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恐怕不会预料他会再次与亚洲的这个大国发生关系。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消弭之际,马歇尔身负重命,以65岁的高龄重游旧地。不过,今非昔比,当年一个不起眼的中校,如今已成为威震世界的五星级上将了。 乔治·马歇尔 在回国后的漫长岁月里,马歇尔渐渐被视为美国一流军人引人注目,但却忧忧不得志。他先后当过美国陆军最大的军事学校本宁堡兵校副校长、穆尔特里堡陆军师师长、伊利诺斯州国民警卫师师长,但却还滞留在中校军衔上。1936年8月24日,当习歇尔正式领受准将军衔时,他已55岁。尽管在1983年夏,马歇尔以低于他人的准将军衔,出人意料地耀升陆军部副部长、副参谋长,但在军政要员荟萃的首都华盛顿,马歇尔常为自己在官场和社交场合的准将军衔不够堂皇而尴尬。法定退役的年龄为64岁。按和平时期晋升的节奏,要在退役前登上少将军阶,对马歇尔来说并不乐观。 炮火给马歇尔带来了好运,战争向他展现了用武之地。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美国作为盟国随即卷入战争。就在这一天,马歇尔在陆军部举手宣誓,领受正式少将军衔,同时被授予临时上将军衔,就任陆军参谋长职。马歇尔从此如鱼得水,春风得意了。他负责主持联合参谋总部的工作,不仅成了白宫杜鲁门总统决策集团中的重要成员,而且还周旋于盟国首领戴高乐、邱吉尔之间。1948年秋,同盟国首脑们在魁北克会议上,一致同意马歇尔担任盟军最高司令,负责指挥欧洲登陆战役(代号“霸玉行动”)。1944年12月,马歇尔升任五星上将,登上了美国军黑的最高阶。战争结束时,他已满身截普,蛋声全球了。 马歇尔想到了功成身退。1945年8月20日,他给杜鲁门总统写了辞职信,并推荐艾森豪威尔继任参谋长。杜鲁门同意了,不过请他留任到11月新参谋长到任后再卸职。恰恰在等待移交之时,一项新的任命改变了马歇尔的命运,他未能按原打算,回到他的多多纳庄园去花种菜。 东线的中国战场还揪着美国人的心。苏联已出兵对日宣战,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在望。美国政府深知中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杜鲁门肚里打着小九九,他不愿看到由于国共的火并而失落美国对于中国、乃至对于亚洲的控制权。而偏偏时任驻华大使的赫尔利执意反共。此人多嘴饶舌,既惹中共讨嫌,又失国民党欢心。杜鲁门不得不更换算盘珠。他想到了马歇尔。 也许,马歇尔非常自信。他精于斡旋,娴于词令,常筹运自如于罗斯福、斯大林、邱吉尔、杜鲁门、艾森豪威尔阵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不止一次地解开了被认为是解不开的冤家,甚至最势不两立的对头们也接受了他的劝解,化干戈为玉帛。似乎毛泽东、蒋介石也不在话下。 1945年12月20日,马歇尔带着杜鲁门调处中国的指令,乘坐飞机到达上海。19年前的中校,现在穿着将军的制服,要执行一项与当年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的艰巨任务。然而,这次马歇尔却大大跌了一跤。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