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胜衰论 解(二、五证五方)

 朱永林548cr9af 2022-09-11 发布于湖南

夫胃病其脉缓,脾病其脉迟,且其人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若火乘土位,其脉洪缓,更有身热心中不便之证。此阳气衰弱,不能生发,不当于五脏中用药法治之,当从《脏气法时论》中升降浮沉补泻法用药耳。

胃病脉见缓象,脾病脉见迟象,(这是脾胃内伤的基础脉象)并且脾胃内伤患者肚脐部,可以出现按压满而疼痛的症状。(气郁不升之象。同时《难经》中记述:肝病脐左压痛;肺病脐右压痛;心病在脐上;肾病在脐下)如果出现阴火,缓迟的脉象会转为洪缓脉象(脾胃所主在右关部,应该更为显著),症状上表现身热、心烦。这一系列症候的病机,都是阳气衰弱,不能生发。不应该只用脏腑辩证的五藏用药法治疗,而应该依据《脏气法时论》篇的原则,增加调整气机升降沉浮补泻的方法。

如脉缓,病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或大便泄泻,此湿胜,从平胃散。

比如:脉缓,倦怠、喜睡、四肢乏力,或泄泻,这是脾胃虚湿气盛,按脏腑用药,可以用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治疗。

若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或大便泄泻,或皮毛枯槁,发脱落,从黄芪建中汤。

如果脉弦,气虚、自汗、四肢发热,或泄泻,或皮毛干枯,头发脱落,按脏腑用药法用黄芪建中汤(黄芪、芍药、桂枝、甘草、大枣、生姜)治疗。(脾胃虚的基础上见弦脉,弦为肝脉,木乘土的情况,东垣用黄芪建中汤,应该是对经方的个人经验)

脉虚而血弱,于四物汤中摘一味或二味,以本显证中加之。

脉虚并有血虚症状(面白唇淡之类)选取四物汤(地黄、芍药、当归、甘草)中的一两味,加入基础方中。

或真气虚弱,及气短脉弱,从四君子汤。

气虚、气短,脉弱,从四君子汤(参、苓、术、草)选用药味加入。

或渴,或小便闭涩,赤黄多少,从五苓散去桂,摘一二味加正药中。

喝,小便不利,色赤,色黄,量多,量少症状的,从五苓散(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选取一两味加入。

以上五药,当于本证中随所兼见证加减。

上面说到的五个方子,在主证主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

假令表虚自汗,春夏,加黄芪;秋冬,加桂。

假如表气虚出现自汗,春夏(天气升浮),加黄芪(偏固);秋冬(天气沉降),加桂(偏开)

如腹中急缩,或脉弦,加防风;急甚加甘草;腹中窄狭或气短者亦加之;腹满、气不转者,勿加。虽气不转,而脾胃中气不和者,勿去,但加厚朴以破滞气,然亦不可多用,于甘草五分中加一分可也。腹中夯闷,此非腹胀,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药收之。

腹中阵阵拘紧,或脉弦(肝木风象),加防风,比较急迫的更加甘草(缓急);肚子中狭窄气机不流通,或气短的也加甘草;实证的腹满、不排气的不能用甘草。脾胃中气不和的虚满,虽然不排气的,甘草还可以用,但要加厚朴来开破郁滞的气机,厚朴不能多用,甘草用量的五分之一即可。腹中如举重压闷感觉的,不是腹胀,是气散漫不收敛,可以加芍药敛阴气。

如肺气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参、白芍药。中焦用白芍药,则脾中升阳,使肝胆之邪不敢犯也。腹中窄狭及缩急者,去之,及诸酸涩药亦不可用。

肺气虚,短气不足以息,加人参补肺气,加白芍药。这里加白芍,(不是直接补上焦)而是作用在中焦,能敛阴气,一方面助脾升阳,另一方面还能避免用升提阳气药引起的肝木旺盛,可能横犯脾土的作用。腹中感觉狭窄、紧束的去芍药不用,就算其他酸涩的药也不能用。

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药,“稼穑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法也。腹痛兼发热,加黄芩;恶寒或腹中觉寒,加桂。

腹痛加甘草、白芍,甘草味甘入脾土以缓急;白芍味酸,入肝木,抑制其横逆。平衡脾土、肝木,是张仲景芍药甘草汤治疗腹痛的非常好的方法。兼有发热的,加黄芩(类黄芩汤),恶寒的或腹中觉寒的,加桂(类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

