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寒已经暴露了学历低的弱点

 王江泾enne 2022-09-11 发布于天津

韩寒曾跟李敖的儿子李戡发生过一场骂战,李戡说韩寒:韩寒算老几,大学都考不上。

后来李敖接受杨澜采访时也被问到这个问题,李敖也认为韩寒的作品是没有深度的,“他知道媒体想要什么,所以他会给媒体粗浅的一面。”

李敖说韩寒写的只是感想,没有按照资料来写;写感想很容易,也很肤浅;按资料来写文章就很难,因为资料要长时间去学习和积累,从中学到大学,这个过程很长、很难、很痛苦,但写的文章也有深度。

后来杨澜又说,可是有很多年轻人喜欢韩寒啊。

李敖说,那只是一群没有知识的人而已,根本不能证明什么。韩寒只写小说和玩赛车没问题,但进入知识的领域就出局了。

文章图片1

杨澜又问道,那你看韩寒的文章吗?李敖说,当我判断一个是臭鸡蛋的时候就不需要全部吃掉,我有这个辨别的本领。

李敖是研究多年历史的作家和评论家,在他眼里,韩寒是肤浅的,甚至用臭鸡蛋来形容。

文章图片2

我们知道韩寒高一就退学了,他真的像李敖说的那样,知识层面缺失,作品没有深度吗?

韩寒在当年可是“文学天才”,是众多网民的文化偶像。17岁时,韩寒写出了《杯中窥人》获得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18岁又写出长篇小说《三重门》震动文坛。

这两部作品涉及知识层面非常广,梁文道说,再写几年他就是鲁迅。

年少成名,如此高的赞誉,韩寒像是文坛一颗冉冉升起的作家明星。可是后来韩寒不写了,去玩赛车,又去拍电影。

不过拍电影、写剧本同样也需要文学功底。前不久韩寒上映了自己导演的电影《四海》,那我们就看这部电影还有没有他当年那种文学天才的文化底蕴。

1、《四海》一言难尽

《四海》的最终票房为5.43亿,麦果文化称亏损700到900万。

《四海》刚上映的第二天,“四海难看”的词条就上了热搜,最后的评分也只有5点多。

文章图片3

很多人都觉得《四海》跟韩寒的前三部电影一样,都是在讲同一个故事,讲18岁的韩寒。

小镇青年、摩托、赛车、意外事件和各种金句,熟悉的剧情、熟悉的味道,依旧是换汤不换药,40岁的韩寒把18岁的故事讲了四遍了,观众能不腻吗?

高一的韩寒就退学,后来成为文艺青年,喜欢玩段子;年轻的他玩摩托,后来又玩赛车。这些元素也全部融入到他的四部电影中。

《四海》讲的是小镇青年吴仁耀暗恋上了周欢颂,为了接近意中人,吴仁耀去给周欢颂的哥哥周欢歌的摩托车队打工。

中途就遇上了非法飙车,跳海意外,跑路,城市打工,迷茫,挫折,甜蜜,抬头问天空等各种意外事件。

80后小镇青年的题材电影也并非是韩寒唯独喜欢拍,上个时代的贾樟柯就很喜欢拍80后题材,韩寒还可以模仿和学习他的电影。

时代在进步,故事又老掉牙,这让一些影迷都怀疑自己:我已经无法欣赏青春疼痛文学了。

文章图片4

《四海》并没有满足观众对喜剧的期待,它的宣传片是喜剧,结局却是悲剧。《四海》的开头是商业片,结局却是伤感的文艺爱情片,春节播放伤感片也是败笔之一。

《四海》的结构也很不合理,故事完全是靠巧合与意外衔接。这与韩寒写作时很相似,韩寒有一本书中说,他就是想到哪写到哪,没有大纲、没有方向、写了后面又忘了前面。

《四海》在人物处理上也有些失真,缺少对人物的观察,整个故事看起来就有点假。

《四海》仍然延续着韩寒以往作品的特点,就是用金句和意外来承接整个故事的看点。

“韩寒真的是把烂梗整明白了”,烂梗和意外应该是为故事服务的,《四海》却反着来,情节为烂梗和意外服务。

有的地方描写了一大段,竟然只为一两句烂梗做铺垫,为了反转而反转,一些韩式金句已经到了无病呻吟的程度。

张艺谋的《一秒钟》虽然票房不高,没有惊艳的画面和剧情,它描写的就是上个时代看电影难的真实情况,它以故事为核心,所以广受好评。

《四海》就是一个故事没讲好,就去整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整体来说《四海》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还是导演自身的人生经历太单薄。

