬼子六」呢? 这段,咱们正史野史混着看吧。 仁孝之子 咸丰在做皇子的时候,有个老师,叫杜受田。杜老师教学生的本事一般,但揣测上意的本事数一数二,摸清了道光的脾性之后,给咸丰支了两招。 第一招,是「表演仁慈」。 一次,道光帝带众皇子外出狩猎。清朝是马背上得天下,向来是哪个皇子猎物多,哪个皇子就优秀。很明显,咸丰一个瘸腿在这个项目上基本没有优势,眼看着就要让文武双全的奕訢大出风头了。 争储之路,每一步都很关键,在杜受田的指导下,咸丰直接放弃了捕猎,空着手对皇帝亲爹说:「如今是春季,鸟兽生长繁殖,杀生有违天和。」 ![]() 这要是换个铁血点儿的皇帝,直接就怒了:打不过就打不过,给自己脸上贴什么金? 但道光呢?面对列强有多软,他的耳根子就有多软,听了儿子的话,他非常感动,连声夸咸丰这话说得好,有当皇帝的范儿。 第二招,是「表演孝心」。 道光晚年病重在床,召唤两个年长的儿子到床前询问他们对朝政的看法,言外之意,像是谁答得好谁就能当皇帝。 咸丰体育课不行,文化课也比不过六弟,怎么办呢?杜受田教了他四个字,「以情动人」。 到了皇父面前,奕訢对答如流,咸丰则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咸丰到底是真的因父亲病重而哭,还是因为答不上来用哭掩饰? 不知道大伙怎么想,反正道光帝是深深地被咸丰的孝心感动到了。 咸丰:这波稳了。 昏淫之君 咸丰继承皇位之后的第一年(道光三十年),颇有些明君的样子。他整顿吏治,严惩贪污,励精图治,还大胆启用汉臣镇压太平天国的军队。 史料记载,这段时间的奏折大多都是他亲自批的,虽然比不上几位祖宗勤奋,但也算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 ![]() 结果,他继位的第二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建制称王了。 咸丰派兵镇压了几年内乱,发现没什么明显效果,就开始摆烂。转眼到了咸丰六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列强卷土重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 面对内忧外患,咸丰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他彻底躺平了。 朝政?爱谁管谁管! 叛军?地方军随便! 列强?热河,我来啦!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咸丰带着大臣、后宫和「娱乐项目」逃到了热河,躺得比棺材板都平。 至于他是怎么躺的,正史没有,野史可什么都敢写,我简单给大家讲几个故事吧。 故事一: 咸丰喜欢听戏,特别宠爱一个唱昆曲的旦角,朱莲芬。小朱同志是个性别为男的「雏伶」,在被皇帝宠幸的同时,还有个身为御史的相好。 身为皇帝搞断袖也就罢了,还和臣子抢男宠?简直荒唐至极。 故事二: 咸丰在位时特别喜欢到圆明园居住,有史料记载他「喜园居,年例正初入园,冬至始还宫」。 为啥呢?因为圆明园有「四春娘娘」——杏花春、武陵春、牡丹春、海棠春四名美女供他寻欢作乐,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这四春只能在圆明园当假娘娘,不能进后宫当真娘娘自然是有原因的——她们大多是娼伶妓家出身,又妖又艳,别说进宫当娘娘了,进宫当宫女都没资格…… 加上咸丰最宠爱的「宫内春」懿嫔(就是后来的慈禧),咸丰在「五春」的簇拥下,身体渐渐被掏空。 ![]() 故事三: 英法联军进京之前,咸丰正在圆明园淫乐,听说列强打进了天津,他慌忙跑路之时还不忘带上了园子里的鹿。 怎么着,咸丰还是个动物保护协会成员? 那肯定不是,鹿对于咸丰来说,就是移动血包!身体被美色掏空之后,他想要大展雄风,只能靠鹿血来补阳气了。 据说啊,那几车鹿一点儿都没浪费。到了避暑山庄,咸丰靠着鹿血,日日不可描述…… ![]()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咸丰在承德避暑山庄驾崩,年仅31岁,仅仅留下了一个儿子载淳(同治皇帝)。 同治比他还短命,19岁就死了,且没有留下子嗣,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爱新觉罗的皇族正统,实际上已经断子绝孙了。 咸丰作为清朝最后一个掌握实权的皇帝,给中国留下了什么呢?除了一堆香艳野史,就只剩下一个可怕的女人——他的宠妃懿嫔,后来掌管了晚清政权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 这么一想,对于满清王朝来说,如果当年道光帝传位给恭亲王奕訢,会不会好一些? 抛开文韬武略不说,鬼子六起码比咸丰多活了将近四十年,不至于让爱新觉罗皇族断子绝孙;当然,后边也没有慈禧什么事儿了,没有了她垂帘听政的几十年,历史必将走向一个全然不同的方向。至于到底是福是祸,那可难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