怠惰嗜卧,有湿,胃虚不能食,或沉困,或泄泻,加苍术;自汗,加白术。

倦怠喜卧,是脾虚生湿,还可以表现身重困倦,或泄泻,加苍术;(因苍术有发汗作用)自汗的加白术。

小便不利,加茯苓,渴亦加之。

小便不利加茯苓,渴兼(小便不利)也加茯苓。

气弱者,加白茯苓、人参;气盛者,加赤茯苓、缩砂仁;气复不能转运,有热者,微加黄连;心烦乱亦加之。

白茯苓入气,偏补,气虚合人参;赤茯苓入血,偏泻,气滞合砂仁;气郁化热,加少量黄连;心烦也用黄连。

小便少者,加猪苓、泽泻;汗多津液竭于上,勿加之,是津液还入胃中,欲自行也。

小便量少加猪苓、泽泻;汗多津液亏虚的不加,这是津液补充到胃中去,导致小便量少,不用利小便,等津液恢复自然缓解。

不渴而小便闭塞不通,加炒黄柏、知母。

不口渴,小便闭塞不通的,如果是肾中燥热,不能用利小便的药,要用炒黄柏、知母。

小便涩者,加炒滑石;小便淋涩者,加泽泻。

小便不畅,加炒滑石;小便不畅且痛,更加泽泻。

且五苓散治渴而小便不利,无恶寒者,不得用桂。

五苓散治渴而小便不利,没有恶寒症状的,不能再用桂枝。

不渴而小便自利,妄见妄闻,乃瘀血证。用炒黄柏、知母,以除肾中燥热。

不渴而小便自利,伴有幻视幻听的属于瘀血证,如果没有,是肾中燥热,用炒黄柏、知母。

窍不利而淋,加泽泻、炒滑石。只治窍不利者,六一散中加木通亦可。心脏热者,用钱氏方中导赤散。

尿道不通利而痛的加泽泻、炒滑石。只是尿道不通利,六一散(滑石、甘草)中加木通也可以。有心火症状的,用钱乙导赤散(竹叶、甘草、木通、生地)

中满或但腹胀者,加厚朴;气不顺,加橘皮;气滞,加青皮一、橘皮三。

腹中胀满,或胀而不满的,加厚朴;气不顺畅,加橘皮,气郁滞,加青皮一份、橘皮三份。

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中去茯苓,加黄芪以补之;如腹中气不转者,更加甘草一半。

气短用四君子汤,如果小便正常,去掉茯苓,加黄芪补气;如腹中气郁的,甘草减半量。

腹中刺痛、或周身刺痛者,或里急者,腹中不宽快也,或虚坐而大便不得者,皆血虚也,血虚则里急;或血气虚弱而目睛痛者,皆加当归身。

腹中刺痛,或周身刺痛,立刻想解大便,又解不畅快,或坐那里又拍不出的,都是血虚,血虚多见腹痛急欲大便的情况。或血气虚弱引起的眼睛疼痛,都加当归身。

头痛者,加川芎;苦头痛,加细辛,此少阴头痛也。

头痛加川芎,剧烈头痛的属少阴头痛,加细辛。

发脱落及脐下痛,加熟地黄。

脱发以及肚脐下疼,加熟地黄。

予平昔调理脾胃虚弱,于此五药中加减,如五脏证中互显一二证,各对证加药,无不验。然终不能使人完复,后或有因而再至者,亦由督、任、冲三脉为邪,皆胃气虚弱之所致也。法虽根据证加减,执方料病,不依《素问》法度耳。

我平常调理脾胃虚弱,用这五个方子加减,见到某藏症状,对症加药,没有没效果的。但始终不能让人彻底病愈,取效后,有因其他原因又复发的,也有又出现督、任、冲三经症状的,都是胃气虚弱没彻底根治的原因。脏腑辩证的方法,对症用药,不能彻底根治的原因是脱离了《素问》的法度。

是以检讨《素问》《难经》及《黄帝针经》中说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从六气不足,升降浮沉法,随证用药治之。盖脾胃不足,不同余脏,无定体故也。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

所以,查询、学习《素问》《难经》及《灵枢》中关于脾胃不足的根源,知道是阳气(升发)不足,阴气(沉降)有余原因。应当按照元气不足,气机升降浮沉的关系来随证用药治疗。脾胃不足,不同其他几藏病症,脾胃的升降要通过调整肝、心、肺、肾的升降来完成,或升或降,只是都要以补益脾胃为基础。

文章图片1

春升令行,人体生机旺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