韩寒高一退学,没有经历过职场,没有创过业,没有太多的人生经历。

韩寒说过,如果自己没有经历过一些事情,就写不出那样的东西。他说他没有经历过职场,要是写上班相关的内容就显得虚假。

所以他只能写熟悉的东西:小镇青年、文艺青年,摩托、赛车、女人。

另一部有关青年的电影《中国合伙人》,里面三个年轻人,有考上北大的,有留学的海归,他们这种高知识分子的性格就描写得很真实。韩寒没有经历过这些,肯定拍不出。

有人说是因为有刘浩存《四海》才被骂;但也有人说,是刘浩存承担了大部分骂名,不然被骂的就是韩寒了。

2、成名

韩寒出生在上海的小镇,父亲是个文化人,韩寒从小也跟着父亲读书。

韩寒从小成绩不错,但他沉迷于课外读物,不爱课堂学习。

文章图片5

韩寒也是个叛逆的孩子,在学校经常和老师吵架,韩寒的成绩也开始一落千丈。

不过韩寒在写作上倒是有一手,16岁他就写出《杯中窥人》拿下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但这也改变不了他七门功课挂科的事实,高一时韩寒被迫退学。

退学后韩寒出版了《三重门》,发行量达200万册,韩寒拿到50万版税。

2006年,韩寒开通微博大骂文坛,发表文章《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x》。

韩寒把很多文人、名人都骂了个遍,各种骂人的词汇不堪入目,然而韩寒却凭着骂人的本领大红大紫。

他的博客点击量达3亿,全球第一。他入选了美国时代周刊全球百大人物名单,排名超过奥巴马。

与此同时,从2008年到2010年, 外界给韩寒颁发的“荣誉称号”就有十多项,包括“公民责任奖”、荣誉年度十大博客、年度风云人物、网络十大写手、 80后作家风云榜、“推动中国进步100人”、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当代作家、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全球百大思想家”等等。

不光如此,各大名人对韩寒也是极大的褒奖。

莫言说:他敢跟大多数人唱反调,再过10年20年,他应该竞选上海市长。

梁文道说:我看好韩寒,再写几年他就是鲁迅。

孔庆东说:如果他能加以修炼,或许能成为一代文学大师。

张鸣说:现在的中国大学教授加起来的影响力,都赶不上一个韩寒。

3、被质疑

韩寒真的是文学天才吗?还是团队包装出来的文化偶像?

首先提出质疑的是麦田,随后方舟子也加入质疑的阵营。

被质疑后,韩寒的反应非常强烈,先是悬赏2000万寻找代笔人,后来又骂方舟子是秃头。

接着韩寒又把方舟子起诉到法庭,可是过一个星期后又撤诉了。

方舟子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韩寒是代笔,韩寒也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不是代笔。韩寒选择了封笔,这场纷争不了了之。

韩寒封笔之后,质疑声还在。网友“司马3忌”查询发现, 1999年《萌芽》杂志举办的新概念作文比赛的资料中,没有韩寒的名字。

除此之外,韩寒笔中所体现的作者思想及性格与现实的韩寒完全是天壤之别。

2007年韩寒接受采访时说:“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儒学,我不知道什么是《红楼梦》,我都没有看过。”

文章图片6

要知道,韩寒的《杯中窥人》引用的中外书籍多达50多处。

2000年,韩寒接受采访时说,不知道《三重门》这个书名的意思。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韩寒在他新书《就这样飘来飘去》中的一段文字,韩寒说:“这不是我写的完全不是我写的。”其实这段话就在他的书中。

2008年,韩寒与陈丹青谈论民国作家时,韩寒说:“他们的文笔很差,我一点都读不下去。”

现实中的韩寒比较温和、“木讷”,而笔中的韩寒比较犀利、刚烈,强烈的反差很难让人不怀疑。

如果按成才规律,韩寒的成长也不太符合成才规律。

李敖是研究多年历史了作家评论家,我更愿意相信他的说法。

李敖说,知识的积累是要多年才能形成系统,从中学到大学都是不可缺失的。如果一个读书不多的中学生他就能跟一个有多年知识积累的大学生在知识上分庭抗礼,这是荒谬的。

韩寒在17岁就写出了《杯中窥人》,引用的国内和国外书多达五六十处。

有网友吧所引用的著作进行了列表:

文章图片7

然而有报道称1997年,也就是韩寒16岁的时候还在看“少儿报刊”,到了17岁他就成了学富五车的天才,一年时间就把这些书籍理解消化,那简直是“神童”。

韩寒还说过一句话,我不读历史,我就是历史。

韩寒有很多前后矛盾的说法和现象很难令人信服,这里我们不去讨论韩寒是否代笔,而是要告诉大家,韩寒的“成才”, 一定程度上是不符合人才的成才规律的。

之前看到有年轻人模仿韩寒,中学就退学去打工,韩寒作为一个名人,他的做法是会误导年轻人的。

4、转型商人

韩寒是不是称职的文人不好说,但他一定是合格的商人。韩寒出版的12本书,路金波在4年内给了他1700万,出版他的书的出版商也成了国内最赚钱的出版商之一。

在封笔之前韩寒就已经是“顶级”的商人,他创办杂志《独唱团》,他代言广告,代言费甚至超过一线明星。

下面是韩寒封笔前的商业版图:

文章图片8

韩寒封笔后玩起了赛车,刚进入车队时韩寒的年收入大概是20万。

后来韩寒成立了亭东影业,经过几轮投资后, 2017年,亭东影业的估值达20亿。

韩寒拍了几部电影,第一部就赚了几千万,第2部《乘风破浪》韩寒净赚1亿。

与亭东影业有共同股东的果麦文化,韩寒母亲周巧蓉以3.4%持股比例位列第二自然人股东。

2021年,亭东影业作为出品方之一的电影《扬名立万》就拿下9.25亿元票房,根据猫眼电影专业版显示,片方依靠此片分账3.2亿元。

韩寒在采访时说:“我觉得很多优秀的创作者,其实从他诞生的第一秒,他就应该是商人。”

韩寒拍电影后,他也表示愿意迎合市场去拍电影。

从文人到商人,韩寒转型非常成功;他的商人才华远胜于文学才华。

5、韩寒现象的反思

韩寒封笔后转型成了赛车手,后来又转型导演,高中都没毕业的韩寒同样混的风生水起。

当时也有人模仿韩寒退学,他们只知道韩寒退学了,却不知道韩寒有个文化人父亲,和一个资源很广的前辈路金波。

即便没有学历,韩寒也能靠这些背景混的风生水起,普通人也跟着退学的话,等待他们的只有失败。

韩寒曾抨击过应试教育,08年的一位高考考生也很反对应试教育。

文章图片9

2008年,19岁的安徽考生徐孟南对应试教育非常不满。

为了改变考试制度,徐孟南曾经给教育部门和媒体写过信,都没有得到答复。

他很失望,开始厌学去网吧打游戏。

在高考当天他再次用个人的力量去呼唤制度的改变,他没有在试卷上答题,而是写了自己的“教育宣言”。

不出于意外,他没有进入大学,而是去工厂打工。

流水线很辛苦,每天都7点起床,工作10小时。

徐孟南换过很多工作,干过灯箱制作、浴室用品的组装,也做过管理,但是都不稳定。

工作多年,他依然原地踏步,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

他不能接受自己一直在底层工作,2018年,也就是距离第一次高考10年后,他再次选择高考。

为了备考,他把课堂的课程下载到手机上,在上班时戴着耳机听。

徐孟南说他只希望能考上大专,以后有机会再继续深造。

看到徐孟楠的例子,大家应该明白,应试教育就算有很多不好,那也比进厂打螺丝强太多了。

年轻的韩寒很狂,读书时就说:“今后一百年内,我们初中没有一篇文章可以超过我韩某人!”

后来又在博客发文《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x》。

文章图片10

2018年韩寒终于低下了那高傲的头颅,他说当年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关于退学,韩寒被提起时都不好意思。他说,人可以退学,但不能终止学习。

年轻时韩寒说,我不读历史,我就是历史。中年的韩寒完全没有了当时狂妄的气势。

不久前,唐山把市路桥所有收费站取消了,这是时代进步的一项举措。没想到这遭到了收费站工作人员的反对,取消了收费站就意味着他们要失业。

在网上的视频可以看到,一群人围着领导讨要说法,要求市里给予补偿,要解决工作。

一位大姐说:“我今年都36了,我青春都交给收费站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所以说,不学习、不读书、退学的话,以后可能连工作机会都没有。

与其相信韩寒,不如相信李敖。我认同李敖说的,知识是长时间积累才形成的系统。

韩寒也只能写写感想,进入知识的领域就出局了。

人才的形成也是有客观规律的,哪有捷径让人一两年就成为“大师'?

那不就推翻古人的“十年寒窗苦读”的成才规律吗?

所以说,“韩寒现象”对青年人是一种误导,韩寒不值得普通人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